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BSH001)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暴希明更多>>
- 相关机构: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从金文“妻”的异构看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被引量:1
- 2014年
- 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古文字学界争议颇多。透过金文"妻"的异构,结合婚姻形态的演进,从形声字声符示源、古籍记载、中外婚俗、语言民俗学等多方面可探讨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事实上,甲骨文"妻"字的构形根植的文化背景是在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过程中盛行一时的抢婚习俗。由于最初的娶妻方式是在日落西山后去抢夺,因此,甲骨文"妻"字在字形上写作"(?)",像有人用手去抓一女子的头发以表抢夺,而字音上则和西同音,以表示"日落西山后抢来的女人"就是妻。
- 暴希明
- 关键词:甲骨文金文异体字构形理据抢婚
- 浅论古人的造字智慧
- 2013年
-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是永葆青春的文化精灵。它的创制,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也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心血和智慧。而这种智慧的集中体现,就是传统"六书"。
- 暴希明王润野
- 关键词:汉字文化六书
- 古人谥号论略被引量:5
- 2013年
-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的一种特殊名号,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谥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为了避讳;二是为了区别尊卑,建立等级制度;三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封建礼教。谥号用字分美、恶、平三类,一般根据死者的是非功过来确定,是对死者的盖棺论定。谥号源于周,废于秦,复行于汉以后的各个朝代,辛亥革命爆发后,伴随着封建等级制的废除,终于油尽灯灭,寿终正寝。
- 暴希明
- 关键词:谥号
- 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演进
- 2015年
- 中国古代书籍源远而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等,可以说已是书籍形态的萌芽,其后的简策之书,则标志着我国书籍形态的正式形成;纸的发明,纸书的出现,则标志着我国书籍形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由写本纸书到印本纸书,由卷轴装到册叶制,完成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历史演进。
- 暴希明
- 关键词:书籍形态简策
- 甲骨文:殷商文明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被引量:2
- 2014年
-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确凿无疑的汉字,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与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研究殷商及其之前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是殷商文明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
- 暴希明
- 关键词:甲骨文殷商文明镜像
- 殷墟:人类文明的宝库
- 2016年
-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迹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殷商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的地位。殷墟这座商代都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
- 暴希明史钧竹
- 关键词:甲骨文青铜器
- 从甲骨文、金文“姓”的异构看古代婚姻形态的演进
- 2012年
- 汉字是文化的活化石,其中的历时异体字,往往能反映文化的变迁。从甲骨文、金文"姓"字的异构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婚姻形态从族外群婚到一夫一妻制个体婚演进的历程。
- 暴希明
- 关键词:甲骨文金文异构婚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