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4B08-09)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祖章万开元陈防汤雷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施肥
  • 2篇施肥模式
  • 2篇双季稻
  • 2篇季稻

机构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汤雷雷
  • 2篇李祖章
  • 1篇陈防
  • 1篇万开元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水旱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2005~200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定位4年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早稻和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未施肥处理增产135%和130%。随着产量的增加,稻草与稻谷中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水稻植株养分吸收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模式显著影响水稻稻草、稻谷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稻谷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在土壤中的氮、磷盈余也最少。肥料配施虽增加了支出,但提高了经济产出,其纯收益相对较高,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纯收益最高。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且需合理增施磷、钾肥。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关键词:双季稻施肥养分吸收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水旱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2005-200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长期定位有机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定位四年后(2008年),有...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关键词:双季稻施肥养分吸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