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项目
- 作品数:24 被引量:889H指数:13
- 相关作者:陈万青张思维王卓张宁梅何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死因流调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十个调查点全人群进行死因调查,使用国家统一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调查人群死亡第一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粗死亡率175、62/10万^-1,标化死亡率为118.04/10万^-1。结论制订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案,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 张宁梅何君王卓季奎
- 关键词:死囚
- 青海省1975、2005、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探讨
- 2019年
-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 许志华周敏茹李晓萍沙琼玥景强
- 关键词:传染病死亡率人口因素
- 2004——2005年中国脑部肿瘤死亡率描述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我国人群脑肿瘤死亡水平及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情况。方法从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2004-2005年)数据库中抽取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死亡记录,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联接(共调查142660482人年,男性72970241人年,女性69690241人年)。分别计算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并与中国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1973—1975年和1990--1992年)的脑肿瘤死亡统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04--2005年中国脑肿瘤死亡4463例,粗死亡率为3.1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193841例)的2.30%,中标率为2.37/10万,世标率为2.90/10万。其中,男性死亡2556例,粗死亡率为3.50/10万,女性死亡1907例,粗死亡率为2.74/10万;中标率分别为2.71/10万和2.03/10万,世标率分别为3.31/10万和2.48/10万。脑肿瘤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城市与农村居民脑肿瘤粗死亡率分别为3.78/10万(1809/47899806)、2.80/10万(2654/94760676);中标率分别为2.71/10万和2.20/10万。中国东、中及西部地区的粗死亡率分别为3.60/10万(1894/52556694)、3.14/10万(1565/49781225)、2.49/10万(1004/40322563);中标率分别为2.57/10万、2.43/10万和2.02/10万。脑肿瘤粗死亡率比第1次调查(1973—1975年)时的1.13/10万上升了176.99%,中标率(第1次调查为1.10/10万)上升了115.45%;相比第2次调查数据(粗死亡率为1.89/10万,中标率为1.74/10万),则分别上升了65.61%和36.21%。结论中国脑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居民脑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不同地区间的死亡率存在较大差异。
- 许林平马雅婷全培良陆建邦孙喜斌
- 关键词:脑肿瘤死亡率人口统计学
- 中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2004--2005)卵巢癌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利用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我国卵巢癌死亡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158个样本点的资料,全国样本地区调查女性人口69690241人年(其中城市23598822人年,农村46091419人年)。按照统一标准划分东、中、西部地区和城市、农村地区,分别计算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冈构成,并与1990--1992年全国第2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和世界部分国家的卵巢癌死亡率资料比较。结果2004--2005年女性卵巢癌粗死亡率1.45/10万(1008/69690241),在女性恶性肿瘤死凶顺位中排第12位,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45%(1008/69667),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为0.9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26/10万。城市卵巢癌粗死亡率为2.67/10万(630/23598822),中标率为1.62/10万;农村卵巢癌粗死亡率为0.82/10万(378/46091419),中标率为0.59/10万。与1990--1992年调查结果(卵巢癌粗死亡率0.60/10万、中标率0.53/10万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0.75%)比较,卵巢癌粗死亡率上升了141.07%,中标率上升了83.02%,占女性仝部恶性肿瘤死亡的构成比上升了92.92%,死因顺位由第17位上升到第12位,卵巢癌中标率上升幅度农村(118.52%)高于城市(31.71%)。结论卵巢癌不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城市卵巢癌死亡率高于农村,近20年来死亡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应充分引起重视。
- 张思维陈万青魏文强李光琳李霓李媛秋
- 关键词:卵巢肿瘤死亡率抽样研究流行病学研究
- 四川省第3次全国死因流调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亡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实施方案,使用统一的软件对居民病伤死亡人数、死亡率、构成比和死因顺位等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的平均粗死亡率为5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2/10万,其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排在前5位。结论居民死因构成中传染病死亡比例明显缩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病已构成人群健康与寿命的主要威胁。
- 高亚礼王卓何君张宁梅季奎邓颖
- 关键词:死亡谱
- 全国第三次死因流调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四川省10个县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死亡构成。结果2004-2005年四川省10个县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2.6/10万和111.3/10万,是被调查地区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为23.79%;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9.3/10万和80.4/10万,男性标化率明显高于女性(u=25,P<0.01);主要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其粗死亡率分别为29.7/10万、29.2/10万、26.1/10万、22.8/10万和8.7/10万。结论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癌种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
- 张宁梅李德云高亚礼何君季奎王卓邓颖袁建国
- 关键词:恶性肿瘤回顾性调查死亡率
- 2004—2005年中国居民前列腺癌死亡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笔者依据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对我国居民前列腺癌死亡特征进行了分析。
- 丁建华唐金海陈万青张思维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全国第三次死因流调四川省儿童死亡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第三次全国死因流调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方法利用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对四川省10个调查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根本死因进行分析。结果10个调查点5岁以下儿童、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10‰、7.07‰和4.31‰。各点之间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54.34,364.84,245.18;P<0.01)。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41%,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0.98%。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情况是婴儿、新生儿死亡的第1位死因。结论新生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年龄段,肺炎、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情况是5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根本死因。
- 何君高亚礼陈晓芳王卓张宁梅季奎
- 关键词:死亡率根本死因
- 四川省不同职业人群的死因调查分析
- 2009年
- [目的]根据四川省十个调查点的死亡资料,分析不同职业人群的死亡情况,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死亡特征。[方法]收集四川省10个调查点2004年~2005年间死者的一般情况和死因情况,计算比较不同职业人群的主要死因。[结果]从死因情况上看,不同职业的人群的死因情况不同。[结论]根据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死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王卓高亚礼何君邓颖张宁梅陈晓芳
- 关键词:死因标化死亡率
- 2004-2005年中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构成被引量:35
- 2010年
- 目的分析2004—2005年我国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构成。方法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地区资料,即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0个监测点,调查人年数为142660482。根据死亡个案及人口资料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计算标化死亡率时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结果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共有144106例,粗死亡率为101.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87.56/10万。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6.49/10万(77709例)、104.52/10万,女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5.27/10万(66397例)、72.96/10万。城市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00/10万(41193例)、68.60/10万,农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8.60/10万(102913例)、97.74/10万。东部地区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5.69/10万(50293例)、69.33/10万,中部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8.61/10万(44113例)、87.38/10万,西部地区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3.2&10万(49700例)、116.37/10万。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40/10万(17688例)、10.91/1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2.32/10万(117440例)、71.18/10万;哮喘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45/10万(3500例)、2.14/10万;支气管扩张症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25/10万(362例)、0.22/10万;尘肺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62/10万(878例)、0.56/10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中,COPD、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分别占81.49%、12.27%、2.43%。结论2004-2005年我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
- 李晓燕胡楠黄正京姜勇吴凡
-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尘肺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