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37002)
- 作品数:72 被引量:1,930H指数:27
- 相关作者:文劲宇陈金富吴耀武娄素华石东源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需求侧储能提升电网均衡度的特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将基尼系数的概念引入电力线路负载率均衡性评价中,提出一种新的衡量电网均衡度的指标.提出在电力需求侧配置储能装置,改善电网静态安全性的方法;利用潮流跟踪确定电力需求侧储能的最佳安装位置,并给出需求侧储能接入容量优化方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电力需求侧储能接入对电网的均衡度及潮流越限严重度具有较大的改善,表明所述模型的有效性.
- 娄素华吴耀武李婷婷易林
- 关键词:基尼系数
- 低碳经济下基于排放轨迹约束的电力系统电源扩展规划模型被引量:26
- 2011年
- 电力行业低碳化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电源规划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揭示了低碳经济相关要素及其对电源规划的影响,并结合基于总额度约束的CO2排放轨迹,建立了低碳经济下基于排放轨迹约束的电力系统电源扩展规划模型。该模型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将低碳电力技术成本、碳交易费用以及碳排放超过排放轨迹额度的惩罚费用加入目标函数,将CO2减排目标引入约束条件,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低碳经济以及国家不同减排模式下的电源规划费用。利用该模型对某省级电网的电源扩展规划进行了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卢斯煜娄素华吴耀武
-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交易机制
- 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峰运行特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3年
- 针对风电场出力随机性、难预测性的特点建立了风电调峰容量需求模型,基于well-being分析原理,采用基于Kantorovich Distance(KD)的forward场景削减技术选取典型风电出力场景对其随机性建模。基于调峰容量需求模型,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峰运行特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风电场接入对系统调峰容量需求及运行特性等方面的影响。应用本文模型对一个典型算例系统进行了接入风电后的调峰运行特性模拟计算及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方法,其计算结果精度较高,且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有利于系统规划人员从整体上直观、清晰地分析风电对系统调峰压力及运行特性的影响,便于应用于工程实际。
- 侯婷婷娄素华吴耀武张滋华陈益民
- 关键词:风电场
-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与飞轮储能联合系统的并网运行控制被引量:27
- 2012年
-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多功能柔性功率调节器(FPC)是一种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飞轮储能装置,具有储能、发电和调相等多种功能。为了改善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与多功能柔性功率调节器的联合系统(WG-FPC),并根据WG-FPC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目标,提出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有功功率的优化控制和通过FPC提供无功补偿稳定机端电压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数学建模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WG-FPC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较好地改善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特性。
- 刘世林孙海顺顾明磊文劲宇
- 关键词:风力发电柔性功率调节器模糊推理功率调节电压控制
- 适用于海上风场并网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
- 针对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提出了采用VSC换流器连接海上风场和弱受端交流系统,LCC换流器连接较强交流系统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并对一个混合5端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5个换流器的电压电流控制特性,设计...
- 陈霞文劲宇姚美齐李乃湖孙树敏李广磊
-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相控换流器
- 文献传递
- 计及PEV聚合器的含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AGC调节功率的协调调度被引量:16
- 2018年
-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间歇和随机特性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和控制带来巨大挑战。基于现有自动发电控制框架,根据常规发电机组和插电式电动车(PEVs)的互补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优化控制框架。MPC负荷分配器根据常规发电机组和PEVs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和AGC执行周期,在满足调节功率和电能约束的条件下,协调控制来自常规发电机组和PEVs的调节功率,使ACE跟踪误差和调节成本最小。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AGC性能的改善和调节成本的节约。
- 侯贸军罗春辉武学伟刘月贤马春艳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自动发电控制聚合器协调控制
- 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被引量:19
- 2012年
-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证据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证据理论中Dempster合成法则和Yager组合规则,融合多种基础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并将基于D-S证据理论的预测模型与专家经验进行无缝结合,使得改进后的预测方法更具实际意义。以某省级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了负荷预测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吴耀武娄素华卢斯煜乔惠康福填
- 关键词:中长期负荷预测证据理论
- 适用于海上风场并网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针对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提出了采用VSC换流器连接海上风场和弱受端交流系统,LCC换流器连接较强交流系统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并对一个混合5端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5个换流器的电压电流控制特性,设计了直流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了系统在风速波动、逆变侧VSC和LCC分别出现三相短路故障以及直流线路故障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可以适应海上风电并网的需求。
- 文劲宇陈霞姚美齐李乃湖孙树敏李广磊
-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相控换流器
- 微电网接地方式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为了确定适合微电网的接地方式,分析总结了微电网中三类可能的接地方式(TN,TN,IT)的主要特点。并以ICCS/NTUA微电网标准模型为例,基于微电源的简化等效模型,在PSCAD/EMTDC中建立各种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微电网仿真模型。比较研究了在并网模式和孤网模式下不同接地方式对微电网故障特性及其继电保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TN-C-S方式下的故障电流足够大,能够及时地启动过电流保护装置,且设备接触电压比较低,能为低压用户的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是最适合微电网的接地方式。
- 卢文华姚伟罗吉程卓程军照章萍华李澍森王少荣
- 关键词:微电网接地方式微电源故障电流
- 考虑用户需求响应的电网过载风险评估与控制被引量:1
- 2012年
- 智能电网的发展为用户参与电力市场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用户需求特性与电价之间的杠杆作用,建立了用户需求弹性矩阵,结合用户需求、市场电价与系统负荷之间的关系,提出考虑用户需求响应的过载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有效地降低电网过载的风险,并采用IEEE39节点系统仿真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吴耀武娄素华余永泉陈曦
-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需求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