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9DFB90120)

作品数:22 被引量:360H指数:11
相关作者:崔胜辉周健张凯松林剑艺苏建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污泥
  • 4篇城市
  • 3篇土地利用
  • 3篇资源化
  • 3篇基因
  • 3篇半城市化
  • 3篇半城市化地区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化地区
  • 2篇堆肥
  • 2篇性基因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消费
  • 2篇热解
  • 2篇资源化利用
  • 2篇污泥堆肥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城...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集美大学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篇崔胜辉
  • 3篇苏建强
  • 3篇林剑艺
  • 3篇张凯松
  • 3篇周健
  • 2篇韦蓓
  • 2篇杨军
  • 2篇李飞
  • 2篇李方一
  • 2篇程国淡
  • 2篇黄云凤
  • 2篇黄福义
  • 2篇朱永官
  • 2篇吝涛
  • 2篇黄青
  • 2篇张雅京
  • 1篇赵煜
  • 1篇陈进生
  • 1篇余正
  • 1篇王毅杰

传媒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Zoolog...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干化污泥生物炭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污泥资源化处置方式,然而,生物炭产量和品质因污泥原料性质、热解条件(如热解温度、时间)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生物干化污泥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热解温度及时间等热解因素对生物炭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300~700℃),热解时间的增加(2~4 h),生物炭产率均下降。低温热解(300℃)生物炭,偏酸性,而高温热解时(700℃)生物炭,偏碱性。生物炭N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P、K及微量元素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DTPA浸提结果表明,高温热解明显降低了生物炭中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程国淡黄青张凯松
关键词:生物炭热解资源化
序批式工艺制备生物聚合硫酸铁混凝剂被引量:2
2012年
本实验研究了序批式工艺(SBR)制备生物聚合铁混凝剂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接种微生物浓度、起始亚铁离子浓度)对亚铁离子氧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试实验条件内,较高的接种微生物浓度和较低的起始Fe2+浓度有利于Fe2+氧化,Fe2+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当起始Fe2+浓度为20 g/L,接种细菌浓度约为8×108个/mL时,Fe2+氧化速率最大,最大值可达到0.375 g/(L.h)。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少量黄色沉淀,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后确定其主要成分为黄钾铁矾。合成的生物聚合硫酸铁经过干化后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GB 14591-2006)之规定。对比实验表明,自制生物聚合硫酸铁海水混凝时性能优于实验所选品牌的商业产品。
任丹刘海宁关晓辉张凯松
关键词:混凝
福建省稻米中的砷水平及其健康风险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为更好了解区域水平上水稻(OryzasativaL.)砷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9个地区采集了206份水稻样品并对其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稻精米中总砷平均含量为(0.105±0.091)mg·kg-1,无机砷平均含量为(0.045±0.019)mg·kg-1。全省所有样品中无机砷含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MCL)0.15mg·kg-1。通过膳食调查的数据和水稻无机砷含量对每天通过稻米消费无机砷摄入量进行了计算,全省平均每天无机砷摄入量为13.50μg,并且9个地区每天无机砷摄入量均超过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所规定的最大限量标准10μg·d-1。根据无机砷摄入量和癌症斜率因子所构建的癌症风险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米无机砷所引起的癌症风险为每100000有37.5人,虽然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每100000有61人),但是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所规定的可以接受的癌症风险的上限(每100000人有10人)。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来确定福建省稻米无机砷摄入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
李刚郑茂钟朱永官
关键词:无机砷癌症风险
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对厦门市行道树芒果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植被在吸附和净化TSP的同时,其正常生理生态过程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2009年4、5月,对厦门市汀溪清洁对照区、厦大文教区、仙岳商贸区和海沧工业区大气TSP浓度及研究区内行道树芒果(Mangifera indica)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汀溪、厦大、仙岳和海沧的日均大气TSP浓度分别为0.061、0.113、0.120和0.205mg.m-3;不同功能区行道树芒果受到的胁迫作用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清洁对照区.大气TSP污染导致芒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同时也是胞间CO2浓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高浓度的TSP污染通过限制气孔导致芒果的光合强度显著降低.
于裕贤陈进生任引李方一崔胜辉
关键词:城市行道树气孔限制芒果
环境科学国际合作的理论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迄今科学界尚无形成系统的国际科学合作理论,也鲜有就环境科学国际合作进行理论研究。首次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待环境科学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环境科学在内在科学动力和外在社会动力的驱动下,促使全球科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向有利于环境学科自身发展的方向流动和积聚。其中,配置科学资源遵循"最优要素选择原则",配置社会资源遵循"最小省力原则",两种内在动力和两个调节手段共同构成了环境科学国际合作的理论机制。
王仲成朱永官
关键词:内在动力外在动力
城市居民食物磷素消费变化及其环境负荷——以厦门市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城市磷代谢不但关系到居民食品安全,还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改变食物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从而对城市磷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1988—2010年厦门市经食物消费进入城市系统的磷素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人均食物磷消费量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并计算了居民食物磷素消费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食物磷素消费总量波动上升;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呈M型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高磷含量食物如奶制品、水产品,在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剧增,分别由0.3%和6.8%上升至14.9%和15.5%。(2)人均粮食磷素消费量与恩格尔系数、平均家庭人口数呈高度正相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以及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口比重呈高度负相关;而植物油、瓜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磷素消费量则与粮食所呈现的相关性相反。(3)随着食物磷素消费总量的增加,磷素的环境负荷总量也呈剧增趋势,尤其进入土壤的磷素量剧烈上升,所占比例由59.7%增至85.1%,这可能与禁磷措施的实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处理工艺的改进等有关。
王慧娜赵小锋唐立娜崔胜辉李桂林
关键词:食物消费环境负荷
北极、南极和西藏有壳虫区系与分布被引量:3
2010年
有壳虫(Testacea)是一类常见的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在分析地球三极(北极、南极、西藏)地区有壳虫种类名录(62属315种)基础上,对有壳虫区系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极地区已记录25科51属232种;南极地区20科30属131种;西藏地区22科42属173种。三个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属均为砂壳虫属(Difflugia)、匣壳虫属(Centropyxis)、梨壳虫属(Nebela)、鳞壳虫属(Euglypha)和表壳虫属(Arcella);5个属的种数分别占北极、南极、西藏总种数的51.3%、63.4%和60.1%。此外,3个地区共有种数是73(23.2%),共有属数是24(38.7%);仅在1个地区记录的种数是167种(53.0%)。在三极地区40个亚区域,苔藓鳞盖虫(Assulina muscorum)和旋匣壳虫(Centropyxis aerophila)的分布最广泛,出现频率均高达90%。聚类分析显示,三个地区种水平相似性系数为51.3-56.3%,属于中等相似,北极和西藏相似系数最大。相似性分析表明,虽然有壳虫具有较强的长距离被动扩散能力,但是一些大于100μm的种类不是全球性分布。有壳虫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个体大小、生境类型、地质历史事件等密切相关,分析结果受物种鉴定标准、样品数量、空间尺度大小等因素影响。
杨军Humphrey G.SmithDavid M.Wilkinson
关键词:区系分析地理分布
基于LEAP模型的厦门交通能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交通部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比例较大,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措施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厦门市城市交通部门为例,基于LEAP模型构建Xiamen-2008Tra交通模型,研究从基准年2008年到2030年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评估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模型设定了基准情景和最佳情景,前者作为参考情景假设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抑制交通部门能源增长,后者作为最乐观情景包括私家车控制、燃料经济性调整、新能源车推广、燃料税和生物燃料推广五个节能减排子情景。研究结果表明:2030年最佳情景要比基准情景节能36.08%,CO2、SO2、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0.46%、47.06%、32.07%和44.91%;在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中,私家车控制措施节能减排效果最好。
周健崔胜辉林剑艺李飞
关键词:城市交通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
厦门市能源消费对环境及公共健康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由能源消费排放的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应用LEAP模型、剂量效应(Doseeffective)和暴露-响应(Exposure-response)原理构建能源-环境-公共健康模型,计算厦门市不同情景下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和SO2排放量和由这两种污染物引发的公共健康经济损失,最后分析了公共健康损失同其驱动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引起的PM10和SO2排放及公共健康损失仍会持续增加,不过通过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来抑制污染物排放及公共健康经济损失并不可取.只有积极实施各种节能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物排放和公共健康损失.
周健崔胜辉林剑艺李飞
关键词: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公共健康
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被引量:29
2012年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地域类型,其土地利用特征表现为土地利用竞争和矛盾剧烈,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的特征。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胁迫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基于对2007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正的方法,对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作出评估,并通过土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二者的耦合变化关系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集美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土地利用强度与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半城市化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类型急剧转化,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增加,预计集美半城市化地区未来ESV将继续降低,可采取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减缓ESV降低趋势。
黄云凤崔胜辉石龙宇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应半城市化地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