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94)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宪伟孙丽宋艳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冻土
  • 2篇冻土区
  • 2篇多年冻土
  • 2篇多年冻土区
  • 1篇氧化碳
  • 1篇沼泽植物
  • 1篇植物
  • 1篇湿地
  • 1篇水分
  • 1篇泥炭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组成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物种组成
  • 1篇灌丛
  • 1篇二氧化碳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大兴安岭图强...

作者

  • 2篇王宪伟
  • 1篇宋艳宇
  • 1篇孙丽

传媒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替速率较快,二者灌丛-薹草沼泽中的植物群落较相似。对比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变化发现,灌丛-薹草沼泽中的植物对气候变化有潜在响应,但是,植物应对气候变化也与物种自身性质和立地环境有关,尚需进一步开展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任娜宋长春王宪伟宋艳宇谭稳稳张豪孙丽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
水分对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湿地泥炭分解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水分是影响土壤分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采用室内培养实验分析水分对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湿地泥炭分解排放CO2的影响。培养实验分为4个水分梯度(0%、30%、60%和100%最大持水量),泥炭分解排放的CO2采用碱液吸收法测量。结果表明:水分对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分解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趋势,在60%最大持水量条件下,泥炭分解CO2的排放率和排放量最大;而在同一个水分梯度下,40d的培养期内,泥炭分解CO2的排放率具有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并且水分含量对冻土湿地两层泥炭(10~20cm和20~30cm)分解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二次方程很好地反映了土壤水分对泥炭分解的影响,方程预测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泥炭分解的最优含水量约为65%(10~20cm层)和59%(20~30cm层)最大持水量。而一元动力学方程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水分含量下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分解排放CO2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高振岭张猛王磊王宪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