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2015)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胡梦红刘其根周作强武震袁明哲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三角帆
  • 4篇三角帆蚌
  • 3篇胁迫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扫描电镜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缺氧
  • 1篇代谢
  • 1篇鱼蚌混养
  • 1篇藻类
  • 1篇植物
  • 1篇体液免疫
  • 1篇同化率
  • 1篇能量代谢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相结构
  • 1篇消化器官
  • 1篇胁迫效应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胡梦红
  • 4篇刘其根
  • 3篇周作强
  • 2篇武震
  • 2篇袁明哲
  • 1篇陈姗
  • 1篇王有基
  • 1篇陈雪英
  • 1篇顾叶丹
  • 1篇陈嘉伟
  • 1篇丁晴晴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氧和有毒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鳃和主要消化器官以及晶杆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阐明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对三角帆蚌鳃和主要消化器官的毒理效应和组织病理,实验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暴露于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下三角帆蚌的鳃、胃、肠以及晶杆体等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从第7天开始缺氧和有毒藻类复合胁迫组三角帆蚌的鳃丝及柱状细胞出现大量坏死和脱落,胃肠腔面纤毛脱落、上史细胞破裂坏死,晶杆体在第5天已经完全消失;第7天单独缺氧组和单独有毒藻类组的鳃和消化道出现少量的病变,单独缺氧组晶杆体在第7天完全消失,单独有毒藻类组晶杆体则一直存在。胁迫消失后,3个实验暴露组的晶杆体都未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因此缺氧和有毒铜绿做囊藻对三角帆蚌鳃和消化系统产生不可恢复性损伤,双重胁迫组影响最为严重,缺氧胁迫组相对有毒铜绿做囊藻胁迫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三角帆蚌在缺氧和有毒藻类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了组织病理学上的参考,并为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工具种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顾叶丹尚跃勇袁明哲陈雪英周作强胡梦红
关键词:三角帆蚌缺氧扫描电镜
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观察暴露于不同浓度有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下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胃、前肠、中肠以及晶杆体等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切片,了解有毒铜绿微囊藻对三角帆蚌消化系统超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三角帆蚌在浓度为1×107cell/L的有毒铜绿微囊藻环境下,其晶杆体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溶解。在低浓度的铜绿微囊藻环境下,尽管其会继续滤食,但有毒铜绿微囊藻会对其消化系统造成破坏,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造成其肠道内绒毛、纤毛数量减少,长度降低,从而降低其消化效率,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袁明哲陈姗陈嘉伟刘其根胡梦红
关键词:三角帆蚌扫描电镜
缺氧对贝类的胁迫效应及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基于缺氧对贝类养殖的危害,从贝类免疫系统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围绕缺氧胁迫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的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从缺氧对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血细胞总数(THC)、吞噬活性和细胞活性氧(ROS)含量、以及参与体液免疫的溶酶体酶、抗氧化物酶、抗氧化因子、酚氧化酶等多种免疫因子的影响,概括了缺氧对贝类免疫系统影响的一般规律。本文不仅能为衡量贝类所在水域的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围绕贝类在缺氧胁迫下生理适应性机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周作强丁晴晴刘其根王有基胡梦红
关键词:缺氧贝类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不同藻类对三角帆蚌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水温21℃时,测定暴露于相同密度8种不同藻类条件下,一龄三角帆蚌对藻类的同化率、排氨率和耗氧率,实验周期为24 h。结果显示,在相同密度下,三角帆蚌对硅藻的同化率最高,为0.660±0.003;明显高于绿藻和蓝藻(0.142±0.003和0.095±0.004);摄食蓝藻的三角帆蚌排氨率和耗氧率最大,分别为(1.346±0.024)μg/(g·h)和(25.78±0.237)μg/(g·h)。摄食绿藻的排氨率最小,为(0.795±0.015)μg/(g·h),摄食硅藻的耗氧率最小,为(13.307±0.127)μg/(g·h)。耗氧率与排氨率比值(O∶N)揭示三角帆蚌摄食硅藻后,其呼吸代谢底物主要以蛋白质为主;当饵料改变为蓝藻和绿藻时,O∶N比值开始明显变高,表明其呼吸代谢底物由以蛋白质为主转变为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蓝藻和绿藻类浮游植物对三角帆蚌具有一定的胁迫效应。
胡梦红武震刘其根
关键词:三角帆蚌浮游藻类同化率
鱼蚌混养对池塘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2012年4月26日—2012年12月12日通过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放养不同密度的三角帆蚌,研究不同三角帆蚌放养比例对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放养比例统一为3∶7,总密度为1.5尾/m3。三角帆蚌放养密度则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单养鲢鳙鱼池塘(0只/m3),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0.8只/m3),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0只/m3)和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2只/m3)。结果显示,混养三角帆蚌池塘的水化指标(TP、PO4-P、NH3-N、NO2-N和NO3-N)均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除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与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水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3个池塘,并且极显著低于单养鲢鳙鱼池塘。单养鲢鳙鱼池塘藻类平均密度均极显著高于鱼蚌混养池塘,其中在鱼蚌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密度与三角帆蚌密度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鲢鳙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极显著低于中、高密度鱼蚌混养池塘,并且显著低于低密度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三角帆蚌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鱼蚌池塘中绿藻和裸藻的生物量在养殖过程中上升显著。低、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三角帆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低密度混养池塘中蚌湿重、壳长及壳宽相对增长率均为最大,显著高于中、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研究表明,养鱼池塘混养三角帆蚌不仅能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还能控制藻类数量,促使绿藻和裸藻等大型藻类的生长,提高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总量,最终还能有效提高三角帆蚌的存活率及生长率。从改善水质,藻相结构,蚌成活率及生长等指标角度考虑,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三角帆蚌最佳放养密度为1.0只/m3。
胡梦红武震周作强刘其根
关键词:三角帆蚌混养浮游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