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5830901006)
作品数:
4
被引量:19
H指数:3
相关作者:
吴文捷
张振平
晏丕松
柏凌
林浩添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内障
3篇
白内障
2篇
像差
1篇
单色
1篇
眼前半段
1篇
远视
1篇
正视眼
1篇
直径
1篇
植入
1篇
植入术
1篇
植入术后
1篇
术后
1篇
瞳孔
1篇
瞳孔直径
1篇
前房
1篇
屈光
1篇
吸除
1篇
吸除术
1篇
相干
1篇
光学
机构
4篇
中山大学
2篇
西安交通大学...
1篇
福建省立医院
1篇
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4篇
张振平
4篇
吴文捷
2篇
李秀梅
2篇
林浩添
2篇
钱益勇
2篇
柏凌
2篇
晏丕松
1篇
余秋蓉
1篇
杨晓
1篇
易桂兰
1篇
柏灵
传媒
3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1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不同类型白内障的高阶像差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比较白内障和透明晶状体的高阶像差并分析不同类型白内障的高阶像差特点。方法 使用Tracey像差仪分别测量3.0mm和5.0mm瞳孔直径下皮质性白内障(36例40眼)、核性白内障(25例27眼)以及后囊下性白内障(26例26眼)的高阶像差,28例透明晶状体眼(28眼)作为对照组,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mm瞳孔直径下,皮质胜白内障(0.148±0.086)μm、核性白内障(0.137±0.064)μm以及后囊下性白内障(0.209±0.181)μm的总高阶像差均高于对照组(0.069±0.028)μ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叶草是最主要的像差成分。5.0mm瞳孔直径下,皮质性自内障(0.439±0.161)μm、核性自内障(0.443±0.14)μm以及后囊下性白内障(0.590±0.204)μm的总高阶像差均高于对照组(0.253±0.097)μ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种白内障类型中最主要的高阶像差分别为彗差(0.243±0.135)μm、球差(0.231±0.122)μm以及三叶草(0.343±0.191)μm。结论与正常透明晶状体对比,自内障的高阶像差明显增加,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具有不同的高阶像差特点。
钱益勇
吴文捷
李秀梅
王明旭
张振平
关键词:
白内障
高阶像差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应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眼前节组织的变化情况,探讨手术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使用海德堡公司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观察40例(44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患者术前和术后1d、1周、2周及1个月的眼前节组织变化情况。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中央及切口处角膜在术后第1天全部患者均明显增厚(与术前相比增厚分别为99.59μm,234.57μm;P=0.490),中央角膜厚度至术后1个月可恢复术前水平,而切口处角膜厚度还较术前厚约19.25μm(P=0.001);前房深度(ACD)和各项反映前房角宽度的指标(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在术后各观察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加深和加宽(均P〈0.05);ACD虽在术后2周以内的变化不大(均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还尚不能保持稳定;而前房角宽度的变化在术后早期就可基本保持稳定(均P〉0.05)。结论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可客观、定量评价白内障手术对眼前节形态特征的影响。
晏丕松
张振平
林浩添
吴文捷
柏凌
关键词:
眼前半段
光学相干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前房
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Haigis、SRKⅡ、Hoffer Q、Hollady、SRK/T公式的准确性,以期为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植入的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提供参考。方法比较性研究。分析了24例(31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应用A超和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验光获得实测屈光度数。比较应用IOLMaster测量时Haigis、SRKⅡ、Hoffer Q、Hollady、SRK/T公式预测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准确性,以及两种生物测量方法对各公式预测误差的影响。两种测量方法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应用IOLMaster测量时,Haigis公式的平均预测误差最小(0.37±0.14),随后依次为HofferQ、Hollday、SRK/T、SRKⅡ公式,分别为-0.70±0.12,-0.97±0.15,-1.25±0.14,-1.464-0.13。Haigis公式引起轻度的过矫,而其他公式则产生不同程度的欠矫。(2)A超的预测误差偏向正值,而IOL Master的预测误差却偏向负值。在A超测量眼轴时,HofferQ公式较为精确(-0.39±0.16),而在使用IOL Master时,Haigis更为精确(0.37±0.1d)。结论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选择IOL屈光度数的计算公式,使用IOL Master测量时,建议选择Haigis公式,而采用A超测量时,选择Hoffer Q公式则能获得较为准确的IOL屈光度数。
柏凌
张振平
易桂兰
吴文捷
林浩添
晏丕松
关键词:
远视
白内障
瞳孔直径和调节刺激对年轻人正视眼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调节对年轻正视眼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的影响。方法干预性试验研究设计。使用光线追踪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测量12只年轻正视眼自然生理状态,在4.0,3.0、2.0mm瞳孔直径下,0.00、1.00、2.00、3.00和4.00D调节刺激下的单色波阵面像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法多重比较,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节松弛下正视眼的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高阶散光、总球差和总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均随瞳孔直径减小而减小。在4.0、3.0、2.0mm瞳孔直径下,总彗差是调节松弛状态总高阶像差的最主要成分;总高阶像差仅在调节刺激达4.00D时升高(P〈0.05)。瞳孔直径4.0mm时,随调节刺激增加,4阶球差出现从大到小、从正值向负值的变化,但在瞳孔直径为3.0和2.0mm时,4阶球差始终为正值。3阶水平方向三叶草像差在4.0、3.0、2.0mm瞳孔直径下均表现出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的规律。结论不同瞳孔直径不同调节刺激下,正视眼各项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发生了不同规律和方向的变化。高阶像差在调节过程变化的意义和对不同注视距离视觉处理过程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将从单纯的消除向优化方向发展。
吴文捷
张振平
钱益勇
李秀梅
余秋蓉
柏灵
杨晓
关键词:
瞳孔
像差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