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IZD031)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6H指数:7
- 相关作者:阎天魏倩徐志强潘毅卢晖临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再思考被引量:16
- 2013年
- 我国劳务派遣产生于我国独特的劳动市场背景,其近年来的畸形发展引发了《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但我国目前涉及劳务派遣的法律规范,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均未能对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在规范的方式和重点上仍存在偏差。现实中不当劳务派遣的目的大致有:逃避社会保险欠账;降低社会保险支出;逃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义务、同工同酬义务等。为了规范劳务派遣,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规定逆向派遣为非法,对异地派遣作一般性禁止;将劳务派遣期限限制在两年以内;取消对违法派遣的劳动仲裁的时效限制;完善关于劳动法主体资格和业务外包的规定。
- 李坤刚
- 关键词:劳务派遣合理规制
- 知识劳动中的文化资本重塑——以E互联网公司为例被引量:21
- 2015年
-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工人的数量、范畴和特点已产生诸多变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信息社会的知识工人是具有文化资本的劳动者。本文主要关注知识劳动场域中知识劳动者及其文化资本被重塑的过程和意义。知识工人从教育中获得的原初文化资本在劳动场域中被重塑,以作为支撑知识生产过程的意识形态基础。通过概念认同、案例化机制,企业组织建构了重塑过程中的话语权、合法性,最终通过绩效评估的量化机制直接影响劳动行为本身。文化资本重塑保证了创新性知识生产的进行,同时也因其中所裹挟的个人主义、科层等级等因素导致了生产中部分问题的产生,因而知识工人的文化资本既是知识劳动中的核心要素,也是资方管理控制的主要维度。在理论上,知识劳动场域中意识形态形成机制的复杂化,对劳动过程理论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传统判断构成了挑战,将技术变迁、文化两个维度加入相关研究框架中,是进一步理解知识劳动的前提和基础。
- 梁萌
- 关键词:知识工人知识劳动信息产业文化资本
- 社会运动与宪法变迁:以美国为样本的考察被引量:4
- 2015年
- 当代美国宪法变迁理论面临社会运动的重大挑战,其核心关切在于:通过解释宪法,平衡并维护宪法的法律权威和政治权威。在实然层面,自由派宪法学家批判原旨主义等思潮,从个案出发,恢复社会运动作用于司法释宪的本来面目,进而总结这种作用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作用机制的宪法文化理论和作用周期上的三阶段论。在应然层面,社会运动背负派系政治的"原罪",与制宪时代的共和主义原则相抵牾。冷战时期,多元主义理论将社会运动与民主价值挂钩,开始接纳其宪法地位。为了调和宪法政治权威与法律权威的冲突,社会运动对司法释宪的影响必须受到限制,多元主义者和共和主义者则提出了不同的限制方案。
- 阎天
- 关键词:社会运动宪法权威宪法变迁美国宪法
-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被引量:79
- 2014年
- 本文基于一个工人的口述和笔者在深圳和东莞的田野调查资料,集中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愤怒以及集体行动,并试图把第二代农民工的研究纳入马克思阶级形成的理论视野,将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等通常归属于认同政治的主题与生产方式、阶级结构等阶级分析的传统主题结合起来,以凸显认同政治研究在马克思阶级分析中的价值。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源自生产关系,当在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对立无法缓解和消除时,我们看到认同政治不仅不会遮掩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反而会因为在农民工那里所引发的主体分裂和负面情绪,直接成为激发集体行动的动员力量。
- 卢晖临潘毅
- 关键词:中国农民工愤怒
-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被引量:7
- 2013年
- 权利救济体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因而很有必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进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呈现出一个保险社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争议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增强,社会保险争议主体逐渐多元化,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反映和有效应对社会保险争议社会化这一现状,因此有必要从理念上进行超越、在体制上进行重构。
- 肖京
- 关键词:社会变迁社会化
- 我国当前群体劳动争议的概念辨析和应对思路被引量:12
- 2015年
- 我国当前的群体劳动争议是一种不同于集体劳动争议和多人劳动争议的新型劳动争议现象。引发群体劳动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值得特别重视的是:农民工劳动关系不稳定且处于"双重体制外"状态,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不足而失灵。基于此,应对群体劳动争议的思路,应当从预防和处理这两个层面展开。预防的要点有:逐步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度;消除农民工"双重体制外"状态;畅通劳动者单个维权渠道;完善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处理的要点有:选择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为中心、相关机构或组织协同参与的群体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处理程序设计应当注重查明争议内容和原因、平息群体对抗行动、协商调解和强制仲裁等环节。
- 王全兴刘焱白
- 关键词:集体劳动争议
- 美国普通法上的竞业限制制度被引量:3
- 2014年
- 美国普通法上的竞业限制制度较为复杂,不同州法对竞业限制的认可程度有所不同。除加州外,一般州均认可书面竞业限制约定,但对其可执行力是否需要额外对价,州法上存在不同。近年来,在有些州出现了额外对价的必要性趋势。通过《雇用法重述III》的编订,勾勒出了州法中的一般性(多数州)法律规则。对于竞业限制,《雇用法重述III》是从雇主可保护利益为出发点来考察竞业限制的合理性,往往会考察雇主解雇的理由,并影响到对竞业限制约定的合理性评价。
- 魏倩
- 关键词:竞业限制
- 日本法上的劳动者人格保护—以劳动者健康隐私为中心被引量:5
- 2014年
- 劳动者人格保护是现代劳动法上的重要内容。从以恢复劳动者之对等人格的集体劳动法律发展伊始,劳动者如何获得法律上"人"之对待,是促使劳动法发展演进的动力来源之一。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人格研究甚少,基本停滞于"劳动者尊严"的保护原则宣誓上,其中,劳动者的健康隐私,在近年社会运动过程中获得了反歧视法上的保护。然而,无论是何种劳动者隐私,均属于劳动者人格权的范围,应当从劳动者人格权保护上予以正视。以日本劳动者人格保护中的健康隐私保护为例,其在实体法和判例法上的经验,可为我国劳动者人格保护问题的研究深入提供借鉴。
- 魏倩
- 论我国诚信协商机制的立法完善被引量:2
- 2015年
- 由于我国集体协商机制中诚信协商制度存在缺失,使得实践中协商过程严重的虚拟化,诚信协商立法还只是粗浅式、零散式的且缺乏对应的救济机制。在借鉴域外先进立法的基础上,应当在未来《集体合同法》修改时确立诚信协商原则,并设置拒绝协商的不当劳动行为,同时应当完善我国劳动争议立法,建立专门性的行政救济,对这类行为进行处置。
- 徐志强皮艳玲
- 关键词:集体协商不当劳动行为行政救济
- 反就业歧视法的一般理论——中美两国的建构与反思被引量:15
- 2014年
- 中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亟需反思美国经验和教训,建构对于制度和理念、实然与应然的系统理解,创立一般理论。一般理论围绕歧视所对应的平等观念展开,中国已经树立了以用人绩效为价值追求的主流平等观,据此初步生成了反就业歧视法的"侵权法模式"。但是,侵权法模式面临挑战,其根源在于主流平等观无法处理用人绩效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冲突。为此,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应当树立以改善群体弱势地位为价值追求的新平等观,界定其与既有平等观之间的关系。新平等观获得宪法文本和行宪机关的支持,落实为制度,就可能产生反就业歧视法的"宪法模式"。
- 阎天
- 关键词:就业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