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G-12B)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章卫民龚骏陈玉婵王磊李浩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海洋真菌
  • 3篇青霉
  • 3篇活性
  • 2篇真菌
  • 2篇植物病原
  • 2篇植物病原真菌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活性
  • 2篇抗细菌
  • 2篇活性研究
  • 2篇病原
  • 2篇病原真菌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原生生物
  • 1篇深海
  • 1篇生物成矿
  • 1篇食物链

机构

  • 4篇广东省微生物...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章卫民
  • 3篇李浩华
  • 3篇王磊
  • 2篇潘清灵
  • 2篇胡超群
  • 2篇龚骏
  • 2篇陈玉婵
  • 1篇任春华
  • 1篇冯敬宾
  • 1篇张倩倩
  • 1篇李冬利
  • 1篇何香燕
  • 1篇江晓
  • 1篇罗鹏
  • 1篇陶美华
  • 1篇董俊德
  • 1篇严岩
  • 1篇张玲
  • 1篇林超峰
  • 1篇邢贝贝

传媒

  • 2篇中药材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FS83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真菌活性,并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所有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此外,还通过MTT法测试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抑菌圈分别为18.1 mm、17.3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制浓度为0.78-3.12mg/mL;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达16.4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为1.56-6.25 mg/mL。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5.9-63.5μg/mL,发酵液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MCF-7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在200μg/m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84.3%。
李浩华陈玉婵王磊章卫民
关键词:海洋真菌抑菌活性细胞毒活性
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FS6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HPLC和薄层制备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菌株FS60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和铜绿假单胞菌(PA)为指示菌株,采用改良的MM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发酵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2,4-二羟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酯(1)、对羟基苯乙酮(2)、5-羟甲基糠酸(3)、isochromophilone VIII(4)、麦角甾醇(5)、过氧化麦角甾醇(6)、啤酒甾醇(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胞毒活性。
张玲李冬利陈玉婵陶美华章卫民
关键词:海洋真菌PENICILLIUM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活性
深海沉积物来源的海洋真菌FS77抗菌活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深海沉积物来源的海洋真菌汤姆青霉Penicilliumthomii FS77发酵提取物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
李浩华王磊潘清灵章卫民
关键词:抗细菌
文献传递
隐真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隐真菌门(Cryptomycota)是最近才建立的、隶属于真菌界的一个新的门。本文简要回顾了隐真菌门的来历及建立的依据,介绍了隐真菌的研究进展。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隐真菌位于真菌进化树的基部;依据已有的分子序列估计其种类非常丰富,在土壤、海洋与淡水环境中广泛分布。隐真菌细胞壁无几丁质,但其基因组中存在具有肌球蛋白结构域的II型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生活史相对简单,包括游动孢子、孢囊与孢子囊等阶段;通常在壶菌等真菌细胞内寄生,可通过吞噬作用吸收营养。由于壶菌可侵染浮游植物,因此推测隐真菌可能在水体初级生产及碎屑食物网中发挥调节作用。最后,对有关隐真菌的分子系统、分离与培养、基因组、多样性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行展望。
龚骏邢贝贝张倩倩
关键词:原生生物
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的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汤姆青霉Penicillium thomii FS77发酵提取物对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抗菌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的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的抑制作用;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这2种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汤姆青霉FS77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均为14.35、10.67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 mg/mL;对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胶孢炭疽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12mg/mL。结论:海洋真菌汤姆青霉FS77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抗菌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浩华王磊潘清灵章卫民
关键词:海洋真菌提取物抗细菌
细菌整合性接合元件SXT/R391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SXT/R391家族是整合性接合元件中多样性最为丰富、成员最多的一个家族。SXT/R391包括保守的核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SXT/R391保守的核心基因主要涉及SXT/R391的整合/剪切、自我接合转移、元件表达的调节。SXT/R391可变区基因的编码产物主要负责宿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重金属离子抗性、生物膜形成和细菌运动能力的调节,编码毒素-抗毒素系统以阻止SXT/R391从宿主丢失。一些SXT/R391也编码限制性修饰系统、解旋酶、核酸内切酶。SXT/R391受SetCD正性调控,受SetR负性调控。SXT/R391接合转移过程不会导致其在原供体菌基因组丢失。SXT/R391可以阻止细胞获得其它密切相关的同类SXT/R391但不排斥异质性ICE获得,在SXT/R391自身编码的重组系统作用下获得的异质性ICE导致杂合ICE的产生。SXT/R391具有相当高的转移频率和宽广宿主范围,目前已经有超过40个不同类型的SXT/R391在不同种属的细菌中被发现,以弧菌为最多。已知的SXT/R391集中出现在非洲和亚洲沿海地区,且来源多为海洋细菌,表明海洋环境很可能是SXT/R391主要的贮藏库,并且经由海洋环境株向临床株扩散。日益增加的选择压力很可能加速了SXT/R391的传播。鉴于SXT/R391的转移和盛行带来的风险,卫生部门以及医学微生物科学家应对其扩散保持充分警惕。
罗鹏何香燕胡超群
嗜中性微好氧铁氧化菌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在弱酸至近中性微氧条件下,嗜中性微好氧铁氧化菌能够通过依赖氧气的呼吸机制将二价亚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获得生长所需能量。这一生物铁氧化过程的主要产物之一是无定形羟基氧化铁——一种异化铁还原作用(铁呼吸)的理想底物,故可加速铁元素在氧化还原分界层的地质循环。有关嗜中性微好氧铁氧化菌的记载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对其生理、生态与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得益于专性铁氧化菌新种、属的成功培养与分离。已知微好氧铁氧化菌广泛分布于弱酸及近中性富铁地下水、湿地和深海等环境,其参与调控的铁氧化过程对铁及其他元素(如碳、氮、磷、锰和砷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这类古老微生物在金属成矿、地壳演变、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它生源要素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已逐渐受到关注,正成为地质与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总结国外近15a对嗜中性微好氧铁氧化菌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代谢机理、种类和分布、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细菌铁氧化作用的实际应用和环境意义等,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林超峰龚骏
关键词:碳循环生物成矿
大亚湾夏季表层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2019年
根据2008年夏季(7月)在大亚湾进行的现场综合调查资料,分析表层海水浮游细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特征,探讨细菌生物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大亚湾夏季浮游细菌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4.00~118.80μg·L^(-1),海区平均值为55.23±29.43μg·L^(-1)。大亚湾夏季细菌生物量水平分布大体上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在北纬22°35′以北和以南的海区均各自表现为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趋势。水深、硝酸盐、铵盐、亚硝酸盐和总碱度等5个参数与浮游细菌生物量之间存在着中等水平的相关性(0.15
冯敬宾任春华江晓严岩董俊德胡超群
关键词:环境变量夏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