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9014)

作品数:6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宗全刘震商晓飞尹伟郑和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成藏
  • 2篇油气
  • 2篇深盆气
  • 2篇勘探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盐岩
  • 1篇延长组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体系
  • 1篇油气富集
  • 1篇有利相带
  • 1篇源岩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系
  • 1篇上古生界
  • 1篇生烃
  • 1篇生烃史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篇胡宗全
  • 2篇郑和荣
  • 2篇许化政
  • 2篇商晓飞
  • 2篇尹伟
  • 2篇刘震
  • 2篇王传刚
  • 1篇伍新和
  • 1篇贾斌峰
  • 1篇高金慧
  • 1篇刘春燕
  • 1篇王传刚
  • 1篇陈纯芳
  • 1篇陈新军
  • 1篇王运所
  • 1篇高莉
  • 1篇李松
  • 1篇刘春燕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鄂南镇泾地区延长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对已发现油气与有利相带、局部构造、断裂及裂缝分布等关系的分析,结合试油资料与砂体厚度、储层物性与录井显示关系的统计分析,开展了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提出了本区延长组油气富集"三元主控"的地质新认识——有利相带、局部构造背景、断裂及裂缝共同控制油气富集;油气主要富集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北西-南东宽缓鼻状构造高部位是油气富集区;垂直缝及高角度斜交缝是研究区延长组主要的有效裂缝。断裂及裂缝控制油气富集。长6和长8已发现油藏和规模储量主要分布在断距较大的F2和F3断裂带的附近。并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即区块东南部局部鼻状构造、断裂及裂缝发育带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砂体叠置区是该区油气最富集的地区。
尹伟郑和荣胡宗全刘震商晓飞
关键词:有利相带油气富集延长组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成藏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明确海相烃源岩的勘探前景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勘探非常重要。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布的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动荡、富氧的古地理环境决定了其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生烃潜力低的先天性,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盆地西、南缘广大地区呈"L"型连片分布的深水斜坡相中奥陶统平凉组泥页岩和泥灰岩有效烃源岩厚度80~200m,有机质类型好(以Ⅰ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0.2%),存在大面积中等以上烃源岩,并基本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有过较高程度的生排烃过程。生烃热模拟实验表明平凉组烃源岩在演化程度达到Ro值2.1%时,产烃率(TOC产烃)可高达224.33kg/t,原始生烃潜力巨大,地质历史上已累计生成资源量约4.32亿t油气当量,勘探前景广阔。
王传刚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碳酸盐岩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水分布与矿化度特征被引量:28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地层水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地层水具有高矿化度特征(>40000mg/L)。盆地下倾方向的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少量钻井钻遇的地层水具有很低的矿化度。地层水的矿化度与有机质的成熟度关系密切,在Ro大于2.0%的区域内,"酸点"水的矿化度降低至20000mg/L以下;向盆地北部边缘,随热演化程度的降低,"酸点"水的矿化度逐渐升高,至深盆气的北部边界,Ro为1.25%~1.4%时,地层水的矿化度上升至40000mg/L左右。地层水矿化度的这种分布趋势与常规盆地完全相反。地层水矿化度的降低源自于其相态的变化:深盆气形成过程中,逐渐升高的古地温不但使地层水溶解度降低,而且在汽化后完全失去盐离子。与此同时煤层大量生气,以及天然气稀释、溶解和扩散"汽化"的水分子,使深盆气只见气而不见水。晚白垩世—古新世,自东而西的构造挤压与抬升破坏了华北盆地深盆气原型,使深盆气仅在陕北斜坡构造部位保留,榆林—子洲气田东部出现气水过渡带。
王运所许化政王传刚贾斌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水矿化度深盆气
深盆气形成机理与成藏阶段划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上古生界煤系是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形成的基础,煤层在埋藏初期排出大量有机酸,有机酸溶解铝硅酸盐矿物,使岩石变松软、易于压实,以及地层水中Al3+和Si2+的有机络合物随温度升高分解形成SiO2沉淀,造成煤系砂岩的区域致密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随埋深加大和构造热事件的发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在由贫煤向无烟煤的演化过程中,大量生成天然气并逐渐稀释、扩散和溶解汽化的地层水,形成只见气而不见水的深盆气。晚白垩世—古新世,鄂尔多斯地区的不均衡抬升剥蚀和东北高西南低大型单斜构造的形成,使二叠系煤层埋藏变浅,地温梯度降低,大量天然气散失,深盆气边界萎缩,"气舱"内水蒸气凝析成水和凝析水在重力作用下重新聚集成"酸点",并出现气水倒置、负压异常等一系列变化。
王传刚高莉许化政尹伟陈新军刘春燕李松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典型油藏动态解剖及成藏过程恢复被引量:23
2011年
利用孔隙演化史恢复、生烃史热模拟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典型油藏进行了动态解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岩性圈闭形成时间为晚侏罗世以来(160Ma);长7主力烃源岩初始生烃时间为侏罗纪末(140Ma),大规模生烃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期(100 Ma);长8油藏为两期成藏,成藏时间分别为早白垩世中期(130 Ma)和晚白垩世早期(90Ma);圈闭形成期、主力生烃期和关键成藏期时间配置关系好,有利于长8油藏的形成。结合构造演化,恢复油气充注成藏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动态演化模式,即"多期成藏、中期为主、晚期调整定型"。
尹伟胡宗全李松刘震商晓飞张华照
关键词:生烃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鄂南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体系划分与富集区预测被引量:17
2012年
在典型油藏解剖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成藏体系概念和划分原则,结合烃源岩、源-储组合样式、油藏特征和成藏机制等,将鄂南地区中生界划分为近源成藏体系和远源成藏体系两类。前者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具有"近源成藏"特征,运移距离短,运移动力主要为异常压力,隐性输导,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优质烃源岩、有利储集体和构造背景,油气富集模式可概括为"近源相控";后者油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具有"远源成藏"特征,运移距离长,运移主要动力为浮力,输导体系以通源断裂为主,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通源断裂、局部构造和有利砂体,富集模式可概括为"远源断控"。近源成藏体系源储空间呈"三明治"结构,直接大面积接触,具有"近水楼台"成藏优势,生烃高峰期与关键成藏期一致,油气就近大面积充注成藏,是下一步勘探首选领域。其中,长9-长8-长7近源成藏体系Ⅰ类富集有利区是大中型油气田重要的勘探方向。
尹伟郑和荣胡宗全刘春燕伍新和李松陈纯芳高金慧
关键词:油气成藏体系中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