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17)

作品数:18 被引量:325H指数:9
相关作者:董锁成李泽红李宇李飞张晓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资源
  • 5篇丝绸之路
  • 5篇经济带
  • 3篇城市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承载力
  • 2篇生态效应
  • 2篇生态足迹
  • 2篇水资源利用
  • 2篇碳排放
  • 2篇区域经济
  • 2篇资源利用
  • 2篇城镇化
  • 1篇地带经济
  • 1篇动机
  • 1篇英文
  • 1篇灾害
  • 1篇载力
  • 1篇三北
  • 1篇三北防护林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7篇李泽红
  • 17篇董锁成
  • 7篇李宇
  • 4篇李飞
  • 4篇张晓晓
  • 3篇石广义
  • 3篇黄永斌
  • 3篇谷莹莹
  • 3篇朱少卿
  • 2篇李富佳
  • 2篇毛琦梁
  • 2篇王喆
  • 2篇程昊
  • 2篇于会录
  • 2篇李俊
  • 1篇严盛虎
  • 1篇王卷乐
  • 1篇万永坤
  • 1篇王菲
  • 1篇薛东前

传媒

  • 5篇资源科学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河南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生态科学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威绿洲城镇化的生态效应情景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绿洲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典型地区,城镇化是影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人类活动之一,选择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对绿洲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为研究区,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常规城镇化和快速集约型城镇化两种情景的生态效应展开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快速集约型城镇化情景下,到2025年,武威绿洲年农业用水将控制在6×108 m3以内,相比目前水平可节约3×108~4×108 m3,生产和生活对生态用水的占用也将相应减少,年总用水量将控制在8×108 m3以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可得到缓解,下游民勤绿洲生态退化可得到有效控制;而在常规城镇化情景下,水供需矛盾将继续恶化,无法遏制石羊河下游生态退化趋势。因此,快速集约型城镇化模式是维持武威绿洲及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可取城镇化模式之一。
李泽红董锁成李富佳李宇万永坤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效应水资源情景分析
宁蒙沿黄地带城镇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1990、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城镇用地变化强度和生态环境指数,对宁蒙沿黄地带城镇用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 1990—2000年和2000—2008年2期城镇用地变化强度指数分别为0.0092和0.046,1990—2000年城镇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草地和水域,2000—2008年是耕地、草地和农村居民点。2 1990—2000年区域生态环境价值降低1 270.58,草地退化的贡献达50.16%;2000—2008年则上升343.76,其中林地的贡献最大,达49.48%。1990—2008年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上升地区主要分布在沿黄河3大平原和山区过渡带,持续恶化地区主要分布在2大沙漠区。3 1990—2000年城镇用地对耕地变化的贡献最大(1.95%),2000—2008年对林地变化贡献最大(6.81%),前后两期城镇用地对草地变化的贡献扩大了15倍;耕地、草地、林地和水域对城镇用地引起生态环境价值变化的贡献依次降低。总体而言,1990—2008年宁蒙沿黄地带生态环境价值先降低后小幅上升;城镇用地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价值净变化贡献较小,但增强趋势显著;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入是研究区近期生态环境价值略升的主要原因。
李俊董锁成毛琦梁李宇李泽红
关键词:生态效应
基于能值分析的资源型城市新陈代谢水平评价——以石嘴山市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城市新陈代谢注重分析城市资源与能源流动过程,这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石嘴山市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核算2000-2013年石嘴山市各能值组成部分,通过构建代谢通量、代谢结构、能值货币比、代谢密度、代谢强度和代谢效率等指标评价石嘴山市新陈代谢水平,继而为石嘴山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石嘴山市代谢通量不断提高,但其增长率逐年降低;虽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仍高度依赖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大量消耗;石嘴山市能值货币比逐渐下降,城市开发程度不断加大,但石嘴山市人均能值占用增长速度逐渐减少,能值利用上存在巨大的浪费,集约化程度较低,且土地经济投入粗放不紧凑,代谢强度和代谢密度难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率持续下降,而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导致石嘴山市代谢效率不断下降。最后从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三个角度,对提高石嘴山市城市新陈代谢机能提出建议。
黄永斌董锁成李泽红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能值分析
三北防护林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水资源短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对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水资源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北五期工程区623个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水资源约束下适宜造林的县区有387个,较适宜造林的县区有185个,次适宜造林的县区有60个。
严盛虎董锁成李泽红刘佳骏王隽妮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水资源承载力
关于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科技支撑计划”的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是关乎我国对外开放长远大计和造福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部署,保障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是基本前提。"丝路"沿线地区广阔的地域范围、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保障面临众多的技术挑战,亟需科技创新支撑解决现实难题。建议实施"中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科技支撑计划",围绕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与生态安全、跨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3大科技需求,率先启动一批科技示范项目,加强"丝路"科研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丝路"重大工程与安全科技咨询,建成"丝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李泽红董锁成石广义
关键词:生态安全自然灾害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区域可持续性动态评估——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9
2014年
生态足迹是评估区域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多采用全国统一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测算。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通过独立测算研究区各年份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均衡因子、产量因子与全国统一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尽管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1年陕西省总体处于不可持续性状态,但所反映的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均比较稳定,分别在0.138 9-0.497 8hm2/人和1.170 3-2.613 7之间,该结果较传统研究结果数值偏小,但更贴近区域现实。从全球生态问题谈判的有利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和区域特色的生态足迹测算因子和方法。
郭晓娜李泽红董锁成薛东前陈艳晓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宁蒙沿黄地带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
2015年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以宁蒙沿黄地带6个城市为案例,通过线性、二次曲线与三次曲线拟合城市工业"三废"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宁蒙沿黄地带工业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EKC曲线特征.研究发现,宁蒙沿黄地带城市的工业污染指标较高,且呈现出总体继续恶化的趋势,该地区城市仍处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阶段.6个城市中只有石嘴山总体呈倒"U"型曲线特征,且刚过转折点,反映石嘴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初显成效.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未来宁蒙沿黄地带扭转污染加剧趋势的战略选择.
谷莹莹董锁成李泽红张晓晓朱少卿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EKC曲线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被引量:76
2014年
借助ArcGIS10.0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欧亚非三大洲65个国家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高一致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西端的欧洲区和东端的亚太区,且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两心三带"格局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和第二、三亚欧大陆桥两端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合作模式,并提出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无障碍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经济特区,搭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网络等政策建议与措施。
郭鹏董锁成李泽红李宇程昊袁靓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旅游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格局与合作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论文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总结出资源格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不匹配,资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认为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合作开发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主要的资源合作开发模式: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前者包括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等实现形式,后者包括合资开发、建立能源共同体、组建战略联盟等实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委员会;其次,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开发金融机构;第三,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寻求资源合作开发的互利共赢;第四,鼓励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实施资源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
于会录董锁成李宇李泽红石广义黄永斌王喆李飞
关键词:合作共赢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被引量:53
2014年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生态文明。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应尽快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技术联合创新,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共同应对长距离污染物传输问题等领域率先行动起来。
李泽红王卷乐赵中平董锁成李宇诸云强程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