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I0037)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阳吴宇芬陈晟周先治赵依杰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ITS序列探讨南瓜属植物系统发育被引量:5
- 2010年
- 基于ITS序列对南瓜属3个种(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和黑籽南瓜)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TS1全长188~191bp,ITS2全长251~263bp;南瓜ITS1序列的变异位点数为33,占ITS1全序列的17.55%,ITS1序列的信息位点数为24,占ITS1全序列的12.77%;南瓜ITS2序列的变异位点数为45个,占ITS2全序列的17.93%,ITS2的信息位点数为31个,占ITS2全序列的12.35%;ITS1的G+C含量变化范围为51.60%~54.50%,ITS2的G+C含量变化范围为53.78%~56.98%;基于ITS1和ITS2分别构建的系统树可以看出,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黑籽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
- 吴宇芬周先治陈晟陈阳赵依杰
- 关键词:RDNA内转录间隔区南瓜属系统发育
- 基于5.8S rDNA和ITS序列探讨亚洲瓠瓜的地理分化被引量:6
- 2011年
- 基于5.8S rDNA及ITS序列对23份来自中国、泰国和日本的亚洲瓠瓜品种进行了地理分化研究。结果发现,23份瓠瓜材料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的长度在611~627bp之间,G+C含量在54.17%~63.26%之间,信息位点数65个,占总碱基数的11.09%;源自日本的2份瓠瓜品种的序列长度短于其他21份瓠瓜品种,G+C含量也明显低于其他瓠瓜品种。从5.8S rDNA及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可以看出,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存在地理分化现象,分属于不同的分支,支持率达到99%。序列间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2份源自日本的瓠瓜品种与源自中国和泰国的瓠瓜品种差异显著。
- 周先治陈阳陈晟吴宇芬赵依杰
- 关键词:RDNA内转录间隔区地理分化
- 不同基质对甘蓝苗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选用兴福一号、晓丰、喜庆甘蓝作试验材料,采用福建地区生产上应用的3种不同商品基质和4种配方基质,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甘蓝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泥炭土∶菇渣配比为1∶2∶1和1∶1∶2的2种配方基质有利于提高甘蓝幼苗质量。
- 吴宇芬陈晟陈阳赵依杰
- 关键词:甘蓝育苗基质壮苗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