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6-008)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雷坤方斌斌常闻捷于洋姜伟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流域
  • 2篇水环境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湖流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环境管理
  • 1篇水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目标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情景分析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污染

机构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雷坤
  • 1篇丁言者
  • 1篇张民
  • 1篇姜伟立
  • 1篇富国
  • 1篇赵健
  • 1篇于洋
  • 1篇韩雪娇
  • 1篇徐敏
  • 1篇常闻捷
  • 1篇徐香勤
  • 1篇方斌斌
  • 1篇代丹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情景分析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分层次缓解水环境压力途径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2001—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西北内陆河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水环境压力演变趋势。提出了3个层次的减压取向:1)行业内部加强结构及工程减排,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减污);2)在工业废水处理效率提高不足以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情况下,从区域减排体系出发,通过生活点源的减排为工业发展寻求空间,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不增污(或减污);3)在生活源减排与工业处理效率提高都不足以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采取"零入河"管理方式解决污水出路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水质改善(或不恶化)。
丁言者赵健雷坤富国徐敏
关键词:内陆河流域水环境
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示范效果评估与湖泊型流域技术集成推广
2016年
本课题紧密围绕构建湖泊型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现实需求,在国家水专项“十一五”“十二五”相关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思路,全面评估太湖流域示范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实施对环境管理能力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关键词:流域水质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管理
北京市清河水体非点源污染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为揭示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特征,以北京市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8月—2014年12月对流域不同河段河水、雨水、降雨前后河水、降雨径流以及不同下垫面(居民区、商业区、绿地、街道、农田)的土壤或降尘中主要污染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清河水体污染严重,大部分污染物浓度均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标准,营养盐浓度甚至超过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河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远高于雨水污染物浓度,长期来看,受雨水影响较小.丰水期河水ρ(TDP)(TDP为溶解性总磷)显著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而丰水期ρ(TDN)(TDN为溶解性总氮)却低于枯水期和平水期(P<0.05),ρ(COD_(Mn))和ρ(NH_4^+-N)在3个水期没有显著差异.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河水ρ(TDN)显著降低,ρ(TDP)却显著升高(P<0.05),ρ(COD_(Mn))、ρ(NH_4^+-N)在降雨前后没有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清河流域的降雨径流增加了河水外源磷输入,磷的初期冲刷效应最为显著,且水体磷的非点源特征明显,而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排放,受非点源影响较小,清河水体COD_(Mn)、NH_4^+-N则同时受点源和非点源的影响.
代丹于涛雷坤雷坤韩雪娇
关键词:城市河流非点源污染降雨径流
太湖流域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4
2017年
为了研究太湖流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采用ICP-MS和直接汞分析仪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太湖流域98个点位水体和沉积物中Cr、Cu、Zn、As、Cd、Pb和Hg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体中ρ(Cr)、ρ(Cu)、ρ(Zn)、ρ(Cd)、ρ(Pb)、ρ(As)和ρ(Hg)年平均值分别为0.88、3.21、10.96、3.29、0.019、0.07和0.021μg·L^(-1),均没有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而沉积物中w(Cr)、w(Cu)、w(Zn)、w(Cd)和w(Pb)年平均值分别为102.32、65.24、185.64、0.93、45.88 mg·kg^(-1),这5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中Cd含量为标准值的4.7倍。而w(As)和w(Hg)年平均值为9.87和0.107 mg·kg^(-1),只有标准值的65.8%和71.3%。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平水期水体Cr和Cu浓度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丰水期Zn和As浓度最大,Cd、Pb和Hg浓度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稳定,无显著变化。Cr、Cu、Zn、As、Cd、Hg这6种重金属浓度在运河水系中最高,苕溪水体中最低,太湖水体中处于中等值,平水期沉积物中Cr和Cu浓度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Zn、Cd和Hg含量则以丰水期为最高,枯水期最低;As和Hg含量以枯水期为最高。运河水系和出湖水系沉积物中Cr、Cu和Pb含量明显超出标准值,而其他水系低于或者接近标准值。沉积物中Zn含量最高的为出湖水系和运河水系,而Cd含量最高的为宜溧河水系和太湖。太湖流域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和Zn。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其生态危害程度为强水平。宜溧河水系生态风险指数为278.13,属于重生态危害,而其他水系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
方斌斌于洋姜伟立常闻捷杜明勇张民
关键词:太湖流域重金属沉积物生态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