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4024)

作品数:6 被引量:125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守彪石耀霖蔡永恩张培震谢富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动力学
  • 3篇震后
  • 3篇台湾集集地震
  • 3篇汶川地震
  • 3篇集集地震
  • 2篇地表变形
  • 2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单元法
  • 1篇地表
  • 1篇学术界
  • 1篇应变率
  • 1篇有限单元法
  • 1篇余震
  • 1篇余震序列
  • 1篇中国大陆及邻...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盆地
  • 1篇强震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篇朱守彪
  • 4篇石耀霖
  • 4篇蔡永恩
  • 1篇张培震
  • 1篇王秋月
  • 1篇刘杨
  • 1篇谢富仁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Scienc...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强震后地表变形机制的讨论——以1999年台湾集集为例
2008年
大震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学术界观点不一,提出了不少物理模型来加以解释。其中主要观点有:下地壳或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震后余滑,孔隙弹性回跳,等;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朱守彪蔡永恩石耀霖
关键词:震后地表动力学机制物理模型学术界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发生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91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机制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文中利用黏弹性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考虑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缘的应力场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应力在空间由分散分布逐渐向龙门山及周边地区转移集中.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计算分析,初步认为汶川地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下:青藏高原的物质东流在向东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一部分东流物质在川西地区囤积,造成龙门山隆升;高角度(50°-70°)、犁状的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导致该断层的闭锁性逐步加强,并且分布在断层附近的变质杂岩为存贮高密度弹性应变能提供物质保障.但另一方面随着青藏高原较柔软的下地壳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囤积的东流物质对龙门山断裂带上盘的推挤作用会不断加强,从而导致断裂带上剪应力越来越大;当剪应力超过摩擦强度时,断层解锁产生滑动,发生地震.模拟结果还表明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摩擦系数较高,断裂带上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约为3163年,这与其他资料结果有一致性.
朱守彪张培震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汶川地震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比较研究
1999年9月21日发生在台湾集集的M_W7.6地震是20世纪台湾岛内破坏性最大的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县的M_S8.0地震是21世纪初影响中国大陆最大的地震。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上。龙...
刘杨朱守彪
文献传递
地震发生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以苏门答腊俯冲带上的大地震为例被引量:36
2008年
地震预报由目前的经验预报走向物理预报,数值模拟地震过程是其中的关键.文中应用统一的数学公式表述了速率相关的摩擦接触中黏着(sticking)和滑移(sliding)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有限元计算中采用静力显示的时间积分方法,基于R最小策略,控制时间步长以保持力学状态变化稳定,从而保证有限元计算过程平稳、收敛.以2004年发生过Mm=9.3特大地震的苏门答腊俯冲带为例,模拟了俯冲带上俯冲板片与上伏板块之间的闭锁、解锁、滑动到再闭锁这一准周期性过程,即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上具有较大尺度、介质均匀、摩擦系数相同的区域是产生大规模、大幅度整体突然滑动(即大地震)的条件;模拟的苏门答腊俯冲带上的大地震在时间上有准周期性,空间上有迁移特征,破裂由深部向浅部进行;此外,俯冲带的几何特征对大地震的震源位置有很大的影响.
朱守彪邢会林谢富仁石耀霖
关键词:地震
关于强震后地表变形机制的讨论——以1999年台湾集集为例
<正>大震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学术界观点不一,提出了不少物理模型来加以解释。其中主要观点有:下地壳或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震后余滑,孔隙弹性回跳,等: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朱守彪蔡永恩石耀霖
文献传递
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following large events:Case study of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of China被引量:6
2009年
The mechanism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related to strong earthquakes is important in geodynamics, and presumably afterslip or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ostsesimic deformation. The 1999 Chi-Chi, Taiwan of China,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GPS observation station is most densely deployed in the world. The unprecedented GPS data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Here we assume that the interactions of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afterslip,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flow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all these combined contribute to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s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In order to know the essence of the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fter the strong event,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flow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so on, are represented equivalently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focal medium properties. Therefore, the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afterslip,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equivalent focal medium properties are inverted by applying the GPS temporal series measurement data with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oth the afterslip rat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ault and the afterslip evolution with time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inversion. Also, the preliminary result suggests that viscosities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upper mantle in Taiwan region is 2.7×1018 and 4.2×1020 Pa·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fterslip contributing to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44.6% in 450 days after the Chi-Chi earthquake, with 34.7% caused by the viscous relaxation and 20.7% by other factors such as fault zone collapse, poroelastic rebound, and the flow of liquids.
ZHU ShouBiao1,2 & CAI YongEn2 1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关键词:POSTSEISMICVISCOELASTICCHI-CHIEARTHQUAKE
强震后地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强震后地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现在普遍认为震后变形主要由断层的震后余滑或由介质的黏弹性松弛所至.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GPS观测系统记录到了空前的资料,为研究震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研究认为集集地震后地表变形由震后断层余滑、下地壳/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震源区介质的破裂、孔隙弹性回跳、地下流体的运移、介质孔隙度及孔隙压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决定.为抓住重点,研究中将介质的破裂、地下流体的运移和孔隙弹性回跳等因素等效为震源区介质的物性变化.文中运用黏弹性有限单元模型(麦克斯威尔体)、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对震后余滑、地壳/地幔黏度以及等效的震源区介质物性变化进行了反演.反演模型给出了震后余滑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反演结果初步显示台湾地区的下地壳/上地幔的黏度分别为2.7×1018,4.2×1020Pa·s.此外,反演结果还给出每种影响因素对地表变形的贡献大小,在集集地震后的450d时间里,断层的震后余滑引起的地表变形占总变形的44.6%,下地壳/上地幔的黏性松弛占34.7%,等效的震源区介质的物性变化占20.7%.
朱守彪蔡永恩
关键词:GPS时间序列集集地震
库水载荷对水库触发地震的机制研究
以发电、防洪及灌溉等为目的的大型人工水库已经在全球广泛兴建。水库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改变了周边环境,甚至诱发地震。自从Carder在1945年指出人工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以来,水库触发地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发现。1962...
王秋月朱守彪
文献传递
华北盆地强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华北盆地位于中国大陆北部,地处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南以广饶—聊城断裂为界与鲁西隆起相邻,东与渤海湾相接。华北盆地远离大陆活动边界带及板块俯冲带。地质调查及GPS观测结果均表明,华北盆地相对于中国大陆西部而言,主要断裂带...
朱守彪
文献传递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后地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正>大震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近年来国际上地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学术界观点不一,提出了诸多物理模型来加以解释。其中,主要观点有:下地壳或上地幔的黏弹性松弛;震后余滑,孔隙弹性回跳,断层的脆性蠕变等;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
朱守彪蔡永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