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YY011)

作品数:7 被引量:163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洪君王福堂李佳孙伯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方言
  • 2篇音韵
  • 2篇汉语
  • 2篇汉语方言
  • 1篇叠置式音变
  • 1篇断阶
  • 1篇敦煌文献
  • 1篇异读
  • 1篇音变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系统
  • 1篇语言学
  • 1篇元音
  • 1篇知庄章
  • 1篇知庄章声母
  • 1篇山西方言
  • 1篇社科
  • 1篇社科基金
  • 1篇社科基金项目
  • 1篇声母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篇王洪君
  • 1篇孙伯君
  • 1篇王福堂
  • 1篇李佳

传媒

  • 3篇方言
  • 2篇语言研究
  • 1篇语文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层次与断阶——叠置式音变与扩散式音变的交叉与区别被引量:14
2010年
首先,作者分析了吴语蟹开一二(咍泰皆佳)的分合关系及各韵类的不同语体色彩和异读比例。分析表明,外来音系引发的层次叠置与方言音系自发的扩散式音变可以在同一时期、相同的古音类范围内并行,且外来层次的竞争会迫使扩散式音变中断而造成演变的"断阶"。其次,作者分析了有关吴语蟹开一二历时进程的其他几种可能方案的缺陷,论证了区分外来层次叠置和自发扩散式音变断阶的必要性。最后,作者提出了区分层次和断阶可资利用的几种线索。
王洪君
关键词:叠置式音变断阶
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被引量:33
2009年
文白读音的竞争导致语音向前演变或回转。由于扩散式音变的存在,同源层次的建立有其必要性。而文白读音的数量变化、身份变化、读音新老,以及读音借入方向的不同,有时会使层次区分存在困难。方言中层次消失后重建的现象也会增加层次区分的难度。
王福堂
关键词:文白异读
《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被引量:69
2007年
文章以《中原音韵》知二庄、知三章两分为出发点讨论山西方言知庄章声母的演变,认为:1.字音分合是讨论历史音变的关键,音位归纳则可以有多种方案;2.山西境内一半以上的方言点属于开口知二庄、知三章两分的昌徐型方言,它们是《中原音韵》的直接发展,不可能是知庄章合一但与精组对立的北京型方言的后裔,更不可能由太原等知庄章精合一的方言发展而来;3.山西方言知庄章的演变涉及到4个发展阶段、上10种方向不同的变化。
王洪君
关键词:《中原音韵》山西方言知庄章
鄂东南方言蟹假果摄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被引量:3
2010年
文章根据蟹假果摄主要元音的表现,将鄂东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西片表现为ai、a、o序列,与赣语接近,东片表现为a、α、o序列,与老湘语接近。通过比较东片方言与湘语前a、后α两类韵母的舒入来源,指出它们在类型表现上很不一样,这是江西移民同原居民语言接触的结果。
李佳
关键词:主要元音湘语
《历史语言学方法论与汉语方言音韵史个案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王洪君《历史语言学方法论与汉语方言音韵史个案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建汉语方言音韵史的方法及个案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讨论音系演变(包括单一音系层面的,也包括跨音系-语法层面的)的理论,观察单个语言系统自身的演变方式和规律及不同语言系统相互接触而引发的演变方式和规律;
王洪君
关键词:历史语言学汉语方言方法论音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系统
法藏敦煌P.3861号文献的梵汉对音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法藏敦煌P-3861号文献中的梵汉对音资料所呈现的语音规律与《千字文》、《开蒙要训》等敦煌遗存资料大体一致,反映了八、九世纪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河西方音的特点,如清浊界限不甚分明,鼻音声母m、n、η有向mb、nd、ηg演化的迹象,舌上、齿头、正齿三组字混用,宕、梗、通摄-η尾消变,宕摄元音高化,-m、-n尾也有消变的痕迹,等等。与12世纪的西夏梵汉对音资料相比照,可以知道西夏与敦煌河西方音有明显的承续关系。
孙伯君
关键词:敦煌文献梵汉对音
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被引量:31
2009年
本文尝试综合谱系树、波浪说、层次理论和演变续断说,并根据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出一种更加贴近汉语和汉语社会发展真实情况的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文章首先评说了已有的历史语言学理论模型和关于汉语方言历史关系的研究;接着讨论了汉语音韵发展的特点及其与汉语社会的关联;最后给出新的模型和重建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程序,并把作者目前所掌握的汉语北方通语音韵史和方言音韵史的粗略情况综合起来放入新的模型进行了说明。
王洪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