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青海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作品数:134 被引量:1,230H指数:19
- 相关作者:杨改河王得祥苏建平冯永忠曹伊凡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十八胺对钙、镁络合滴定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研究了浮选剂十八胺(ODA)对Ca2+,Mg2+离子络合滴定的影响,主要进行了两组对比实验:(1)滴定前将十八胺固体不过滤,直接进行滴定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情况下,十八胺对Ca2+和Mg2+离子的络合滴定都有较大影响,Mg2+离子的滴定终点难以判断,Ca2+离子的滴定终点虽然可以判断,但与不含十八胺的相应空白溶液相比有明显的分析误差。对相关溶液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该实验结果。(2)滴定前将十八胺不溶物过滤掉,然后进行滴定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情况下,十八胺对Ca2+和Mg2+离子络合滴定的影响可以被基本消除。光谱扫描和时间扫描结果显示,滴定前将十八胺过滤后,对于Ca2+和Mg2+两种离子,溶液最大吸收的位置及溶液吸光度的变化情况都与无十八胺的空白溶液接近。
- 卿彬菊刘海宁叶秀深李权郭敏刘腾云吴志坚
- 关键词:十八胺钙镁络合滴定紫外-可见光谱
- 赤霉素对东方百合继代培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赤霉素对东方百合继代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0.1~2.0 mg/L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东方百合继代培养过程中芽的增殖和鳞茎增殖效果,以GA 1.0 mg/L对芽增殖效果最好;GA 0.5 mg/L对鳞茎的增殖效果最好;0.1~2.0mg/LGA对东方百合根的增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A与细胞分裂素BA或KT及生长素NAA配合使用,可提升继代培养效果,但与配比有关。
- 唐蓉李惠芬韦梅芹朱广慧李成慧
- 关键词:东方百合继代培养赤霉素
-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及主导因素确定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自然和人文因素中究竟那些因素是该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和演变强度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确立了影响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体系,建立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主导因素确定指标体系;全国范围内选择了40位在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科学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权重打分,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温度、降水为主的自然因素和畜牧业为主的人文因素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并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排列顺序。
- 胡良温冯永忠杨改河任广鑫
- 关键词:生态环境层次分析法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乳浊液中烈香杜鹃油含量
- 2010年
- 本文建立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乳浊液中烈香杜鹃油的分析方法,烈香杜鹃油含量在0.005-0.8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9),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64%。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性质相似的其它油性药物在乳浊液中含量的分析测定提供了参考。
- 卿彬菊郭敏刘海宁叶秀深李权葛飞吴志坚
- 关键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乳浊液
- 大黄中的蒽醌类及其保健功能被引量:2
- 2002年
- 张东
- 关键词:蒽醌类保健功能药用植物中药
- 蚕豆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简报被引量:1
- 2003年
- 以蚕豆的茎段为外植体 ,初步筛选出蚕豆的芽诱导、芽增殖、生根培养基的配方 ,旨在为蚕豆快速繁育提供一些可操作依据。
- 刘洋
- 关键词:蚕豆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芽诱导芽增殖
- 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过程的结晶热力学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激光法,在氯化镁-水体系中研究了氯化镁、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温度、搅拌速率和降温速率等参数对氯化钾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的影响。采用简化的状态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镁质量分数可以提高氯化钾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溶解度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介稳区宽度随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窄;降温速率、搅拌速率对介稳区宽度影响很小。
- 李小松陈艳罗妍汪瑾宋兴福于建国
- 关键词:氯化钾溶解度
- 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对青海省1978-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剖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1.127 8 hm2增加至2001年的1.609 2 hm2,同期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20 8 hm2逐年递减至1.332 3 hm2,生态供需由盈余逆转为赤字,说明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生态需求已经超出其生态承载力, 表现为不可持续。最后指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工业的增效减耗是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史纪安杨改河刘玉华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测度
- 非乳化法制备过氧化镁新工艺的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一种以氯化镁、双氧水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备过氧化镁的新工艺。通过考察反应原料的滴加顺序及物料比、反应时间、稳定剂种类和用量等对所得产物中过氧化镁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出了比较适宜的制备条件:将氯化镁溶液与双氧水溶液混合,滴加氨水反应4 h;Na2HPO4和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作稳定剂;n(MgCl2)∶n(H2O2)∶n(NH3.H2O)=1∶1∶2.5。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粒度分布、扫描电镜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制备条件下,所得产物中过氧化镁质量分数可达40%以上,产物在320℃以下不分解。所得产物基本为半结晶状态,形貌不规则,粒度分布范围较宽,中位径为17.62μm。
- 葛飞李权叶秀深刘海宁郭敏张慧芳吴志坚
- 关键词:过氧化镁双氧水氨水
- 江河源区四十多年来干湿变化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江河源区的干湿变化关系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安全。利用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对江河源区18个站点1961-2002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PER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中, 前19年的趋势线基本上高于后23年的趋势线,多数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缓慢波动上升;在空间上体现为从东南向西北干燥度逐渐增加,干湿变化的幅度亦增加。根据江河源区PER大小、变化趋势及变幅,可将源区分为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3组;在变化过程中,西北部和东南部干湿差异有缩小的趋势。根据Holdridge模型模拟、NPP 估算、AVHRR/NDVI计算和土地覆盖变化等相关研究可知,这种干湿变化还未对植被分布产生质的影响,但可以影响植被覆盖度和净第一性生产量。
- 李轶冰杨改河王得祥
- 关键词:干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