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3150)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红艳熊飞陈大庆段辛斌刘绍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汉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上游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鱼种
  • 1篇渔业
  • 1篇圆口铜鱼
  • 1篇四大家鱼
  • 1篇特有种
  • 1篇铜鱼
  • 1篇群结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群
  • 1篇资源利用
  • 1篇资源量
  • 1篇资源量估算
  • 1篇类群
  • 1篇家鱼

机构

  • 3篇江汉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3篇刘绍平
  • 3篇段辛斌
  • 3篇熊飞
  • 3篇陈大庆
  • 3篇刘红艳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江上游江津和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估算被引量:13
2014年
为了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种群数量及分布,2007~2009年对江津和宜宾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及渔获物组成进行了调查,根据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对该江段的年渔获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FISATⅡ渔业评估软件中体长股分析模块对圆口铜鱼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2007、2008和2009年,江津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267 850、689 975和586 575尾,宜宾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485 100、108 075和169 950尾;其中,江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56 932、98 323和100 620尾,宜宾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66 099、16 952和32 812尾。渔获个体主要分布在80~220 mm体长组。估算出2007~2009年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319 416、905 715和1 124 470尾,年均值为783 200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25.33、129.72和244.48 t,年均值为133.18 t。宜宾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469 395、191 207和200 197尾,年均值为286 933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60.18、43.11和15.14 t,年均值为39.48 t。以上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均资源量大于宜宾江段;2007~2009年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下降趋势,而江津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上升趋势。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关键词:圆口铜鱼资源量长江上游
长江上游草鱼种群结构与生长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长江江津江段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上游干流的重要通道,2008-2010年对该江段的草鱼种群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长江上游草鱼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征,为其资源恢复和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鱼种群个体体长范围为75.0~880.0 mm,平均体长为438.8±221.4 mm,体质量范围为8.5~8900.0 g,平均体质量为2400.3±2426.2 g.资源群体的个体大小分布指数PSD=50±6,PSD-P=41±6,PSD-M=4±2,PSD-T=0,显示该江段草鱼种群中大个体偏少.该江段草鱼种群年龄由0+~7+龄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1+~4+龄,占种群数量的75.7%.草鱼体长(L)与鳞径(S)呈显著线性关系(L=50.3671 S-32.0071),与体质量(W)呈显著幂函数关系(W=5.8522×10^-5L2.8193).用过渡的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描述草鱼的生长规律,模型参数为L∞=1029.1990 mm,W∞=18216.2322 g,k=0.1682,t0=-0.2325,其生长特征指数φ=5.25,生长拐点年龄为6.28龄.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草鱼种群平均体长和生长性能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逐渐成为草鱼的重要栖息地和产卵场,应采取禁渔等措施,加强该江段草鱼种群及其生境保护.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关键词:草鱼四大家鱼种群长江上游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利用被引量:21
2014年
为了了解长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利用现状,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该江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渔业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分析.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共采集鱼类54种,隶属于3目9科35属,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占主体,约占总种数的96.3%;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共1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7.8%.渔获物分析表明,各渔具年度间渔获物组成差异不显著,圆口铜鱼、铜鱼、圆筒吻鲴、长鳍吻鲴、瓦氏黄颡鱼、中华沙鳅和福建纹胸跳等种类为优势种;大部分捕捞个体体重小于150g,体长小于200mm.该江段流刺网、小钩和百袋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3.60~9.45、1.33—4.32、2.55~7.80kg/船/日.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上游江津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不多,渔业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严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下降.该江段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采取休渔和渔民转产转业等措施,加强物种和资源保护.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关键词:渔业鱼类特有种长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