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577) 作品数:16 被引量:68 H指数:4 相关作者: 白净 张永红 李明泽 吴佳 吴煜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生物学 更多>>
乳腺癌的临床光谱检测 被引量:4 2008年 基于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检测乳腺癌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实验室自行开发研制的近红外乳腺检测仪,采用780 nm的低频调制激光透照乳房,并在计算机控制下做二维扫描,对侧采用光电倍增管接收透射光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实现了对乳腺癌疾病的检测。系统对光强信号采样后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得到近红外光乳腺透照图像。该系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共采集了50名患者100多个数据。其中恶性肿瘤患者34例,良性13例,其他3例。近红外诊断结果与患者同期的钼靶检测结果、超声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做了对照,正确率达到72.5%,介于超声(77.50%)和钼靶(71.88%)之间。说明近红外方法和所使用的样机对判断乳腺疾病有可行性,为近红外图像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高天欣 范晓飞 宣立学 张保宁 李霞 白净关键词:乳腺癌 近红外 组织光学 多模式成像技术概述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存在的成像技术,如X-CT、PET、SPECT、MRI、超声以及光学成像等,没有一种成像方式能适用于所有方面的临床应用。不同成像技术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这为多模式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介绍了多模式成像的历史和现状,然后介绍了PET/CT、SPECT/ET以及PET/MRI等系统的发展情况、技术细节以及临床应用,最后讨论了多模式成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多模式成像技术的前景。 王鑫 刘飞 李明泽 刘欣 白净关键词:PET/CT SPECT/CT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的一维径向应变计算 2009年 为了进行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IVUSE)分析,开发了一种一维径向应变计算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探头与组织间相对旋转运动所引入的信号间相关性降低,以及在位移估计和血管壁的应变估计中高噪声、高误差的问题。用光流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血管壁的旋转运动进行定量估计和补偿;用一维互相关方法和Savitzky-Golay差分滤波器算法,计算IVUSE中位移和血管壁应变。用模拟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2.8°内实现旋转运动补偿,能区分出应变图内的血管壁、斑块以及外周组织。 朱新建 刘科 邵金华 白净 张鹏飞 张运 苏海军关键词:光流法 线性模型在研究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脑功能磁共振信号关系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建立联系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功能磁共振信号的线性模型,并验证模型合理性。方法通过线性模型建模认知任务行为学效应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通过相关参数的假设检验来确定功能区,并利用Stroop范式的实验数据,对本模型与SPM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模型应用于真实数据,检出的功能区主要有背外侧前额叶(Brodmann9/46),额上内侧回(Brodmann8/9)与SPM结果吻合,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行为学数据与功能信号的关系,为认知功能影像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 刘加成 白净 郭启勇 张德玄关键词:STROOP效应 功能磁共振成像 基于Monte Carlo荧光分子断层成像前向问题的研究 2009年 随着生物和光学技术的成熟,近红外荧光成像得到了飞速发展。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是以特定波长的光去激发荧光染料,使其吸收入射光,并发出波长长于入射光的近红外荧光。前向问题是进行光学成像研究的关键环节,可以指导实验以及重建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的光子传输模型,重点研究了激发光激发荧光的过程以及光子在生物体内的传播过程,在已知激发光源、传播介质、荧光物质等参数的条件下,得到荧光光子在CCD探测器上的分布情况,并且分别用理论和实验两种方法对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孙丹萍 张涛 张永红 白净关键词:MONTE CARLO方法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系统的动态采样适用条件 2009年 动态采样比静态采样具有更高的采样效率,所以研究动态采样替代静态采样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设计两组与静态采样的对比实验,得到其动态采样的适用条件:拍摄步长要小于12°/帧,荧光深度要大于2mm。进行动态采样时至少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时动态采样才能较好地替代静态采样。 金燕 许准 李明泽 白净基于特征聚类的舌下络脉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2008年 舌下络脉诊是中医舌诊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聚类分析的舌下络脉自动提取方法,该算法在L*a*b*色彩空间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舌下区域按颜色进行聚类,根据聚类中心的位置,确定舌下络脉所在的聚类,并计算出舌下络脉的特征参数,对每一例舌下数据给出6个参数,表征络脉的长度,宽度以及颜色。应用此算法对北京东直门医院886例肝病病人的舌下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经中医医生判断,成功提取舌下络脉839例,成功率达96.88%。 孙丹萍 吴佳 张永红 白净 翁维良 吴煜关键词:中医舌诊 舌下络脉 K-均值聚类算法 肺部肿瘤标准摄入值测量的影响因素——蒙特卡罗仿真研究 2009年 目的评价FDG-PET测量肺部肿瘤放射性比活度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基于VHP标记图谱VIP-Man,在肺部区域添加不同直径及放射性比活度的球体肿瘤模型,对FDG-PET成像的整个过程进行高次数的蒙特卡罗(Monte-Carlo)仿真,研究肿瘤放射性比活度测量的有关影响因素。结果最大值法测量通常造成肿瘤放射性比活度的高估,且随噪声等级的提高,高估的程度也有所提高;对于较小的且真实比活度较小的肿瘤,需要进行部分容积效应的校正;对图像进行滤波后再勾画ROI可以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等。结论肿瘤放射性比活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肿瘤尺寸、重建后滤波、噪声水平、感兴趣区定义方法、PVE校正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贾瑞 白净 温凌锋 冯大淦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放射性比活度 蒙特卡罗仿真 感兴趣区 Monte Carlo方法在生物组织中光子迁移的原理、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Monte Carlo(MC)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光在人体组织迁移问题的研究中。MC方法与有限元或有限微分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要边界条件的假设,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高精度而一直被重视。它能够求解生物组织中光分布,为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给出MC方法在生物组织中光子迁移原理的基础上,详述了新提出的优化MC方法。该优化MC方法通过对伪随机数产生、余弦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近似而大幅度减少了MC仿真的时间。接着介绍了MC方法在脑部光子迁移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将该MC方法在生物组织中光子迁移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张涛 白净关键词:MONTE 生物组织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控制与采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2009年 以Labwindows/CVI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控制与采集系统软件。通过在软件中设立独立的线程使得计算机能够与各个硬件设备进行实时通讯,集中控制了系统中的各个硬件;通过对图像采集时刻各项设备参数的收集与管理,方便了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全自动的旋转拍摄功能,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率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陈颀潇 汪待发 白净关键词:LABWINDOWS/CVI 图像采集 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