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593)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郭启勇廖伟石喻刘鑫王宝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5篇纤维化
  • 5篇肝纤维化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扩散
  • 3篇加权成像
  • 3篇灌注
  • 3篇肝硬化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扩散加权
  • 2篇灌注成像
  • 2篇肝脏
  • 2篇MR弥散加权
  • 2篇成像评价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荷兰皇家飞利...

作者

  • 7篇郭启勇
  • 4篇廖伟
  • 3篇石喻
  • 2篇王宝东
  • 2篇刘鑫
  • 1篇刘辉
  • 1篇康庄
  • 1篇王秋实
  • 1篇于涛
  • 1篇冯国强
  • 1篇郭文力
  • 1篇卢再鸣
  • 1篇梁长虹
  • 1篇马春梅
  • 1篇孙宝海
  • 1篇马跃
  • 1篇乞文旭
  • 1篇王晓明
  • 1篇白若冰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T灌注成像在兔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只日本大耳白兔,实验组62只,每周一次四氯化碳灌胃,根据肝功能指标来调整四氯化碳剂量,分别在给药8、12、16、20周处死8只;对照组共8只,在8、12、16、20周各处死2只。所有动物于处死前行CT灌注扫描,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HAP、HPP、HTP、HPI。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肝纤维化分组。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门脉灌注量呈下降趋势,而肝动脉灌注量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S3、S4期HPP、HT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4期HPI与对照组、S1期HPI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肝脏灌注扫描能反映肝纤维化各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参照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可对晚期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进行早期诊断,并对观察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马春梅郭启勇廖伟郭文力于涛冯国强
关键词:肝纤维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 探讨MRDWI对肝纤维化程度定量分析的能力。方法应用1.5TMR对12名志愿者、47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及DWI检查,b值选择0、250、500、750及1000s/mm^2,联合b值b250-1000及b500~1000分别取b=250、500、750和1000s/mm^2及b=500、750和1000s/mm^2的ADC平均值。采用Scheuer法进行纤维化(S)分期和炎症(G)分级,探讨病理分期与ADC值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DC预测不同纤维化分期的能力。结果当b=750s/mm^2时,S0、S1、S2、S3、S4期纤维化下ADC平均值分别为(1.41±0.11)×10^-3、(1.37±0.09)×10^-3(1.27±0.05)×10^-3、(1.26±0.04)×10^-3(1.224-0.06)×10^-3mm^2/s,ADC值在不同S分期间差异最大(F=18.31,P〈0.01)。随着S分期的增加,各b值下的ADC平均值逐渐下降,两者存在负相关性,b250-1000相关性最强(r=-0.727,P〈0.01)。选择b750及b250-1000、b500-1000时,ADC值在S2期以上(与S0和S1相比)及S3期以上(与S0和S1相比)纤维化时均明显降低(P〈0.01);在预测S2期以上纤维化时,选择b750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9),敏感性85.7%,特异性100.0%(ADC标准≤1.35×10^-3mm2/s);在预测S3期以上纤维化时,选择b250-1000时AUC最大(0.864),敏感性69.6%,特异性95.8%(ADC标准≤1.53×10^-3mm^2/s)。结论DWI对于预测S2期以上及S3期以上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效果,b值b250-1000或b500-1000均适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纤维化评价。
石喻郭启勇廖伟马跃乞文旭
关键词:肝硬化纤维化扩散肝炎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延迟期强化的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延迟期明显强化的肝脏恶性肿瘤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年7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且病变延迟期强化的病例共32例。其中包括肝细胞癌9例,胆管细胞癌12例,肝血管瘤11例。延迟期强化病灶定义为肝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延迟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如果病灶较大且血供明显不均匀,则按照上述条件将同一病灶内的延迟强化区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病灶进行b=500s/mm2的DWI扫描,DWI扫描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执业年龄大于5年)背靠背评价,主要评价在b=500s/mm2图像上肝脏占位性病变信号的高低。利用后处理得到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划定感兴趣区进行ADC值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图像分析及处理所得到的计量及计数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b=500s/mm2时的图像信号高低的评价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灶的ADC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病例的ADC值之间两两进行均数比较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实验所研究的这3种肝脏占位性病变当b=500s/mm2图像信号高低没有显著性差异(χ2=1.30,P〉0.05)。肝细胞癌病例ADC值[(1.28±0.46)mm2/s]和胆管细胞癌病例ADC值[(1.61±0.38)mm2/s]均显著低于肝血管瘤患者[(2.85±0.89)mm2/s](t=4.780,P=0.000;t=3.7025,P=0.001)。而肝细胞癌病例与胆管细胞癌病例的ADC值没有显著性差异(t=1.8008,P=0.088)。结论:MR DWI在延迟期强化肝脏恶性肿瘤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常规序列的有益补充。
白若冰郭启勇石喻卢再鸣杨京川孙宝海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
肝纤维化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的MR灌注加权成像(PWI)表现,评价P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皮下注射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0只)和对照组(10只)进行MR-PWI扫描。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分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门静脉和肝实质灌注曲线的峰值时间、信号最大上升斜率和最大下降斜率的变化,分析各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38只和对照组10只共48只大鼠完成MR检查。病理分期S0(n=13)、S1(n=5)、S2(n=9)、S3(n=13)、S4(n=8)。S0期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峰值时间[(15.03±1.05)s和(25.93±1.70)s],S1~S4期肝纤维化组的峰值时间逐渐递增[均值(26.29±3.52)s和(41.92±5.76)s],S0期与S2~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0.001)。S0期门静脉和肝实质的最大上升斜率、最大下降斜率[门静脉(420.46±27.26)1/s和(193.50±16.76)1/s,肝实质(140.10±16.73)1/s和(121.00±15.16)1/s],S1~S4期肝纤维化组的最大上升、下降斜率逐渐递减[门静脉均值(292.61±40.02)1/s和(139.73±13.22)1/s,肝实质均值(76.70±9.55)1/s和(97.56±15.73)1/s],S0~S2期与S3、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时间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最大上升斜率、门静脉的最大下降斜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R-PWI可以检测大鼠肝纤维化改变,可对中重度(S2~S4期)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
刘鑫郭启勇廖伟王宝东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实验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流灌注对MR表观扩散系数值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的扩散敏感系数(b值)下,肝脏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对肝右后叶、右前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2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禁食水8小时和进食标准餐后1小时(可有效增加门脉及肝血窦的灌注量)后分别采集一次,比较进食前后的肝脏右后叶、右前叶ADC值的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b值采用0,250,500,750s/mm2。结果:当b=750s/mm2时,无论肝右后叶、右前叶,进食前后ADC值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t=1.419,P=0.178;t=1.943,P=0.072),当b=250s/mm2时,进食前后的肝右后叶、右前叶ADC值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9,P=0.002;t=5.178,P<0.001),当b=500s/mm2时,在进食前后肝右后叶ADC值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t=1.519,P=0.151),而右前叶ADC值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2.449,P=0.028)。结论:选择禁食条件、测量肝右后叶并采用较大b值(b≥500s/mm2)可能成为一种避免血流灌注对肝ADC值测量影响的有效方法,为肝脏扩散成像提供稳定、优化的ADC值测量方案。
石喻郭启勇王晓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使用实验性兔肝纤维化模型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肝纤维化的能力。方法5只对照组兔和22只实验组兔进行DWI检查。兔肝纤维化模型使用腹腔注射CCl4诱导建立。根据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动物肝脏纤维化分期为S0~S4,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为G0~G4。DWI使用b值为600s/mm2,测量DWI图像信号强度值(S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和不同肝炎症活动度分级时平均SI、ADC和EADC值变化。结果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SI和EADC值逐渐升高、ADC值逐渐下降(P<0.05);随炎症活动度分级增加,SI值逐渐升高,ADC值和EADC值波动式下降和升高(P<0.05)。结论随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进展,SI和EADC上升,ADC下降。初步研究结果显示,DWI对于全面评价肝纤维化时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有重要价值。
王秋实郭启勇梁长虹康庄刘辉
关键词:肝纤维化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肝纤维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与血液生化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38只)和对照组(10只)进行MR常规和DWI扫描,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分组,b取333、666和1000s/mm2时,比较各组DWI图像的信号强度(SI)和ADC值的变化。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PCⅢ、C-Ⅳ和LN变化,与肝纤维化分期和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级:S0(n=3)、S1(n=5)、S2(n=9)、S3(n=13)、S4(n=8)。b取333、666和1000s/mm2时,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SI依次升高,ADC值依次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以b=1000s/mm2时相关关系最密切。b=333和666s/mm2时,根据SI值和ADC值可以将S0~S2期与S4期进行区分,S0期与S3、S4期进行区分。b=1000s/mm2时,可将S0~S2期与S4期进行区分。血清HA、PC Ⅲ、C-Ⅳ和LN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依次升高,ADC值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结论:DWI可检测S3、S4期肝纤维化,但对判定S0~S2期轻度纤维化有局限性。ADC值与肝纤维化血液生化学各指标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共同反映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生和沉积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刘鑫郭启勇廖伟王宝东
关键词:肝硬化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