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102)

作品数:9 被引量:197H指数:7
相关作者:霍中洋魏海燕戴其根张洪程许轲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粳稻
  • 6篇超级粳稻
  • 4篇氮肥
  • 4篇高产
  • 4篇
  • 3篇遮光
  • 3篇水稻
  • 3篇高产高效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水稻高产
  • 2篇利用率
  • 2篇粳稻产量
  • 2篇高效型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机构

  • 10篇扬州大学

作者

  • 7篇许轲
  • 7篇张洪程
  • 7篇戴其根
  • 7篇魏海燕
  • 7篇霍中洋
  • 5篇葛梦婕
  • 4篇王亚江
  • 2篇李敏
  • 2篇杨雄
  • 2篇颜希亭
  • 2篇马群
  • 1篇吴浩
  • 1篇曹利强
  • 1篇郭保卫

传媒

  • 5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被引量:46
2012年
选用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具有代表性的6个粳稻品种,在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较之低产类型品种,高产类型品种在根干重、根体积、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α-NA氧化量及根系伤流强度等方面在各个生育时期均存在着明显的优势,说明生产力的提高伴随着根系形态特征的改善和生理活性的加强。同为高生产力类型品种,因氮利用率的差异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不同。较之高产氮中效类型,高产氮高效型水稻的群体根干重、群体根体积、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均有所降低,而单茎根干重、单茎根体积、单茎根系伤流强度、活跃吸收表面积比及根系α-NA氧化量却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表明适当控制高生产力水稻的群体生长量,促进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抽穗后单茎根系质量,将是水稻高产和氮高效协调统一的可靠途径。
李敏张洪程杨雄葛梦婕马群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曹利强吴浩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效根系形态根系生理
光、氮及其互作对超级粳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粳稻南粳44和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2种氮肥水平(N10:150kghm-2,N20:300kghm-2)和3种遮光处理(L1:不遮光,L2:抽穗前遮光20d,L3:抽穗后遮光20d),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超级粳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肥水平下产量呈现LI〉L3〉L2。其中,L2使植株在拔节至抽穗阶段及抽穗期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下降,主要由于L2显著降低了抽穗前期的根系α-NA氧化量及根干重,导致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最终产量显著低于L1,达30.58%~35.26%。L3使植株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及成熟期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下降,主要由于L3显著降低了抽穗后期的根系Ⅱ.NA氧化量及根干重。尽管在抽穗后随着植株根系逐渐衰老及机能下降,L3对根系、养分吸收及最终产量的影响要小于L2,但最终产量依然显著低于L1,达10.91%~18.47%。L2和L3条件下,随着氮肥水平增加,植株根系α-NA氧化量及根干重显著增加,导致拔节至成熟期各阶段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增加,最终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氮肥施用能部分弥补弱光逆境对超级粳稻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王亚江魏海燕颜希亭葛梦婕孟天瑶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费新茹
关键词:超级粳稻氮肥养分吸收
不同氮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茎秆特性比较被引量:33
2012年
选用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具有代表性的6个粳稻品种,在各基因型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茎秆力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较之低产类型品种,高产类型品种茎秆基部N1节间变短、N6节间变长,株高有所增加;茎粗、茎壁厚、茎鞘干重均极显著增加;茎鞘的K、Si含量极显著增加,N含量显著降低。由于茎秆物理性状的改善及化学成分的差异导致茎秆综合抗折力明显提高,倒伏指数降低。(2)同为高生产力类型品种,因氮效率的差异茎秆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不同。较之高产氮中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品种茎秆N4、N5节间变长;茎秆粗度略有降低,但茎壁厚增加,表现茎秆干重增加,充实度加强;茎鞘的K含量无明显变化,但Si含量显著降低,N含量也呈降低趋势。对于高产品种,适当增加N4、N5节间长度以改善叶片配置,适当降低茎粗而提高壁厚和充实度以保证茎秆抗折力和输导能力,适当降低茎鞘Si含量以促进氮素的转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氮肥利用率。
李敏张洪程杨雄葛梦婕马群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效茎秆
光、氮及其互作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及其养分吸收的影响
【研究背景】超级稻品种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的单产大幅提高、抗逆性增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但超级稻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常因栽培管理不当、生长于逆境等因素难以发挥超高产潜力。以往的研究表明...
魏海燕王亚江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郭保卫
关键词:超级粳稻遮光氮肥养分吸收
文献传递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南粳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以优质粳稻南粳46为研究对象,设置0、150、187.5、225.0、262.5、300、337.5 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南粳46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在施氮量为262.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513.6 kg/hm2。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施氮量为262.5、300、337.5 kg/hm2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南粳46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综合南粳46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可知,187.5~262.5 kg/hm2施氮范围更有利于南粳46实现高产优质。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施氮量南粳46
光、氮及其互作对超级粳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粳稻南粳44和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2种氮肥水平(N10:150 kg hm–2,N20:300 kg hm–2)和3种遮光处理(L1:不遮光,L2:抽穗前遮光20 d,L3:抽穗后遮光20 d),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超级粳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L1,L2不仅减少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导致总颖花量下降,降幅达24.81%-35.63%,而且还显著降低了抽穗期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降幅达2.90%-6.44%和19.02%-27.17%,导致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最终产量显著下降,降幅达27.23%-35.26%。较之L1,L3主要影响了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物质积累,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降幅达1.49%-4.48%和5.54%-9.17%,最终产量显著下降,降幅达10.91%-18.47%。L2条件下,随着氮肥水平增加,抽穗期茎蘖数与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加,导致抽穗至成熟阶段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最终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总颖花量以及产量显著提高。L3条件下,随着氮肥水平增加,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其中茎叶干物质向穗部转运量显著增加,转运率和贡献率也进一步提高,最终产量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氮肥施用能部分弥补因弱光逆境对超级粳稻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
王亚江葛梦婕颜希亭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超级粳稻遮光氮肥
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粳稻南粳44和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3种遮光处理(L0:不遮光,L1:抽穗前遮光20d,L2:抽穗后遮光20 d),研究抽穗前后遮光对超级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后遮光处理的产量高于抽穗前遮光的处理,但都低于不遮光的处理(产量L0>L2>L1)。其中,与L0相比,L1降低了抽穗期LAI、粒叶比及拔节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增加了齐穗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贪青迟熟;与L0相比,L2主要影响了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光合物质积累,但L2对粒叶比和SPAD值的影响大于L1。株型特征方面,与L0相比,L1降低了齐穗期水稻穗长和倒3叶的透光率,增加了株高及上3叶的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
王亚江颜希亭孟天瑶杨大柳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超级粳稻遮光株型特征
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被引量:38
2013年
选用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具有代表性的6个粳稻品种,在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之低产类型品种,高产类型品种物质生产总量提高20.29%,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够苗前、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分别提高15.05%、27.04%、24.75%和15.05%、28.38%、23.00%,够苗至拔节阶段则互有高低。同为高产类型品种,因氮利用率的差异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不同。较之高产氮中效型,高产氮高效型品种各生育时期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够苗、拔节、抽穗和成熟期平均分别降低5.76%、11.61%、7.01%和5.7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成穗率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够苗、拔节、抽穗和成熟期分别降低12.18%、10.54%、8.29%和5.01%,收获指数却显著提高。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率提高5.40%,群体生长率提高5.19%。说明抽穗前适当控制群体生长,抽穗后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水平及较高的收获指数是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重要物质生产特性。
李敏张洪程杨雄葛梦婕马群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水稻高产高效
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被引量:51
2014年
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5个超级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0、150、187.5、225、262.5、300、337.5 kg·hm-2等7种施氮水平,研究氮肥用量对超级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机插条件下各超级粳稻最高产施氮量与经济最佳施氮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超级粳稻产量均先增加后下降,5个超级稻品种均在300kg·hm-2施氮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达10.33~10.60 t·hm-2.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在300 kg·hm-2施氮条件下,各超级粳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均达到最大值.随氮肥用量的增加,5个超级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均增加,337.5 kg·hm-2氮肥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分别高3.3%~4.2%、2.9%~6.0%、4.4%~33.7%和23.8%~44.3%;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均下降,337.5 kg·hm-2氮肥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分别低12.4%~389%、10.3%~28.5%和20.3%~29.7%;垩白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垩白率的变化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随氮肥用量的增加,5个超级粳稻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下降,而籽粒吸氮量显著增加.根据水稻产量与氮肥用量的效应方程,5个超级稻的理论最高产量为9.99 t·hm-2,对应的施氮量为299 kg·hm-2;如果考虑氮肥的投入成本,则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75.68 kg·hm-2,对应的产量为9.97 t·hm-2.因此,对于现有的超级水稻生产,可根据高产、优质、高效和低投入等不同目标分类进行氮肥的综合管理.
魏海燕王亚江孟天瑶葛梦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关键词:机插超级粳稻氮肥利用率
长江中下游稻区粳型超级稻高产形成及氮素利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选用长江中下游稻区7个粳型超级稻为试验材料,以普通粳稻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设置7个氮肥水平(N0、150、187.5、225、262.5、300、337.5 kg/hm2),研究不同氮肥条件下粳型超级稻高产形成及其氮素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超级粳稻在300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普通粳稻在262.5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超级粳稻两年最高产量平均值较普通粳稻高8.50%。与普通粳稻相比,超级粳稻各生育时期茎蘖数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高,平均达78.10%;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较低,拔节后较高。超级粳稻拔节前干物质、氮素积累量与普通粳稻相当,而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普通粳稻分别高7.31%、6.55%和8.98%、9.66%;超级粳稻氮素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较普通粳稻分别高3.73%、11.63%和7.95%。超级粳稻较普通粳稻更耐肥,在高肥条件下增产优势明显,且对应的氮肥利用率也较高。
葛梦婕王亚江颜希亭张洪程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江峰朱聪聪
关键词:超级粳稻高产氮素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