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117)

作品数:24 被引量:573H指数:14
相关作者:马均孙永健徐徽杨志远严奉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氮素
  • 14篇水稻
  • 11篇氮素利用
  • 11篇杂交
  • 9篇氮肥
  • 6篇氮肥运筹
  • 6篇氮效率
  • 6篇杂交稻
  • 6篇水分
  • 5篇水氮管理
  • 5篇水分胁迫
  • 5篇胁迫
  • 4篇氮素吸收
  • 4篇根系
  • 3篇杂交水稻
  • 3篇杂交籼稻
  • 3篇栽培
  • 3篇晒田
  • 3篇生理特性
  • 3篇水稻氮素

机构

  • 27篇四川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气象局成...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作者

  • 27篇孙永健
  • 27篇马均
  • 26篇徐徽
  • 21篇杨志远
  • 15篇严奉君
  • 12篇蒋明金
  • 11篇孙园园
  • 9篇代邹
  • 9篇秦俭
  • 6篇李玥
  • 5篇彭玉
  • 4篇赵建红
  • 3篇朱从桦
  • 3篇吕腾飞
  • 2篇贾现文
  • 2篇李应洪
  • 2篇李娜
  • 1篇郭翔
  • 1篇朱懿
  • 1篇王海月

传媒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作物学报
  • 3篇2014年全...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种量与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籼稻抗倒伏潜力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以早熟杂交稻组合446A/51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茎秆理化性质与植株倒伏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节间茎秆理化性质、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降低,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节间倒伏指数的影响差异较大.当播种量小于22.5kg/hm2时,穗肥比例的增加会加大植株倒伏的风险,而当播种量增加到30.0kg/hm2时,增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可能与其基部节间变短、扁平率及空腔面积变小、折断弯矩变大、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有关.相关分析表明,在不同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下水稻茎秆理化性质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总之,在播种量为22.5kg/hm2,底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2:3时直播稻的产量相对较高,且抗倒伏能力较好,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蒋明金孙永健徐徽代邹杨志远马均
关键词:杂交籼稻直播播种量氮肥运筹抗倒伏能力
成都平原两熟区水氮管理模式与磷钾肥配施对杂交稻冈优72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以杂交稻冈优725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 “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 “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 种水氮管理模式及不同的磷钾肥配施处理,研究其对成都平原两熟区水稻产量、 养分分配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管理模式和磷钾肥配施对稻米品质、 稻株各营养器官养分分配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水氮管理模式对稻谷产量、 整精米率、 直链淀粉、 蛋白质及RVA谱影响明显高于磷钾配施处理,而磷钾肥配施对垩白度、 垩白粒率、 胶稠度的调控作用显著。W2N1相对于W1N1及W3N2水氮管理模式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3.02%和28.21%,为本试验最优的水氮管理模式,且与施磷量P2O5 90 kg/hm^2、 施钾量K2O 90~180 kg/hm^2 配施组合能进一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利于成熟期籽粒氮、 磷、 钾素及稻株总养分累积量的增加,达到水肥耦合促产的目的,而且能提高整精米率、 胶稠度、 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度、 垩白粒率、 直链淀粉及消减值,改善米质。W1N1模式与P90K90配施为宜;旱种相对于淹灌下的水氮优化管理模式,不利于产量及米质的提高,但与P90K180配合对稻谷的产出及米质的改善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可为生产中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供参考。
孙永健杨志远孙园园徐徽严奉君赵建红马均
关键词:杂交稻
水氮管理模式与磷钾肥配施对杂交水稻冈优725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与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稻冈优725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种水氮管理模式及不同的磷钾肥配施处理,分析对水稻氮、磷、钾吸收特点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生理特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水氮管理模式和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氮、磷、钾素的吸收、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W2N1管理模式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90 kg.hm-2的配施(P90K90处理)组合能促进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的累积,提高剑叶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延缓剑叶丙二醛(MDA)增幅,为本试验稳产、高效最佳的水肥运筹模式;而配施肥量过重(P90K180处理)时水肥调控优势减弱,增产不显著,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产投效益降低。旱种相对于淹灌下的水氮优化管理模式与P90K180配施组合,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但能提高稻谷增产幅度,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相关分析表明,水肥调控下稻株抽穗及成熟期氮、磷、钾累积间及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4*—0.939**);且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累积量和产量与结实期各阶段剑叶Pn、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正相关性(r=0.545—0.902**),与剑叶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12*—-0.879**),尤其以抽穗后1—7 d相关性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1-P90K90为最优的水肥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结实期稻株生理代谢活性,提高养分累积量及稻谷产量,W1N1模式与P90K90配施为宜,而W3N2模式下可适当提高钾肥配施量以P90K180配施为宜。
孙永健孙园园徐徽杨志远秦俭彭玉马均
关键词:杂交水稻养分吸收生理特性
栽培方式与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灌浆期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改变灌浆类型。宽窄行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免耕条件下为同步灌浆型,而在翻耕条件下则为异步灌浆型,三角形强化栽培灌浆类型则相反。总体而言,籽粒中期灌浆速度远大于前期和后期,虽然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但仍然对籽粒灌浆做出主要贡献。【结论】栽培方式和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根系角度看,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更适合免耕条件,而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翻耕条件下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由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因素限制,Ⅱ优498弱势粒并未充分灌浆,尤其是免耕抛秧栽培以及翻耕三角形强化栽培。
杨志远孙永健徐徽秦俭贾现文马均
关键词:免耕栽培方式灌浆特性强势粒弱势粒
不同氮效率水稻苗期对氮素水平及水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
2015年
本试验利用两种不同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比较分析不同氮素浓度(N0、N1、N2分别为0、2.5、5 mmol/L)和不同水分胁迫(P0、P1、P2分别为0、5%、10%)条件下,不同氮效率杂交稻苗期在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水平,各品种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明显低于施氮水平,且两品种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氮积累量、苗高和茎粗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施氮水平,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德香4103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含量(除N2水平下降低)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苗高和茎粗降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在N1水平下降,N2水平先减后增;宜香3724的可溶性糖含量(除N1水平下降)增加,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先减后增,其余均与德香4103表现一致。复水处理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即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且从水分胁迫处理到复水处理后,两品种表现出来的氮素总量积累与干物质积累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以上可以看出不同氮效率品种对不同水氮的反应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氮协同作用,也得出N高效品种德香4103比N低效品种宜香3724有更强的适应氮、水胁迫的能力。
赵建红马均孙永健徐徽代邹严奉君
关键词: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素水平水分胁迫
不同形态氮肥和抽穗期土壤水分对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4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种铵硝配比处理和2种水分处理,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和抽穗期土壤水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回收效率均随氮肥中铵态氮比例的降低而降低;与抽穗期土壤水势为0 kPa的处理相比,适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25 kPa)可提高产量、收获指数、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及氮肥回收效率,但是降低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农艺效率;在适度水分胁迫下适当增硝(铵硝配比50∶50)能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收获指数,还有利于提高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肥农艺效率。
孙园园孙永健杨志远秦俭徐徽马均
关键词:水稻氮素形态氮素吸收利用
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光合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在人工湿润直播条件下,以早熟杂交稻组合446A/51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转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光合指标与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增加播种量能提高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同时促进各时期氮素积累、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稻谷生产效率,但抽穗后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速率和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从氮肥运筹方式来看,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均以氮素穗肥比例40%下最大。S1、S2播种量下增加氮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抽穗后叶面积指数,促进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提高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而播种量增大到30.0kg/hm2时,氮肥适当前移更有利于水稻养分的吸收,并促进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光合作用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总之,播种量22.5kg/hm2,以氮素基肥、蘖肥和穗肥分别占40%、10%和50%的运筹方式能获得最佳产量,且具备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为本试验最佳处理。
蒋明金马均孙永健严奉君徐徽杨志远孙加威
关键词:播种量氮肥运筹光合生产力氮素吸收氮素利用率
适度水分胁迫和增硝营养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和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适度水分胁迫(5%PEG处理)和增硝营养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氮素吸收积累、氮代谢关键酶及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随营养液中NO3--N比例的增加,各水稻品种叶片及根部的NO3--N含量及NR活性均不同程度增加,AA-N含量、氮累积量以及GS、GOGAT和GDH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叶片中SP含量、GOT和GPT活性也呈下降趋势;在适度水分胁迫(5%PEG处理)下,适当增硝(铵硝配比50∶50)可促进叶片和根中GDH、GS、GOGAT、GPT活性(中旱3号除外)以及叶片中SP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对氨的同化能力。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适度水分胁迫(5%PEG处理)能不同程度增加各品种叶和根中的NO3--N和AA-N含量及NR、GDH活性,叶中GS和GOGAT活性及根中GPT活性和根干重也呈增加趋势,而叶片和根中的GOT活性和氮累积量、根中GS和GOGAT活性以及叶中GPT活性整体上表现下降。不同水稻品种对水分胁迫和铵硝配比处理的响应存在差异,叶片和根部的NO3--N、SP含量和NR活性及叶中AA-N含量均以中旱3号最高,而叶片和根中GDH、GS和GOGAT活性、单株氮累积量和秧苗干重则以冈优527和扬稻6号较高。
孙园园孙永健严奉君郭翔杨志远徐徽马均
关键词:水稻幼苗水分胁迫氮代谢
施肥水平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0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效率杂交水稻产量差异与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设置低肥(75 kg N·hm^(-2),37.5 kg P_2O_5·hm^(-2),75 kg K_2O·hm^(-2),记为N_1P_1K_1)、中肥(150 kg N·hm^(-2),75 kg P_2O_5·hm^(-2),150 kg K_2O·hm^(-2),记为N_2P_2K_2)、高肥(225 kg N·hm^(-2),112.5 kg P_2O_5·hm^(-2),225 kg K_2O·hm^(-2),记为N_3P_3K_3)3种施肥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一不施氮处理,研究其对不同氮效率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结实期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特性。【结果】品种与施肥水平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转运、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特征和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品种对氮肥回收利用率、千粒重,以及总颖花数的影响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施肥水平的调控效应;施肥水平对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结实期叶片和茎鞘氮的运转,以及产量调控作用显著。N_2P_2K_2相对于N_1P_1K_1处理能促进不同氮效率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提高氮收获指数,促进结实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素的运转,进而显著提高稻谷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且N_2P_2K_2均显著高于同品种下其他的肥料施用处理,为本试验最佳的氮磷钾肥施用模式;N_3P_3K_3处理易造成结实期叶片及茎鞘中氮滞留量增加,氮转运贡献率显著降低,导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氮高效品种具有总颖花数、结实率高的特征,其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累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等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但千粒重并不是氮高效品种所独有的特征;此外,氮高效品种结实期更有利于叶片与茎鞘氮素的运转及穗部氮素的累积,尤其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
孙永健孙园园蒋明金李应洪严奉君徐徽王海月马均
关键词:施肥水平水稻氮效率氮素利用
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对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光合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为S1、S2和S3)对灌浆结实期水稻光合生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田程度和穗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晒田影响最为显著,氮素穗肥运筹次之。轻度晒田(W1)复水后第1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会降低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和有效穗数,推迟至复水后第8天或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中度和重度晒田(W2和W3)复水后第1天或第8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剑叶Pn和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构成指标、稻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经过分析比较得出,TSRI模式下W2S1为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的最优组合,产量达到10.96thm-2。
朱从桦代邹严奉君彭玉徐徽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晒田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氮素利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