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32)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姚华松罗萍姚江春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社会空间
  • 3篇流动人口
  • 2篇地理学视角
  • 2篇社会
  • 2篇边缘化
  • 2篇城市化
  • 1篇大珠江三角洲
  • 1篇大珠三角
  • 1篇地缘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休闲
  • 1篇休闲资源
  • 1篇演化逻辑
  • 1篇阳光海岸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视角
  • 1篇智慧城市
  • 1篇人居

机构

  • 9篇广州大学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作者

  • 7篇姚华松
  • 2篇罗萍
  • 1篇姚江春

传媒

  • 2篇广州公共管理...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城市观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空间生产、管制与反管制——基于广州四社区“摩的”司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空间生产与空间冲突是国外社会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本文以广州摩的行业为例,借鉴国外社会地理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解释体系、空间生产理论、城市增长联盟及城市政体等理论,对广州越秀区YT、BZ、HQ和SYN四社区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禁摩"后摩的司机人口及时空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从业人口年轻化态势加剧,基于户籍的分异特征显著,兼业性明显,社会资本起重要作用。其次,剖析摩的司机空间生产的过程与逻辑,揭示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流动人口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转换的可能性,自上而下的经营性循环圈的形成及自下而上层面的空间适变性策略。最后,从空间冲突与管制视角对摩的行业权力政治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转型期中国城市灰色行业的管制联盟及反管制联盟正在形成。
姚华松
贫困区的生产:广州同德围地区的空间演化逻辑被引量:5
2016年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广州同德围地区这一空间演化、历史变迁与现实矛盾的剖析,分析这一原本发展底质和基础较弱的地区如何建构、演绎和强化为一种作为贫困区的社会空间。由于人口、产业、产权和开发主体构成的复杂性,这一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一种叠合式的区隔特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机会匮乏,阶层固化特征明显,导致本地出现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树立发展共同体的思维,强化本地与广州城区的社会网络联系,打造开放与流动的社会空间,应是本地区脱贫的重要方式。
姚华松
关键词:贫困区
新型城市化的建构过程与广州实践——兼论建设“智慧广州”被引量:8
2012年
梳理我国新型城市化和智慧城市形成的语境,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内涵与特征,并结合广州近些年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实际,探析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具体路径;最后,对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剖析。
姚华松罗萍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城市问题智慧城市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成因及对策——以广州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文章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特征,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本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城市空间整体观缺失、市场机制失灵是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存在的根源。据此,对流动人口空间融合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包括流动人口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整体观,树立以空间互动、服务主导为核心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提高流动人口自组织化程度。
姚华松罗萍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空间边缘化
广州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被引量:7
2012年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问题,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其次,本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城市空间整体观缺失、市场机制失灵是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对流动人口问题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包括流动人口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整体观、确立相互协调、联动管理的工作思路、提高流动人口自组织化程度。
姚华松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空间边缘化
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变:社会地理学视角
2015年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流变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各种表征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流变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人口空间流变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姚华松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空间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阳光海岸”——基于整合滨海文化休闲资源的视角被引量:3
2012年
为适应大珠三角地区由粗放低效增长向集约精明发展的转型需求,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和要素集聚成为本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本地海岸带的复合型优势,提出建设大珠三角"阳光海岸",使之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多元文化交融、休闲景观多样、公共交通可达、设施配套完善、新兴产业集聚的地区,具体措施包括:环珠江口阳光休闲湾区建设、"公共通廊+滨海社区"的休闲海岸开发、文化海岸建设、统筹海岸带开发的合作机制建设等。
姚江春姚华松
关键词:人居环境文化休闲阳光海岸大珠三角
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十个问题被引量:7
2012年
在综述了国外城市政治学核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深入评估和分析,依次从城市发展的主体性、城市服务对象、城市空间观、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生长、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与服务、城市边界和城市内部结盟十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的健康城市化问题。
姚华松
关键词:城市化社会结构
大城市灰色群体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管制——基于广州摩的司机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空间生产与空间冲突是国外社会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本文以广州摩的行业为例,借鉴国外社会地理学先进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城市化解释体系、空间生产理论、城市增长联盟及城市政体等理论,对广州越秀区矿泉街道的YT、BZ、HQ和SYN四社区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首先,对禁摩后的广州摩的司机的人口及时空间特征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从业人口年轻化、女性化态势加剧,基于户籍的分异特征异常显著,兼业性特征明显,社会资本在全过程起重要作用。其次,重点剖析摩的司机空间生产的过程与逻辑,揭示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流动人口从正规就业向非正规就业转换的可能性,自上而下的经营性循环圈的形成以及自下而上层面的空间适变性策略。最后,从空间冲突与管制视角对围绕摩的行业的权力政治结构的建构与解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转型期中国灰色行业的管制联盟及反管制联盟已经出现。
姚华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