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857)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富荣齐晖杨晓菲任丽伟邓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多能干细胞
  • 4篇胰岛
  • 4篇分化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分泌
  • 3篇胰岛素分泌细...
  • 3篇诱导多能干细...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重编程
  • 2篇诱导分化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多聚
  • 1篇多聚体
  • 1篇胰蛋白酶

机构

  • 9篇暨南大学第二...
  • 7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堪萨斯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8篇李富荣
  • 5篇齐晖
  • 3篇任丽伟
  • 3篇杨晓菲
  • 3篇邓春艳
  • 2篇叶剑
  • 2篇魏培
  • 2篇王云帅
  • 2篇杨璐
  • 1篇简优强
  • 1篇张晓丹
  • 1篇邓春燕
  • 1篇张田田
  • 1篇周淑艳
  • 1篇任莉莉
  • 1篇李本义
  • 1篇谢洪彬
  • 1篇谷乐辉
  • 1篇张园
  • 1篇陈桃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piggyBac转座子构建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及其鉴定
2016年
目的:利用piggyBac转座子载体携带鼠源Oct4、Sox2、Klf4和c-Myc 4个核转录因子,重编程胎鼠成纤维细胞(MEFs)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并探讨其作用效果。方法:分离Oct4-GFP小鼠的MEFs,将携带鼠源Oct4、Sox2、Klf4、c-Myc等4个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转入至MEFs;观察iPSCs克隆形成过程的形态表现;分析iPSCs染色体组成,评价iPSCs的核型变化。RT-PCR法检测小鼠iPSCs中胚胎干细胞(ESCs)相关基因Oct4、Nanog和FGF4的表达;免疫荧光、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iPSCs中SSEA-1和Nanog蛋白表达。将iPSCs接种到NOD-SCID小鼠腹股沟进行畸胎瘤实验,4周后取畸胎瘤制备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分化情况。结果:通过piggyBac转座子成功构建iPSCs,其具有正常的核型,形态与小鼠ESCs相似,克隆边界清晰、呈圆形或卵圆形,克隆内细胞致密、核大。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iPSCs可表达多能性基因和蛋白(Oct4、Sox2、Kif4和c-Myc)。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接种iPSCs可形成具有3个胚层组织的畸胎瘤。结论:以piggyBac转座子为载体将Oct4、Sox2、Klf4和c-Myc 4个转录因子基因导入MEFs,可以成功诱导MEFs成为具有ESCs特征的正常核型iPSCs。
任丽伟魏培杨晓菲杨璐邓春艳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PIGGYBAC重编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人α_1-抗胰蛋白酶在胰岛β细胞移植中免疫抑制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人α1-抗胰蛋白酶(hAAT)蛋白在胰岛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抑制和保护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hAAT蛋白的NIT-hAAT细胞系。将NIT-1细胞系和NIT-hAAT细胞系分别2次腹腔注射正常BALB/c小鼠,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将丝裂霉素处理后的2种细胞系与CTL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NIT-hAAT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将2种细胞系分别植入糖尿病模型小鼠左肾包膜内,动态观察血糖和体重变化、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以及移植部位的病理学变化。结果:CTL实验中,NIT-hAAT细胞受体鼠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较NIT-1细胞受体鼠明显减轻。hAAT具有减轻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 mRNA的表达以及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作用。NIT-hAAT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后,血糖明显下降并维持至28 d,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含量明显升高,移植部位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结论:hAAT蛋白可减轻CTL对β细胞的杀伤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短期内可以抑制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对胰岛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和保护作用。
张晓丹叶剑廖玉婷齐晖邓春燕李富荣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Β细胞免疫抑制糖尿病
小鼠iPSCs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利用3步法诱导方案,使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观察诱导效率和成熟度,并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室通过piggy Bac转座子将C57/C雄性小鼠来源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构建为小鼠iPSCs,利用3步法诱导方案分化为IPCs,观察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其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化效率;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将IPCs移植入C57/C雄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左肾包膜下,监测血糖和血清中胰岛素含量28 d,观察逆转高糖血症的效果。结果:建立的3步诱导方案可以将小鼠i PSCs诱导分化为IPCs,其表达胰岛β细胞的标志性基因(Pdx1、Ngn3、Pax6和Ins2)和蛋白(Pdx1、Nkx6.1和胰岛素),在葡萄糖刺激下可分泌胰岛素和C肽。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诱导分化的效率达28%。移植后3 d糖尿病小鼠血糖即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血清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对葡萄糖的调控能力明显增强。病理学观察IPCs细胞移植28 d后仍存活。结论:建立的3步诱导法可将i PSCs高效定向诱导分化为IPCs,明显缩短了诱导分化的时间,移植至近交系同性别小鼠体内可逆转糖尿病的高糖血症。
任丽伟魏培杨晓菲杨璐邓春艳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糖尿病
MicroRNAs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被引量:1
2015年
干细胞根据其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被认为可修复、重建组织器官。近年有大量研究致力于诱导干细胞分化为各种成体细胞,但诱导过程繁琐与分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研究表明miRNA可通过抑制干细胞靶mRNA序列的翻译或者降解靶mRNA来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因此,调控miRNAs的表达水平可影响分化过程。现就miRNA调控干细胞向成体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和机制作一综述。
蒋豆蔻李富荣
关键词:MICRORNAS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
细胞直接重编程——治疗糖尿病的新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糖尿病是一类伴有不同程度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胰岛功能障碍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疾病和全球第五大致死疾病。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长期服用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没有根治手段。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等长期受血糖水平波动变化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为白内障、神经系统病变和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给众多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任丽伟杨晓菲李富荣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Β细胞
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对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 sulin producing c ells,IPCs)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取6周龄SD大鼠80只,将其中40只大鼠胰腺切除60%,48 h后取残存胰腺组织制备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余40只大鼠用于制备正常胰腺组织提取液。取4周龄SD大鼠的胫骨及股骨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分为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正常胰腺组织提取液和普通细胞培养液诱导培养。培养14 d过程中,观测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胰腺发育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14 d时,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细胞C肽表达阳性率,葡萄糖刺激实验评价分化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水平。结果损伤胰腺组织提取液可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IPCs,在分化过程中表达与胰腺发育相关的基因:胰岛素促进因子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 1,PDX-1)、胰岛因子1、葡萄糖转运蛋白2、前蛋白转化酶2、神经元素3、Nkx6.1、生长抑素;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其表达成熟胰腺β细胞标志性蛋白PDX-1、胰岛素、C肽、Nkx6.1。而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未能检测到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实验组C肽表达阳性率为13.8%±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1.6%±0.4%(P<0.05)。实验组在高、低糖刺激下胰岛素释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但仅为天然胰岛的1/40和1/47(P<0.05)。结论胰腺损伤后,损伤胰腺组织将分泌与胰腺修复和发育分化相关的转录蛋白,这些蛋白可诱导大鼠BMSCs向IPCs分化。
费筠谢洪彬王云帅齐晖邓春艳任莉莉李富荣
关键词:BMSCS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
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2014年
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生物技术,其广泛的应用可为疾病的治疗、模型的构建、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不同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它可将一种终末分化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终末分化细胞,跨越了分化细胞去分化以及再定向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的过程,因而可避免多能干细胞本身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体细胞直接重编程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张田田齐晖李富荣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细胞治疗
乳腺影像学靶标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扪及性乳腺病变(直径<15mm),影像学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活检,便于制定适当的外科治疗计划;于活检后局部植入显影靶标可精确标识病灶,对定位切除,或进一步治疗,或追踪、观察和管理病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乳腺影像学靶标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萌张海马捷
关键词:诊断显像乳腺肿瘤靶标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在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化的高效、定向诱导方案。方法在传统诱导方案基础上,加入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诱导hUCMSCs分化为IPCs,并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ELISA鉴定IPCs。结果改良组IPCs的C肽阳性细胞率较传统组有明显提高(P<0.05),胰腺发育相关转录因子PDX-1、Ngn3、NeuroD1、MafA、insulin、Glut-2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5)。同时,改良组蛋白C肽、PDX-1、Nkx6.1表达阳性,葡萄糖刺激试验证实胰岛素及C肽分泌能力也明显增强(P<0.05)。结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可促进hUCMSCs分化为IPCs,但仍未达到正常人胰岛β细胞功能。
陈桃陈桃王云帅周淑艳谷乐辉周淑艳叶剑简优强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超声对纳米多聚体靶向释放DNA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超声照射纳米多聚体实验,了解超声对纳米多聚体靶向可控释放DNA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溶剂蒸干法制备纳米多聚体—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poly glycolic acld,PLGA),为表面携带雄激素受体PLGA纳米颗粒,其包裹有编码荧光蛋白(GFP)的DNA。配制PLGA溶液2 h后,用2种超声方式,不同占空比及不同时间辐照后将溶液离心,定量观察DNA释放情况及细胞荧光表达效果。结果超声能破坏PLGA纳米壳,并释放DNA。辐照组的多聚体DNA释放量均高于对照组;DNA释放量随超声辐照的声强、时间增加变化不显著;连续超声波辐照降解作用略强于脉冲波;胰淀粉酶对DNA释放影响不大。结论体外实验证实超声有促进PLGA纳米多聚体降解及DNA释放的作用。
范海波范海波李莹张海李莹张园李本义
关键词:超声降解脱氧核糖核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