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1-4022-03)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红任景怡耿强李素芳黄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RNAS
  • 2篇微小RNA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药物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载脂蛋白E类
  • 1篇脂代谢
  • 1篇脂代谢障碍
  • 1篇脂蛋白
  • 1篇乳糜
  • 1篇乳糜微粒
  • 1篇生物标志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任景怡
  • 4篇陈红
  • 3篇李素芳
  • 3篇耿强
  • 1篇宋俊贤
  • 1篇张锋
  • 1篇黄睿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后降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后降脂疗效的差异,他汀类血药浓度与降脂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且近期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0 mg、40 mg、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降脂治疗。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晨起空腹血脂水平及治疗1周后血药浓度血脂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药1周均能有效降低TC及LDL-C水平(均为P<0.01)。与辛伐他汀10 mg组相比,辛伐他汀20 mg组的LDL-C及TC的下降幅度增加了7.1%和3.3%(P=0.156,P=0.104);与阿托伐他汀10 mg组相比,阿托伐他汀20 mg组的LDL-C及TC的下降幅度增加了1.5%和0.5%(P=0.352,P=0.259)。所有高危患者组较极高危患者组的LDL-C达标率更高(71.0%比32.8%,P<0.001)。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药1周后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10 mg组的血药浓度与LDL-C下降幅度相关(均为P<0.05)。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无相关性。结论临床常规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无相关性。
黄睿张锋任景怡陈红
关键词:脂代谢障碍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
胆固醇稳态与微小RNA的调节被引量:6
2014年
体内胆固醇的代谢由多种蛋白共同参与,并受多因素调控,各因素协调作用保证了胆固醇的稳态。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在维持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首先从胆固醇的来源、转运及分解代谢3个方面对胆固醇稳态进行论述,并对miRNA调控胆固醇稳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素芳任景怡耿强陈红
关键词:胆固醇微RNAS乳糜微粒载脂蛋白E类
循环微小RNA与冠心病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微小RNA (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22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中,循环mi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循环miRNA可能成为一类具有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用于诊断冠心病的循环miRNA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miRNA作为新一代诊断冠心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李素芳任景怡耿强陈红
关键词:微小RNA冠状动脉疾病生物标志物
微颗粒携带microRNA-126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作为载体携带microRNAs(miRNAs)在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293T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将微颗粒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共培养,然后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THP-1细胞迁移情况;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的方法,分析微颗粒携带miRNAs影响单核细胞迁移的机制。结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HUVEC细胞来源的微颗粒(MPHUVEC)组THP-1细胞迁移数明显多于293T细胞来源的微颗粒(MP293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HUVEC组THP-1细胞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P293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VEC细胞分别给予lipo2000、lipo2000+miRNA inhibitor和lipo2000+miRNA-126 inhibitor不同处理获得的微颗粒为MPcon、MPneg-con、MPmiR-126 inhibitor,与MPcon组、MPneg-con组相比,MPmiR-126 inhibitor组THP-1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miR-126 inhibitor组THP-1细胞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Pcon组、MPneg-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VEC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可以携带miRNA-126促进单核细胞迁移,微颗粒作为载体可以携带miRNAs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
耿强陈红任景怡宋俊贤李素芳
关键词:微颗粒微RNAS细胞间通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