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67)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春雨苏勤盛楠李飞辛凤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农村
  • 8篇劳动力
  • 7篇农村劳动力
  • 7篇劳动力转移
  • 6篇农村劳动力转...
  • 6篇就业
  • 4篇转移就业
  • 3篇农村劳动力转...
  • 3篇就业决策
  • 3篇劳动力转移就...
  • 2篇就业空间
  • 2篇环境认知
  • 1篇行业数据
  • 1篇演进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结构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口压力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14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赵春雨
  • 4篇苏勤
  • 3篇盛楠
  • 2篇李飞
  • 2篇辛凤
  • 1篇方觉曙
  • 1篇田艳争
  • 1篇徐波
  • 1篇周婷婷
  • 1篇苗恩标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科技和产业
  • 2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体系与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行为地理学观点,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过程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是指农村劳动力面临多样化的就业地和就业环境,对其进行的环境外观感觉以及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依据地理认知理论,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体系:基于目标与过程的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基于个体变量与群体文化因子的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层次(环境特征感知、环境对象认知、环境格局认知)研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方法、定量关系模型、时空路径等。可以预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将促进混合研究路径的发展。
赵春雨苏勤方觉曙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就业决策
基于轴—辐理论的皖江城市带物流网络空间构建被引量:6
2012年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两大重要国家级战略。首先对轴—辐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轴—辐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劣势。其次,设计了物流中心性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的9个地级城市进行物流节点等级划分,根据分析结果的总得分和区位特征确定合肥、芜湖、安庆3个一级物流节点,形成轴三角。分析了各级物流节点间的干线及支线物流通道,构建了皖江城市带轴—辐物流网络空间。
苗恩标赵春雨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物流网络物流节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空路径——以安徽省4个样本村为例被引量:10
2014年
借鉴时间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概念。以安徽省4个样本村为例,使用Arc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的基本类型与特征:1农村劳动力依据时空路径特征可分为稳定型、逐步稳定型、漂泊不定型、回流型、逐步开拓型、断续型六种类型;2 4个样本村劳动力打工时空路径演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3 21世纪初期是农村劳动力全面接受打工就业方式的时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老家亲戚、朋友"是最重要的打工媒介;4农村劳动力在打工地和家乡间的流动节律有"春节型"、"节假日型"、"休息日型"、"每日型"四种类型;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和粘性特征,家乡是重要的结点空间,社会经济地理位置是地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赵春雨苏勤盛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过程地域差异——以安徽省四个样本村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在区域基本结构因素制约下,个体主观选择的过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分为动机、环境认知、决策方式三个阶段。使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安徽省四个样本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因子、空间决策路径的地域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机和环境认知是影响就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动机对环境认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动机通过环境认知对就业决策的中介作用,大部分呈现正向影响,但也有一些呈现负向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家乡和家乡城镇就业环境与当前就业地就业环境的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形成的基础,进而影响其决策方式。
赵春雨辛凤盛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环境认知
合肥市农民工日常购物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016年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市农民工购物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农民工购物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购物行为因商品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最后对农民工购物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探讨,分析发现农民工对购物地信息来源渠道的获得及对购物地的评价会因商品等级而不同。
杜席赵春雨
关键词:农民工
安徽省城市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省域内部城乡差异越来越明显,人口集聚现象越来越突出。安徽省辖16个地级城市,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化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差异明显。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城市的人口压力指数,并对安徽省各城市人口压力和人口流动比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口压力城市差异明显,省会合肥和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人口压力较小,皖西、皖北人口压力较高。人口压力越低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大、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小,人口压力较小;人口压力越高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小、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大。
李飞赵春雨袁淑文
关键词:人口压力人口流动
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子探析
2016年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以安徽无为县为例,对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在转移规模、流向、职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总人口数、初中及以下人数、劳动力占总人数的比重、工业企业年产总值、城镇化率是影响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差异的最显著因子,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力度,促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杜席赵春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苏、山东、安徽三个样本村为例被引量:17
2011年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赵春雨苏勤徐波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决策
安徽省制造业结构演化研究——基于1999-2011年细分行业数据
2015年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增长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三个角度对安徽省制造业的27个细分行业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安徽省的制造业竞争力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经济规模水平总体仍然偏小,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优势增强,呈现出从重化工转向高加工化工业特征。从而为改变安徽制造业现状,改变产业的结构层次较低、缺乏行业及区域的竞争力的行业,提高产业的扩散效应和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周婷婷赵春雨
关键词:偏离份额法
交通运输对六安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4年
指出了交通运输沟通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动力。从六安市铁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现状的视角,利用六安市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对六安交通运输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虽然为六安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六安市经济发展目前仍依赖传统发展模式,农业比重偏高,区域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因此,结合交通运输条件的联接性,从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三个方面对六安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
辛凤赵春雨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