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9805)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罗越华刘国民周庭波文益彬李任珠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组培
  • 2篇组培快繁
  • 2篇快繁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蔗糖
  • 1篇蔗糖浓度
  • 1篇三系杂交
  • 1篇三系杂交稻
  • 1篇两系不育系
  • 1篇两系杂交
  • 1篇两系杂交稻
  • 1篇繁殖系数
  • 1篇KT

机构

  • 2篇海南大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刘国民
  • 2篇罗越华
  • 1篇潘学峰
  • 1篇李娟玲
  • 1篇李任珠
  • 1篇文益彬
  • 1篇周庭波
  • 1篇钟翔月
  • 1篇陈文
  • 1篇王延春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系杂交稻博优64和两系不育系HUTB2S组培快繁的研究
2008年
本文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三系杂交稻博优64和两系不育系HUTB2S的研究结果.由剥去了内稃和外稃的米粒经无菌发芽获得实生苗,以实生苗为外植体,成功地实现了快速繁殖.在组培条件下,水稻无菌实生苗可以反复分株继代增殖.试验了N6、MS、H、1/2MS、BS、SJ-1等6种基本培养基,用于促进分蘖的效果依次为N6>MS>H>1/2MS>BS>SJ-1.在被试的KT、6-BA和ZEA等3种细胞分裂素类激素中,KT最适合用来促进分蘖.促进分蘖的最适蔗糖浓度范围9%~12%.在高蔗糖浓度(9%~12%)和高KT浓度(8~10mg/L)条件下,水稻无菌苗不仅分蘖多,植株健壮,而且根系发达.水稻组培苗移栽至大田后长势旺盛,长相一致,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性状变异.
王延春陈文刘国民罗越华钟翔月
关键词:杂交稻两系不育系组培快繁
两系杂交稻不育系组培快繁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报道了水稻两系不育系15个基因型的组培快繁研究结果。由去稃的糙米粒经无菌发芽获得无菌秧苗。 无菌苗茬转接到附加10.0 mg稬-1 KT、0.25mg稬-1 NAA及8.0%蔗糖的N6培养基上可获得理想的增殖效果。繁殖系数与基因型密切相关,最高者(TB7-3S)可达30以上。转接操作中对无菌秧苗的不同切割方法显著影响到繁殖系数,但对无菌秧苗的株高影响不大。增殖培养的最适蔗糖浓度范围为8.0%~12.0%;在0~12.0%浓度范围内,繁殖系数随蔗糖浓度的增大呈现较有规则的递增趋势;当蔗糖浓度≥16.0%时,繁殖系数急剧下降。KT浓度为0~7.5mg稬-1时,随KT浓度增高繁殖系数呈较有规则的递增趋势;KT浓度为7.5~20.0mg稬-1时,繁殖系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波动。不同有机附加物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大,20%椰子水、20%西瓜汁和20%苹果汁能显著促进无菌秧苗的分蘖形成(单株分蘖数分别增加63.3%、55.4%和25.29%),1000mg稬-1水解酪蛋白和20%丝瓜汁对无菌秧苗的分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株分蘖数分别减少10.48%和3.54%)。20%香蕉泥和20%雪梨汁强烈抑制无菌秧苗的生长发育,前者使转接材料全部死亡,后者导致约40%的材料死亡。组培秧苗移植大田后表现为每株最终有效分蘖数较实生秧苗增多、稻穗长度较短、抽穗较早。
刘国民周庭波李娟玲罗越华文益彬潘学峰李任珠
关键词:繁殖系数组培快繁蔗糖浓度KT两系杂交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