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6KZ56)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曹旭晨冯锐乔群张斌刘岩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3篇腹壁
  • 2篇支皮瓣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巨噬细...
  • 2篇粒细胞巨噬细...
  • 2篇巨噬细胞
  • 2篇巨噬细胞集落...
  • 2篇集落
  • 2篇集落刺激因子
  • 2篇穿支
  • 2篇穿支皮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支
  • 1篇皮瓣成活
  • 1篇皮瓣存活
  • 1篇巨细胞
  • 1篇胶原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篇曹文枫
  • 3篇潘思虎
  • 3篇刘岩雪
  • 3篇张斌
  • 3篇乔群
  • 3篇冯锐
  • 3篇曹旭晨
  • 1篇赵洪猛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腹壁动脉穿支皮瓣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建立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模型,观察无干预情况下皮瓣成活过程.方法 观察大鼠腹壁穿支血管解剖,构建单一腹壁肌皮穿支血供模型,皮瓣上至肋弓缘,下至髂前上棘,侧至腋中线.术后观察皮瓣,检测微血管密度、胶原含量.结果 构建以右腹壁第2肌皮穿支血管为单一血供的3.0 cm×6.5 cm~3.0 cm×7.0 cm皮瓣,单一穿支血管可供养皮瓣.术后1周存活区界限出现;2周坏死区完全变黑干缩.术后早期(1~3 d)以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晚期(7~14 d)以血管生成和胶原沉积为主.术后1~3 d皮瓣MVD上升(P〈0.05),胶原含量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5 d均渐上升(P〈0.05),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左右达到高峰(P〈0.01),后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大鼠DEP模型是稳定可靠的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研究模型.
张斌冯锐潘思虎曹文枫刘岩雪乔群曹旭晨
关键词:腹壁皮瓣胶原
巨噬细胞及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腹壁皮瓣成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及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N—CSF)对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ep epigastric perforator,DEP)皮瓣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DEP皮瓣模型,分别给予大鼠GM—CSF(I组)、腹腔巨噬细胞(Ⅱ组)、GM—CSF联合巨噬细胞(Ⅲ组)及生理盐水(Ⅳ组)。术后第7天取皮瓣检测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皮瓣内胶原含量。结果皮瓣成活率I组(53.08%±8.76%)和Ⅱ组(47.95%4-4.92%)间无差异,均高于Ⅳ组(43.28%±5.27%)而低于Ⅲ组(61.68%±6.60%),P〈0.05。皮瓣MVD1组(24.82±4.18)和Ⅱ组(24.30±3.0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Ⅳ组(21.37±2.65),低于Ⅲ组(29.82±4.74)。胶原含量I组(17.25%±2.85%)高于Ⅳ组(14.41%±2.89%),P〈0.05。II组(12.69%±3.55%)稍低于Ⅳ组。Ⅲ组(20.31%±3.01%)较I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重组大鼠GM—CSF和巨噬细胞均能够促进大鼠DEP皮瓣成活,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促进皮瓣存活、血管生成以及胶原沉积。
张斌冯锐潘思虎曹文枫刘岩雪乔群曹旭晨
关键词:巨噬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大鼠腹壁动脉穿支皮瓣存活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macrophage)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进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皮瓣模型皮瓣存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DEP皮瓣模型,分别给与大鼠GM—CSF(Ⅰ组)、腹腔巨噬细胞(Ⅱ组)、GM—CSF联合巨噬细胞(Ⅲ组)及生理盐水(Ⅳ组)。术后第7天取皮瓣,测算皮瓣成活面积、微血管密度(MVD),天狼腥红染色检测胶原沉积,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型胶原(CollagenI)、Ⅲ型胶原(Collagen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基因表达。结果皮瓣成活率I组(53.08±8.76)%和Ⅱ组(47.95±4.92)%均高于对照组(43.28±5.27)%而低于Ⅲ组(61.68±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含量I、Ⅲ组(16.34±2.47)%、(19.41±2.01)%均高于对照组(13.19±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Ⅱ组(12.50±2.66)%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Ⅰ-Ⅲ组(24.82±4.18、24.30±3.02、29.82±4.74)均高于Ⅳ组(21.37±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Ⅲ组MVD较其他两组MVD更高。I组皮瓣CollagenI、EMMPRIN、MMP2和VEGFR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I组皮瓣EMMPRIN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nl组皮瓣CollagenⅠ、CollagenⅢ、EMMPRIN、MMP2和VEGFR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较对照组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大鼠GM—CSF和过继巨噬细胞通过促进皮瓣内胶原合成(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分解(EMMPRIN、MMP2)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促进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R)的表达,促进了皮瓣胶原重塑和血管生成,最终促进了大鼠DEP皮瓣
赵洪猛张斌冯锐潘思虎曹文枫刘岩雪乔群曹旭晨
关键词:巨噬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