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050205)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羊换王新林董小平任江远王国清更多>>
相关机构:钢铁研究总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贮氢
  • 8篇合金
  • 7篇电化学
  • 7篇电化学性能
  • 7篇贮氢合金
  • 6篇LA-MG-...
  • 6篇LA-MG-...
  • 4篇快淬
  • 3篇电极合金
  • 3篇微观结构
  • 3篇LA
  • 2篇贮氢材料
  • 2篇X
  • 1篇电极
  • 1篇性能及微观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循环寿命
  • 1篇氢电极
  • 1篇球磨
  • 1篇贮氢电极

机构

  • 11篇钢铁研究总院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王新林
  • 11篇张羊换
  • 8篇董小平
  • 4篇任江远
  • 4篇王国清
  • 3篇郭世海
  • 2篇赵小龙
  • 2篇赵栋梁
  • 2篇冯猛
  • 2篇吴忠旺
  • 2篇蔡颖
  • 2篇师彦春
  • 1篇李保卫
  • 1篇任慧平
  • 1篇杨丽颖
  • 1篇吕反修
  • 1篇郑雪萍
  • 1篇韩晓英
  • 1篇孙玉巧

传媒

  • 4篇金属功能材料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电池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包头钢铁学院...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素替代在制备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元素替代法是贮氢合金研究者常采用的一种提高贮氢合金电化学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综述了元素替代法在制备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中的应用,并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将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赵小龙张羊换董小平任江远冯猛王新林
关键词:LA-MG-NI系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
La-Mg-Ni系贮氢合金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La-Mg-Ni系(PuNi3型)La0.7Mg0.3Ni2.55-xCo0.45Cux(x=0,0.2)贮氢合金进行了快淬处理,研究了快淬工艺对合金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La,Mg)Ni3相、LaNi5相以及少量的LaNi2相组成,各相的量与淬速有关。当x=0.2时,淬速从0 m/s增加到30 m/s,合金的放电容量从390 mAh/g下降到350 mAh/g,循环寿命从82次提高到116次,但快淬工艺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循环寿命的提高非常有限。
董小平张羊换杨丽颖冯猛吕反修王新林
关键词:快淬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
轻质金属-铝氢化物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几种轻质金属-铝氢化物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机理和研究进展。轻质金属-铝氢化物贮氢密度高,但存在动力学性能差、放氢温度高、可逆反应程度低等缺点,目前主要通过掺杂催化剂、降低材料的颗粒尺寸等方法来提高吸放氢的速率和效率。随着研究的深入,轻质金属-铝氢化物在贮氢方面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国清赵栋梁张羊换郑雪萍王新林
关键词:贮氢材料催化剂
Na/Li络合铝氢化物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金属络合铝氢化物由于其较高的含氢量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贮氢材料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是NaAlH4和LiAlH4。本文着重阐述了两种络合铝氢化物的吸放氢原理,掺杂催化剂的类型和制备工艺的影响以及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国清赵栋梁张羊换郭世海王新林
关键词:贮氢材料
Mg-Ni-RE系贮氢合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Mg-Ni-RE(RE=La,Y,Nd,Ce,Pr)系贮氢合金的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La,Y,Nd,Ce,Pr五种元素在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对Mg-Ni合金贮氢量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Mg-Ni-RE系贮氢合金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孙玉巧张羊换师彦春董小平王新林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
铸态及快淬态La_2Mg(Ni_(0.85)Co_(0.15))_9Cr_x(x=0~0.2)电极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提高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加入微量Cr,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2Mg(Ni0.85Co0.15)9Crx(x=0,0.1,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了Cr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PuNi3结构)),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快淬对合金的相组成没有影响,但使合金的相丰度产生变化。Cr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有优良的活化性能。
张羊换董小平王国清任江远郭世海王新林
关键词:LA-MG-NI系贮氢合金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
La-Mg-Ni系(AB_(3-3.5)型)贮氢合金循环寿命改善途径被引量:4
2007年
La-Mg-Ni系贮氢合金是新开发的大容量MH-Ni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市场化应用的瓶颈在于循环寿命太短。本文综述了改善La-Mg-Ni系(AB3-3.5型)贮氢合金循环寿命的方法,介绍了目前研究进展,讨论了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寿命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La-Mg-Ni系(AB3-3.5型)合金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师彦春张羊换赵小龙董小平王新林
关键词:LA-MG-NI系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
快淬工艺对La_(0.7)Mg_(0.3)Ni_(2.55-x)Co_(0.45)Al_x(x=0~0.4)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07年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电极合金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1,0.2,0.3,0.4),研究了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和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快淬处理对合金的相组成没有影响,但使相的相对含量产生变化。TEM及SEM分析结果表明,快淬处理显著改善合金的成分均匀性,使晶粒细化。Al替代Ni不利于非晶相的形成,但使快淬态合金的晶粒显著细化。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快淬处理显著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不同程度地降低合金的放电容量和活化性能,快淬对放电电压特性的影响是复杂的。
张羊换任慧平吴忠旺董小平郭世海王新林
关键词:快淬微观结构
球磨镁基贮氢合金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空气中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Mg2Ni贮氢合金,并用XRD、SEM、TEM和充放电测试等研究了合金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在非真空和没有保护气的条件下球磨,得到的Mg2Ni贮氢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及较高的贮氢容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容量也相应增加,当球磨30 h时,合金容量可达482.75 mAh/g,但在碱液中的氧化、腐蚀,使其容量衰退很快,循环稳定性不理想。
韩晓英张羊换王新林王国清
关键词:镁基贮氢合金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性能
铸态及快淬态La2Mg(Ni0.85Co0.15)9Crx(x=0~0.4)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提高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加入微量Cr,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2Mg(Ni0.85Co0.15)9Crx(x=0,0.1,0.2,0.3,0.4)贮氢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SEM及TEM的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PuNi3型结构)、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随Cr含量的增加,铸态合金中LaNi2相的量增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r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当Cr添加量从0增加到0.4时,铸态合金的容量从396.3 mAh/g下降到355.6 mAh/g,循环寿命从72次增加到97次;快淬态(30 m/s)合金的容量从364.2 mAh/g下降到334.2 mAh/g,循环寿命从100次增加到131次.Cr添加使铸态合金的放电电压特性和活化性能得到改善.
张羊换蔡颖吴忠旺董小平任江远王新林
关键词:LA-MG-NI系贮氢合金快淬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