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8IK17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杜卫马晓梅李杰石微陈宗慧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溴氰菊酯
  • 2篇菊酯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中毒
  • 1篇生化指标
  • 1篇鼠肝
  • 1篇糖原
  • 1篇组织化学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中毒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肝脏
  • 1篇肝组织
  • 1篇大鼠肝
  • 1篇大鼠肝脏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作者

  • 2篇杜卫
  • 1篇吴梅
  • 1篇陈宗慧
  • 1篇石微
  • 1篇李杰
  • 1篇马晓梅
  • 1篇石薇

传媒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溴氰菊酯致大鼠慢性中毒的肝组织形态学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溴氰菊酯对大鼠肝组织结构的慢性损伤作用。方法选取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Ⅰ组)、橄榄油对照组(Ⅱ组)、溴氰菊酯1.56 mg/kg组(Ⅲ组)、溴氰菊酯6.25 mg/kg组(Ⅳ组),每组8只。Ⅲ、Ⅳ组连续6个月经口灌胃染毒,Ⅱ组只给予相当剂量的橄榄油,观察大鼠染毒期间行为学变化,测定肝脏器系数,肝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染毒组大鼠出现流涎、大汗、立毛等中毒症状。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Ⅲ、Ⅳ组肝细胞胞浆疏松,内可见脂滴,肝血窦淤血。染毒组大鼠肝细胞的糖原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Ⅳ组与Ⅰ、Ⅱ、Ⅲ组相比,Ⅲ组和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15,q=3.675~10.058,P〈0.05);但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672,P〉0.05)。Ⅲ、Ⅳ组肝脏器系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737,q=3.945~9.968,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摄入溴氰菊酯可造成大鼠肝组织的慢性损伤,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马晓梅吴梅李杰陈宗慧石微杜卫
关键词:溴氰菊酯免疫组织化学糖原
溴氰菊酯对大鼠肝脏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2011年
目的探索溴氰菊酯(DM)对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7 d染毒分别为DM 3.12 mg/kg组﹑DM 6.25 mg/kg组、DM 12.50 mg/kg组及对照组,连续染毒7 d。24周染毒分别为DM 1.56 mg/kg组﹑DM 3.12 mg/kg组﹑DM 6.25 mg/kg组及对照组,连续染毒5 d停2 d,染毒时间为24周。检测DM对大鼠肝脏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的影响。结果 7 d染毒3个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24周染毒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MDA、NO均升高,SOD、CAT、GSH-PX、T-AOC活性均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产生随剂量变化的趋势。结论 DM经过长期摄入可引起大鼠肝脏中MDA、NO、CAT、T-AOC、CSH-PX、SOD活性的改变,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对肝脏造成氧化损害。
张雪琰牟志春李杰杜卫石薇林黎明
关键词:溴氰菊酯肝脏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