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1)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冰王水田颖边博于洋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太湖
  • 8篇流域
  • 7篇太湖流域
  • 7篇湖流
  • 6篇污染
  • 4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环境
  • 2篇水质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污染特征
  • 2篇污染物
  • 2篇面源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定量PCR
  • 1篇以太
  • 1篇藻蓝蛋白
  • 1篇入海
  • 1篇入海通量
  • 1篇生态调查

机构

  • 12篇江苏省环境科...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李冰
  • 7篇王水
  • 4篇田颖
  • 3篇边博
  • 2篇宛文博
  • 2篇吴俊锋
  • 2篇谢飞
  • 2篇于洋
  • 2篇任晓鸣
  • 2篇屈健
  • 1篇吕学研
  • 1篇吴海锁
  • 1篇李磊
  • 1篇刘雷
  • 1篇张民
  • 1篇阳振
  • 1篇刘红玲
  • 1篇朱伟
  • 1篇刘洋
  • 1篇范清华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环境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砌块式生态护坡实施的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针对目前护坡生态修复多注重技术本身,缺少工程实施后的评估问题。选取太湖流域某河道采取砌块式生态护坡案例,提出了护坡适用的植物群落组合,探明砌块式生态护坡对控制降雨地表径流污染削减效果,SS、TN、NH3-N、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60%、48%、37%、51.6%、35%。同时通过调查护坡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地段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情况,评价护坡修复后效果,发现修复后护坡植物覆盖度和种类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群落结构将逐渐趋于稳定,生态稳定性提高,生物生长、栖息、繁衍的环境趋于变好,为评价砌块式生态护坡实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边博李磊周凌辉
关键词:生态护坡污染物削减生态多样性
江苏太湖流域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及生态服务功能,以230个小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等相关技术方法,对江苏太湖流域生态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价。将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5个等级,分别针对各级区域的不同特点,提出保护措施和开发对策。研究中发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湖泊湿地分布一致,各小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主要取决于湿地面积的比重,其次为林地和耕地面积,荒漠面积的影响较小。
田颖李冰王水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系统
江苏沿海地区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1989年、1995年和2009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各风险小区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景观风险指数进行采样和空间插值,得到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分布图。运用相对指标法对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中等生态风险区、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5个等级。叠加不同时期的生态风险区划图层,利用土地覆被重心转移模型以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20a来研究区生态风险主要以较高程度为主,处于低、较低生态风险程度的区域面积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也一直位于盐城市,高风险区区域面积增加较为显著,主要位于盐城市的滩涂。低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偏移量较大,分别为116.6km和4.9km。
田颖李冰王水
关键词:变异函数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太湖流域(江苏省)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联系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重要纽带,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在多样化的区域尺度上,包括如何更明确的界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如何...
刘洋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
国际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及对太湖流域的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系统总结了国际水生态分区在水质标准建立、河流湖泊评估、土地覆被变化及响应等研究中的方法和经验,结合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特征和水环境管理需求,初步提出了适用于太湖流域的水生态分区管理思路。
周家艳李冰宛文博王水屈健周永艳
关键词:环境管理太湖
太湖流域西部地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被引量:20
2015年
针对太湖流域西部地区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依据由单元田间试验和小流域出口营养盐输出监测值与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关系推算获得输出系数,计算了种植业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COD、TN、NH3-N和TP的排放量,结合其他种类面源排放量,指出太湖流域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农村生活污水和种植业污染为主的排放特征。提出了面源污染适宜推广的处理模式,梳理不同种类面源污染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面源污染控制建议,为太湖流域面源控制提供参考。
边博朱伟李冰吴海锁周灵君
关键词:输出系数模型土地利用方式太湖流域
江苏太湖流域建设用地扩展及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2000-2010年建设用地数据,利用ArcGIS 10.0软件识别并提取了3种建设用地扩展类型:边缘增长型、填充型和跳跃型,并分析了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结果表明:2000-2010年,江苏太湖流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90.29%,无锡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率最大,为97.56%。2000-2010年,江苏太湖流域边缘增长型占据了88.84%,其次是跳跃型与填充型。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4种建设用地类型均以边缘增长型为主,尤其是交通用地,边缘增长型比重为99.033%,说明交通用地的增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矿仓储用地的增加,贯穿于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展。斑块数目和斑块密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江苏太湖流域建设用地格局呈现出紧凑化的趋势。连接度指数(COHESION)数值比较大,而且呈增大的趋势,说明研究区建设用地斑块连通性比较好,分离度指数(SPLIT)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数值都不是很大,说明江苏太湖流域建设用地斑块的破碎化不是很严重,由于研究区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因此决定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斑块聚集度和连通性较好,呈现片状增加的趋势。
田颖李冰王水
关键词:建设用地景观指数
农村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以塘马水库为例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库水源地的水质防护构成了较大威胁,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尤为重要。因此诊断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库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护主要目标为处理面源水质梯度变化的脱氮除磷,明确水源地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
边博吴海锁蒋永伟
关键词:面源污染脱氮除磷水质改善
文献传递
新形势下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太湖流域目前面临的湖体水质持续改善压力增大、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2012—2013年对太湖流域87个点位丰、平、枯水期进行生态调查。结果表明:底栖生物53%的点位、浮游植物65%的点位和浮游动物35%的点位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等级为贫乏;其次是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面源对太湖的污染贡献中COD、NH3-N、TP、TN分别占到总量的53%、46%、68%和45%;再次是工程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出现"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提出治理措施:1建立水生态功能分区,恢复生态系统完整性;2加大面源及农村黑臭河道治理力度;3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4提高治理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谢飞吴俊锋任晓鸣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生态调查
水污染控制法中基于水质要求的环境管理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科学性最强的水污染控制法,即现行的《清洁水法》,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将对完善中国水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清洁水法》的重要内涵为基于水质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对环境改善发挥了显著作用。文中对该管理方法相关的制定水质标准,水质调查及303(d)受损或受威胁水体名单,日最大污染负荷总量(TMDL)计划及实施措施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探讨,以期对中国的水环境管理体系有所助益。
常闻捷宛文博陈怡王伟霞刘红玲李冰王水
关键词:清洁水法水质标准水质基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