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9-4-45)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卫忠张伐伐康乐卢柳叶刘晓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POT5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劣,为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和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为主要技术,对陕西佛坪长角坝乡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传统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面向对象分类法的总精度达到90.67%,较结合纹理特征的SVM法提高了8.34%,而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提高了近20.32%,克服了其他分类方法存在的同谱异物现象及分类结果中地物破碎等缺点,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结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不仅达到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目的,而且精度高、速度快。
- 张伐伐李卫忠卢柳叶康乐
- 关键词:遥感影像支持向量机纹理特征多尺度分割
-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以杨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区2003年和2007年QuickBird遥感影像解译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就土地利用动态度而言,其他类土地的变化幅度最大,以年变化率约50%的速度增加;从变化强度的绝对值来看,耕地的变化强度最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4 a间减少了约11%;2003—2007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小于零,说明该区的土地利用处于衰退期。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是人口因素、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
- 吴喜慧李卫忠
- 关键词:QUICKBIRD土地利用驱动力
- 秦岭南坡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
- 2014年
- 为了解秦岭南坡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样地调查与异速生长方程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结构与地形因子两方面对研究区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森林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变化范围为36.78~114.15 t/hm2,总平均生物量为70.62 t/hm2,并且生物量在不同坡向、海拔等级下差异显著(P<0.05);(2)不同林分结构的生物量水平差异明显;(3)生物量水平和各地形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各地形因子对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 李鹏李卫忠王庆
- 关键词:秦岭南坡针阔混交林地形因子
- 基于RS/GIS的乡级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佛坪县长角坝乡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力,为该乡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陕西省佛坪县长角坝乡2000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分析长角坝乡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长角坝乡未成林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幅度最大,每年以12.290%的速率迅速增长;有林地的土地变化强度最大,年增加0.9800%;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02.387和203.891;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大于0。【结论】长角坝乡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乡镇,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处于发展时期;影响该乡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是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
- 刘晓李卫忠张伐伐何婧娜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 基于SPOT5遥感影像选择森林蓄积估测因子——以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以SPOT5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不同的遥感波段及比值波段。采用残差平方和准则,去除相关性高的遥感因子,筛选出对森林蓄积量估计起主要作用的遥感波段及比值波段。结果表明,对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松类混交林,SP1、SP2、SP3、SP1/2、SP1×2/3、SP(1-2)/(1+2)、SP(2-3)/(2+3)因子对蓄积量估测起主要作用。
- 马瑞兰李卫忠
- 关键词:SPOT5蓄积量松栎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