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606)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晓燕杨雪慧李洋章蓉汤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秸秆
  • 4篇改性
  • 3篇麦秸
  • 3篇表面改性
  • 2篇等离子体
  • 2篇润湿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农作物秸秆
  • 2篇作物秸秆
  • 2篇麦秸秆
  • 1篇等离子体处理
  • 1篇等离子体改性
  • 1篇性能分析
  • 1篇仪器分析
  • 1篇人造板
  • 1篇润湿性
  • 1篇润湿性能
  • 1篇竹材
  • 1篇自由能

机构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周晓燕
  • 4篇杨雪慧
  • 2篇李洋
  • 1篇汤丽娟
  • 1篇杜官本
  • 1篇章蓉
  • 1篇陈敏智
  • 1篇张孝涛

传媒

  • 3篇木材加工机械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木质材料表面超疏水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改善木质材料的吸湿性,提高木质产品质量,扩大木质产品使用范围,木质材料的疏水性研究一直深受关注。在总结国内外木质材料表面疏水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相关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为木质材料表面超疏水研究提供参考。
张孝涛周晓燕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改性
农作物秸秆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随着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木材原料的日益减少,利用农作物秸秆代替木材生产复合材料十分必要。然而由于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表面含有蜡质层、二氧化硅及非极性抽提物,使其胶合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在秸秆表面改性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总结得出,秸秆表面改性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处理法、湿热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以及生物处理法,通过比较认为低温等离子体的秸秆表面处理更具有优势和发展前景。
杨雪慧汤丽娟章蓉周晓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表面改性胶合性能
农林生物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因其所含的电子、离子、电中性的分子、原子、光子、自由基等高能粒子作用于材料表面,会使材料表面性质发生变化,如热蚀、蒸发、交联、降解、氧化等,在过去几十年中被广泛地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自20世纪90年代起,科研人员开始关注等离子体技术在农林生物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成果包括:揭示了等离子体处理提高农林生物质材料胶合性能的机理;开发了农林生物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研制了农林生物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改性连续自动处理工业化设备。笔者在对该领域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未来农林生物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周晓燕陈敏智杜官本
关键词: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木材竹材农作物秸秆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麦秸秆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麦秸秆表面,分析了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放电时间对麦秸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秆表面经过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表面自由能明显增大,润湿性得到明显改善,且其对麦秸秆外表面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此外,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大,电极间距的减小及放电时间的延长,麦秸秆表面的接触角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自由能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放电电压为30 V,电极间距为6 mm,处理时间为60 s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麦秸秆表面润湿性的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李洋杨雪慧陆凯悦周晓燕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麦秸表面自由能
用于对麦秸的结构、形态和性能分析的现代技术与仪器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利用不同的仪器对麦秸及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麦秸进行结构、形态及性能分析,以期能使小麦秸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其中用于结构分析的有红外光谱分析(I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用于形态分析的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用于性能分析的有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杨雪慧阮氏凤周晓燕
关键词:小麦秸秆仪器分析
生物质材料接枝共聚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生物质材料来源广泛,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发展理念和模式的转变,生物质材料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改性研究,生物质材料及其衍生产品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对生物质材料进行接枝共聚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徐义诚周晓燕
关键词:接枝共聚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不同胶黏剂在麦秸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常压等离子处理工艺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3种常用胶黏剂在麦秸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推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在秸秆人造板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接触角和K值为表征手段,通过控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参数(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处理时间),分析不同处理工艺条件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在麦秸内外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3种胶黏剂在麦秸内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均有所减小,K值均有所增大,润湿性得到改善,麦秸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31%-33%,平衡接触角下降了31%-63%;内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15%-32%,平衡接触角下降了16%-68%。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放电电压的增大、电极间距的减小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接触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K值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脲醛树脂和异氰酸酯树脂在麦秸表面的润湿性改善效果优于酚醛树脂。【结论】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3种胶黏剂在麦秸表面的润湿性有明显改善。
李洋杨雪慧周晓燕
关键词:胶黏剂麦秸润湿性能人造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