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Y100323020)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林邢咏新刘蓉王玉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兔角膜
  • 3篇兔角膜内皮细...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角膜内皮
  • 3篇角膜内皮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刀豆
  • 2篇刀豆蛋白A
  • 2篇条件化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特性
  • 1篇原代培养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子通道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邢咏新
  • 4篇张林
  • 1篇王玉英
  • 1篇刘蓉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刀豆蛋白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abbi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CE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揭取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联合组织块法进行RCECs的体外原代培养,分别用含有体积分数为5%、10%、15%、20%ConA的活化大鼠脾细胞条件上清液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RCECs原代培养,并用含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RPMI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神经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比色法观察各组RCECs生长的状况;SPSS11.0One-way ANOVA及LSD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进行了RCECs的体外培养,培养细胞内神经烯醇化酶阳性表达。ConA条件化培养基各组细胞增殖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且10%、15%ConA条件化培养基组的RCECs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01)。结论ConA条件化培养基具有促进RCECs生长的作用,可作为培养辅佐剂。
邢咏新张林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刀豆蛋白A噻唑蓝
刀豆蛋白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Na^+-K^+-ATP酶的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Con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膜表面Na+-K+-ATP酶的分布及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超微量ATP酶试剂盒测定原代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膜表面Na+-K+-ATP酶的活性,并对ConA条件化培养基作用下不同生长周期(5、7、10d)细胞Na+-K+-ATP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免疫酶组织化学电镜下观察不同培养基作用下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膜表面Na+-K+-ATP酶的分布。结果ConA条件化培养基组兔角膜内皮细胞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无ConA组(P<0.01),原代细胞生长7~10d时Na+-K+-ATP酶活性最高(P<0.01)。单层兔角膜内皮细胞膜外侧可见Na+-K+-ATP酶阳性反应。在ConA条件化培养基处理组,其阳性反应物较多、致密;而在无ConA组则阳性反应物较少、疏松。结论体外原代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在7~10d时,Na+-K+-ATP酶活性最高。ConA条件化培养基可提高兔角膜内皮细胞Na+-K+-ATP酶活性。
邢咏新张林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刀豆蛋白ANA+-K+-ATP酶
膜片钳技术在角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膜片钳技术产生于 1 976年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这一技术被应用于角膜各层细胞的研究中 .研究结果显示 ,在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上存在着多种离子通道 ,它们对于维持角膜的透明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 ,多种模式的膜片钳技术被应用其中 .研究者不仅记录了角膜多种细胞的离子通道活动 ,还对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膜电容进行了测量 。
邢咏新张林
关键词:膜片钳术离子通道角膜
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测定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rabbit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CECs)静息电位及全细胞电流,初步研究角膜内皮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采用后弹力层及内皮层揭取联合组织块法进行RCECs体外培养,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原代及传代RCECs细胞静息电位及全细胞电流,绘制电流-电压(I/V)曲线。结果体外培养原代RCECs的平均静息膜电位水平为(20.9±1.7)mV(n=6),第2代RCECs的平均静息膜电位水平为(15.1±1.8)mV(n=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钳制电位+60mV下,原代RCECs全细胞电流为(396.2±39.0)pA(n=5),大于第2代RCECs的全细胞电流(201.4±45.2)pA(n=5),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弹力层及内皮层揭取联合组织块法获得的原代及传代RCECs,在静息电位和全细胞电流等电生理特性方面存在差异。
张林邢咏新刘蓉王玉英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膜片钳细胞电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