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6015)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宁廖家莉刘期凤朱海军康厚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腐殖酸
  • 4篇
  • 3篇土壤
  • 2篇迁移
  • 2篇包气带
  • 2篇包气带土壤
  • 1篇阳离子
  • 1篇阳离子交换
  • 1篇人体血浆
  • 1篇筛分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平衡
  • 1篇微生物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 1篇胡敏素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模拟
  • 1篇计算机模拟研...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8篇廖家莉
  • 6篇刘宁
  • 5篇刘期凤
  • 4篇杨远友
  • 4篇朱海军
  • 3篇张东
  • 3篇康厚军
  • 2篇金建南
  • 1篇许发伦
  • 1篇李磊
  • 1篇王和义
  • 1篇蒋树斌
  • 1篇刘宁
  • 1篇邓冰
  • 1篇李兵
  • 1篇刘芸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Nuclea...
  • 1篇首届核化学与...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O_2^(2+)在人体血浆中形态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2010年
引入UO_2^(2+)、Ca^(2+)、Fe^(3+)、Zn^(2+)等金属离子和氨基酸、柠檬酸、乳酸等小分子配体建立了UO_2^(2+)在人体血浆中的金属离子一小分子配体热力学平衡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UO_2^(2+)在血浆中的形态及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对血浆中UO_2^(2+)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常pH条件下,人体血浆中UO_2^(2+)主要以带负电荷的[UO_2Ca(CO_3)_3]^(2-)、电中性的[UO_2Ca_2(CO_3)_3](aq)和U(Ⅵ)-氨基酸配位离子的形式存在.当各形态UO_2^(2+)的总摩尔浓度[U]=5.0×(?)0^(-3)mol/L时,血浆中出现固相(UO_2)_3(PO_4)_2·4H_2O,并随[U]的增加而升高.Ca^(2+)浓度的变化对血浆中UO_2^(2+)的形态有较大影响,血浆中Zn^(2+)形态与UO_2^(2+)浓度无明显相关.在[U]=1.0×10^(-3)mol/L,[EDTA]=1.0×10^(-3)mol/L(或[DTPA]=2.0×10^(-3)mol/L)条件下,血浆中UO_2^(2+)主要以水溶性小分子[UO_2(OH)_2EDTA]^(4-)(或[(UO_2)_2(OH)DTPA]^(2-))的形态存在,此时固相Ca_3(PO_4)_2溶解.这一结果提示EDTA、DTPA能有效的促排人体内的UO_2^(2+),但同时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
邓冰王和义蒋树斌刘宁
关键词:人体血浆热力学平衡
土壤腐殖酸的提取及其对U(Ⅵ)的吸附被引量:17
2007年
用稀碱法从拟作为核废物填埋场的土壤中提取腐殖酸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用此腐殖酸对U(Ⅵ)进行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U(Ⅵ)初始总浓度为0.84×10^-4mol/L、溶液pH为3时,5mg腐殖酸可从20mL溶液中吸附U(Ⅵ)80%以上;两相接触8h后达到动态平衡;水相U(Ⅵ)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在0~4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有不大的正影响;Al^3+、Ca^2+、Nd^3+、Eu^3+、CO3^2-、柠檬酸根离子、SO4^2-和EDTA等能使该腐殖酸对U(Ⅵ)的吸附率显著降低,而K^+、NO3^-等对吸附则无明显影响。
朱海军廖家莉张东康厚军刘期凤杨远友刘宁
关键词:土壤腐殖酸
土壤腐殖酸的提取及其对^(241)Am的吸附被引量:5
2007年
用稀碱法从核废物填埋场的土壤中提取腐殖酸,并用此腐殖酸对241Am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241Am初始浓度为0.26~2.7×10-7mol/L,溶液pH为2~3时,腐殖酸对241Am有明显的吸附,其吸附率达90%以上;接触时间4h基本达到平衡,241Am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0℃~4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无显著影响;Fe3+、EDTA和柠檬酸根等离子或基团能使腐殖酸对241Am的吸附率显著降低,而Ca2+、PO43-和SO42-等离子或基团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溶液中Eu3+和Nd3+的浓度为241Am的2500倍或更高时,也能使腐殖酸对241Am的吸附明显降低.
朱海军廖家莉张东康厚军刘期凤杨远友刘宁
关键词:腐殖酸
包气带土壤对Eu(Ⅲ)的吸附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解废物填埋坑包气带土壤对241 Am等放射性核素的吸附,以Eu代替化学性质相似的Am,研究了吸附时间、液固比、pH、温度、Eu(Ⅲ)浓度、土壤量以及腐殖酸等对包气带土壤吸附Eu(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Eu(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液固比为30:1(V/m),pH为7~8,吸附时间5 h,土壤量为500 mg时,土壤对Eu(Ⅲ)的吸附率在99%以上;Eu(Ⅲ)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经验公式;腐殖酸的存在,使土壤对Eu(Ⅲ)的吸附率增加,而C2 O2-4和柠檬酸根离子使吸附率显著降低,PO3-4和SO2-4对吸附影响不大.
刘期凤廖家莉张东康厚军杨远友金建南朱海军刘宁
关键词:土壤腐殖酸
Interaction between uranium and humic acid (Ⅱ): complexation, precipitation and migration behavior of U(Ⅵ)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substances被引量:3
2013年
The complexation, precipitation, and migration behavior of uranium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 (HA) or fulvic acid (FA) were investigated by cation exchange, ultrafiltration and dynamic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complex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uranium and humic substances was achieved at approximately 72 h, (ii)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varied from 1:1 to 1:2 ( U(Ⅵ) : humic acid) as pH increased from 3 to 6; and (iii) , while the complex stability constant decreased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d, but increased with pH value. We foun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uranyl could only be observed in presence of HA, and the precipitation was influenced by conditions, such as pH, uranium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HA concentration.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proportion up to 60%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condition of 40 mg/L HA solution at pH 6. We further observed that the migration behavior of uranium in soil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 (HA) or fulvic acid (F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inorganic colloid, and the effect of humic substances (HS) was limited.
LIAO JialiWEN WeiLI BingYANG YuanyouZHANG DongKANG HoujunYANG YongJIN JiannanLIU Ning
关键词:腐植酸类物质阳离子交换
腐殖质与铀和超铀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7年
腐殖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能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形态、迁移沉降、氧化还原行为等。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腐殖质与铀和超铀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
李兵朱海军廖家莉刘宁
关键词:腐殖质腐殖酸富里酸胡敏素超铀元素
241Am在包气带土壤中的迁移实验研究
随着核技术尤其是核电站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对这些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核素迁移研究是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素迁移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核素所处的地...
刘期凤廖家莉张东康厚军杨远友金建南朱海军刘宁
文献传递
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4
2006年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的方法、影响核素迁移的一些因素及一些重要核素迁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刘期凤刘宁廖家莉金建南
关键词:核素迁移
腐殖酸的提取及其对铀吸附的初步研究
本文参考国际腐殖质学会(IHSS)推荐的方法从核设施退役现场岩土中提取腐殖酸,并用提取的腐殖酸(HA)在实验室条件下对U 进行了吸附研究。研究表明,所得腐殖酸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并对铀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在初始浓度为...
廖家莉朱海军张东康厚军刘宁杨远友金建南刘期凤
关键词:腐殖酸
文献传递
土壤微生物的筛分及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
微生物不仅能分解各种有机或高分子等材料,也能促进小分子的聚合,而且由于其细胞骨架含有能参与配位作用的官能团,所以微生物还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吸附、络合等相互作用。而微生物与放射性核素的相互作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引起了科研及...
刘芸许发伦廖家莉刘宁杨远友李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