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1030)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志军李少华李筱贺徐达传由博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椎
  • 3篇下胸
  • 3篇下胸椎
  • 2篇有限元
  • 2篇生物力学
  • 2篇解剖学
  • 1篇胸腰椎
  • 1篇腰椎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置钉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三维有限元模...
  • 1篇少年
  • 1篇数字解剖学
  • 1篇逆向工程
  • 1篇前路
  • 1篇青少年
  • 1篇关节
  • 1篇关节突
  • 1篇CT扫描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新疆大学

作者

  • 4篇徐达传
  • 4篇李筱贺
  • 4篇李少华
  • 4篇李志军
  • 3篇王星
  • 3篇由博
  • 2篇陈海芳
  • 2篇张业辉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青少年胸腰椎关节突形态研究及意义
2009年
目的:为临床提供青少年关节突及椎管相关的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椎(T1~L5)标本,分别测量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根部外缘宽度、椎弓根内缘间距和椎管前后径,并与成人数据比较。结果:上、下关节突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和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由上到下都呈两边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而椎孔前后径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与下关节突内缘间距相关系数为0.92,下关节突内缘间距与下关节突根部外缘间宽度相关系数为0.83。结论:14~19岁青少年以上测量数据与成人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青少年脊柱椎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总是小于椎弓根内缘间距,中、下胸段椎弓根螺钉间距要小于上胸段和腰段。
李筱贺李志军李少华徐达传
关键词:青少年胸腰椎关节突解剖学
下胸椎前路单钉棒固定系统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T11~12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单钉单棒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单钉单棒所受应力对其进行改进。方法对一名成年男性进行螺旋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计算机,通过Mimics13.0软件和Ansys11.0有限元软件建立T11~12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单钉单棒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在椎体上表面施加500N压力和10Nm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四种生理载荷,观察不同载荷下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下位椎体钉尾部与连接棒下段为应力较集中部位,两部位在侧弯时最小,旋转时最大,旋转运动容易导致这两部位疲劳性断裂。结论侧前方单钉棒固定系统应增粗螺钉尾部与连接棒的下端或术后严格限制腰椎的各方向活动尤其是旋转,以减小两部位的应力,降低螺钉疲劳断裂的可能性。
李筱贺由博李少华李志军王星陈海芳张业辉徐达传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有赖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于下胸椎的生物力学研究,由于其结构特点,使其对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更高。目前脊柱有限元研究通常以颈、腰段为多见,对于下胸段方面的研究,目前文献报道不多。目的:通过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进一步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标本1例,志愿者无脊柱疾患和骨质疏松,对试验方案知情同意。利用非脊柱疾患病例CT资料,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实现直接从CT图像中提取数据,再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平台Geomagic,在可视化的界面下对模型进行修改,建立人完整下胸椎、椎间盘及韧带的有限元模型。结果及结论:利用Mimics,Geomagic等逆向工程软件,结合CT技术对人下胸椎进行了三维重建,精确再现了下胸椎外形解剖特征,实现了对椎体组织内部不同结构的精细区分,下胸椎共具有112540个四面体单元。提示此方法可以提高建模的效率和可操作性,能够成功的建立符合实验要求的下胸椎有限元模型。
李筱贺李志军李少华徐达传由博王星
关键词:下胸椎逆向工程有限元生物力学
中下胸椎肋凹位置的研究及侧前方置钉数字化模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为临床提供中下胸椎侧前方固定以肋凹为参照物的解剖学数据。方法在25~60岁(平均43岁)40例完整的中下胸椎(T4~12)标本中测量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DCFC),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DCF),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DIFSP);对6例T4~12非脊柱疾患CT资料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测量其钉道长。结果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由正变负;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变化不大,最小值出现在T6,最大值出现在T4。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由T4到T12逐渐增大,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随着椎序的增加,置钉点坐标逐渐移向椎体前上方,钉道也逐渐增长。结论随着椎序的增加,肋凹逐渐向后下方移动,其位置有规律可循,可以作为胸椎中下段侧前方置钉的参照点,其钉道长随椎序逐渐增大,可参考本文数据进行置钉点和螺钉长度的选择。
李筱贺李少华由博李志军王星陈海芳张业辉徐达传
关键词:数字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