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906)

作品数:8 被引量:293H指数:4
相关作者:周永恒鲍庆中徐备柴璐赵盼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造山带
  • 4篇山带
  • 4篇锆石
  • 3篇兴蒙造山带
  • 3篇成矿
  • 2篇地质
  • 2篇地质背景
  • 2篇定年
  • 2篇岩脉
  • 2篇找矿
  • 2篇碎屑
  • 2篇碎屑锆石
  • 2篇中生代
  • 2篇锆石定年
  • 2篇古生代
  • 2篇古亚洲洋
  • 2篇LA-ICP...
  • 1篇地台
  • 1篇东北部
  • 1篇岩石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沈阳地质矿产...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省第三地...

作者

  • 6篇鲍庆中
  • 6篇周永恒
  • 4篇徐备
  • 3篇柴璐
  • 2篇张璟
  • 2篇赵盼
  • 2篇黄欣
  • 2篇张哲寰
  • 2篇邵军
  • 2篇甄甄
  • 2篇郑月娟
  • 2篇张德军
  • 2篇张海华
  • 1篇段瑞炎
  • 1篇邓荣敬
  • 1篇罗志文
  • 1篇方俊钦
  • 1篇寇晓威
  • 1篇王宏博
  • 1篇时建民

传媒

  • 3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南部幸福之路组的时代——来自侵入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正>二叠纪-早三叠世时期,是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叠加转换、古亚洲闭合的重要时期,大兴安岭位于华北与西伯利亚板块间的兴蒙造山带,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对中国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郑月娟张海华张健甄甄张德军黄欣
关键词:闪长玢岩铀同位素铅同位素年龄测定
文献传递
兴蒙造山带西南缘早古生代晚期变形带的变形特征与白云母Ar-Ar年龄被引量:6
2015年
在内蒙古西部图古日格地区发现东西向延伸约20km、南北宽约2—4km的变形带,由奥陶纪白云山组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片理化大理岩和石英砂岩组成。片理稳定倾向南东,但透入性不均,从北向南可分为四个强和弱变形亚带。石英组构分析表明强变形带中发生了动态重结晶向静态重结晶的转变。据石英组构推测强变形亚带的变形温度范围约为350—500℃之间。这一温度区间高于或近于白云母的封闭温度,因此白云山组强变形带中白云母的年龄可以代表变形年代。采自强变形亚带白云母的Ar/Ar等时线年龄为440.3±7.2Ma。考虑到样品所在地构造位置为造山带的弧前或岛弧地区,是板块俯冲作用的高应变带,因此该年龄应代表与俯冲有关的挤压变形事件的发生时代,即反映早古生代末期造山作用的时代。这条变形带的发现为解释图古日格地区造山带格局提供了构造变形方面的证据。研究区变形带的形成时代与温都尔庙地区高压变质事件在误差范围内相同,表明两个地区都受到早古生代末期造山作用的影响,也表明兴蒙造山带的南造山带从西部图古日格地区向东沿延至温都尔庙地区。
廖闻徐备鲍庆中周永恒
关键词:构造岩石学兴蒙造山带
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初探被引量:274
2014年
本文根据古亚洲洋早古生代闭合、晚古生代伸展的观点初步建立了兴蒙造山带早、晚古生代的构造单元。以前寒武纪微陆块为基本划分单位,以它们之间的缝合带或断裂带为界,将兴蒙造山带中泥盆世之前的构造格局划分为"五块四带",从北向南依次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艾力格庙-锡林浩特地块、松辽-浑善达克地块及佳木斯地块;它们之间的4条边界为:新林-喜桂图缝合带、艾力格庙-锡林浩特-黑河缝合带、温都尔庙-吉中-延吉缝合带和牡丹江缝合带。中-晚泥盆世之后兴蒙造山带出现多处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石炭纪广泛分布陆相及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和蛇绿岩、辉长岩、花岗岩及双峰式火山岩,可划分陆相盆地、陆表海盆地、蛇绿岩带、侵入岩带等构造单元。早-中二叠世沉积类型多变,出现陆相、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系,遍含植物和滨浅海相动物化石,具大量双峰式火山岩,可划分出被动裂谷带、主动裂谷带、陆缘型蛇绿岩带和碱性岩带等构造单元。结尾讨论中指出兴蒙造山带内的放射虫化石不能代表二叠纪存在古亚洲洋,而新的古地磁资料支持至少从晚石炭世以来古亚洲洋已经闭合。
徐备赵盼鲍庆中周永恒王炎阳罗志文
关键词:大地构造单元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岸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7
2014年
为了通过碎屑岩的物源对比讨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笔者选择西拉木伦河北侧林西双井子地区和南侧奈曼旗下石碑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北侧样品LX0831-11为粉砂质板岩,采于西拉木伦河北岸上志留统杏树洼组。碎屑锆石年龄分为三组:385~531Ma(N=52)、872~1097Ma(N=11)、1344~1901Ma(N=11),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中-晚泥盆世。南侧样品130417-06为石英岩屑砂岩,采于奈曼旗下石碑组顶部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为四组:370~523Ma(N=34)、884~1481Ma(N=21)、1573~1900Ma(N=6)、2369~2588Ma(N=8),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晚泥盆世。这两个分别来自西拉木伦河南、北两侧原志留纪样品,显示一致的志留-泥盆纪及晚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谱,表明两者从泥盆纪开始即具有相同的沉积物源;而代表兴蒙造山带的元古代碎屑锆石在奈曼旗地区的出现,说明泥盆纪以来兴蒙造山带的剥蚀物已到达华北板块北缘。因此,本次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暗示华北板块与其北部松辽地块在中-晚泥盆世之前已经完成拼合过程,即此时两者间已不存在古亚洲洋。
程胜东方俊钦赵盼徐备鲍庆中周永恒邓荣敬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古亚洲洋
东北亚北部地区构造分区图被引量:1
2013年
东北亚北部地区是古欧亚大陆、古北美大陆、古亚洲洋及今太平洋相互叠加作用的地区,多期造山带和和火山深成岩带叠加,多期构造-变质-火山-沉积作用叠加,是地球上构造演化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作者依托‘西伯利亚地台东缘重要矿床地质背景。
周永恒鲍庆中邵军张璟柴璐
关键词:西伯利亚地台火山-沉积找矿潜力地质背景成矿带古亚洲洋
俄罗斯远东东北部中生代造山带成矿地质背景——兼论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深成岩带金属成矿作用
2015年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世界极其重要的内生金属聚集区,其金、银、铜、钨、锡等矿产资源量极其丰富。主要介绍研究区域涉及的地质构造单元,包括北亚克拉通东北部边缘之上扬斯克被动陆缘、上扬斯克—楚科奇造山带、鄂霍茨克—楚科奇造山(火山岩)带、科里亚克—勘察加造山带,简述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部地质构造演化,对鄂霍茨克—楚科奇成矿带及其毗邻地区的主要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总结。在火山岩带,火山坳陷盆地的优势矿产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而在火山岩带相对隆起区的花岗质岩石分布区则发育斑岩型铜矿床和铜钼矿床。
鲍庆中周永恒邵军柴璐王宏博张璟张哲寰
关键词:成矿地质背景金属成矿作用
俄罗斯乌多坎砂岩型铜矿的成矿特征与找矿标志被引量:2
2013年
乌多坎砂岩型铜矿是世界知名的超大型砂岩型铜矿之一。总结了该矿床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乌多坎砂岩型铜矿的找矿模型与找矿标志,对比了乌多坎砂岩型铜矿床与世界主要著名砂岩型铜矿床的特征,分析了它们之间成矿及赋矿的共同点。结果表明,世界著名的大型-超大型砂岩型铜矿均形成于后造山盆地或地台边缘的盆地(坳陷)中;矿体的规模与形态取决于岩性-岩相条件;矿化类型均具有Cu-Ag矿化特征;均具有干旱的古气候条件及滨海相、三角洲相、海湾-泻湖相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周永恒鲍庆中柴璐张哲寰时建民段瑞炎
关键词:坳陷盆地砂岩型铜矿床矿化特征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定年及其意义
2015年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5±1.7Ma)限定了地层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样品中出现大量残留锆石,记录了前寒武纪基底、早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和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事件。
张辰昊寇晓威颜林杰徐备
关键词:碎屑锆石晚古生代
大兴安岭南部幸福之路组的时代——来自侵入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6
2015年
二叠纪—早三叠世时期,是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叠加转换、古亚洲闭合的重要时期,大兴安岭位于华北与西伯利亚板块间的兴蒙造山带,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对中国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郑月娟张海华张健甄甄张德军黄欣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