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NJMU091)
作品数:
1
被引量:1
H指数:1
相关作者:
罗正祥
杨坤
刘永
张岩松
赵鹏来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岩斜区
1篇
乙状窦
1篇
入路
1篇
显微解剖
1篇
骨迷路
机构
1篇
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1篇
赵鹏来
1篇
张岩松
1篇
刘永
1篇
杨坤
1篇
罗正祥
传媒
1篇
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1篇
2013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改良乙状窦前经部分骨迷路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目的研究改良乙状窦前经部分骨迷路人路的显微解剖暴露,探讨其对岩斜区的显露及在手术处理该区域病变中的优势。方法2012年4月至10月,对15具尸头标本进行手术入路的改良研究,在传统乙状窦前人路的基础上切除部分半规管和岩尖,详细记录岩斜区重要结构的显露情况。结果该人路能够提供至岩斜区和海绵窦后部宽大的操作空间,在乙状窦前显露范围(水平方向)为(19.41±1.58)mm,在颞叶下方的显露范围(垂直方向)为(14.18±1.88)mm],斜坡中心凹陷的最大暴露角度为(60.54±6.93)°,手术操作深度(55.87±4.34)mm°椎一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同侧第Ⅲ-Ⅹ对和对侧第Ⅵ对脑神经、三叉神经腔、海绵窦后部等均显露良好。结论改良乙状窦前经部分骨迷路入路能够获得岩斜区深面和海绵窦后部良好暴露,具有暴露范围大、观察角度多、保留面听神经功能、早期阻断肿瘤的血供等方面的优势。
罗正祥
赵鹏来
杨坤
刘永
张岩松
关键词:
岩斜区
乙状窦
显微解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