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A2003195)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宏贵方建培陈国华吴燕峰夏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恢复
  • 1篇血液
  • 1篇移植后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胎血
  • 1篇脐血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来源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类
  • 1篇巨核
  • 1篇巨核细胞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方建培
  • 2篇徐宏贵
  • 1篇陈纯
  • 1篇魏菁
  • 1篇黄绍良
  • 1篇黄科
  • 1篇夏婷
  • 1篇周敦华
  • 1篇吴燕峰
  • 1篇陈国华

传媒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脐血和外周血来源的巨核细胞体外扩增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和脐血(cord blood,CB)来源的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的最佳体系,探讨两种来源巨核细胞的扩增差异。方法以Ficoll-Hapaque分离“动员”的外周血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离纯化CD3+4细胞,在含胎牛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两种来源的CD3+4细胞,定时进行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体系中CD4+1细胞的含量;同时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培养,测定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在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胎肝酪氨酸激酶配体(FLT-3ligand,FL)+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3组合中,外周血来源的CD4+1细胞第10天扩增了131±18倍,脐血来源的CD4+1细胞在培养的第14天扩增了193±25倍,为增殖高峰。均明显高于同来源的其他3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CD4+1细胞扩增倍数均呈下降趋势。结论TPO+FL+IL-6+IL-3组合均为CB和PB体外诱导扩增巨核细胞的最佳组合。CB来源的巨核细胞较PB来源的巨核细胞有更强的增生能力,而PB来源的CD3+4细胞产生巨核细胞的时间较CB来源的短,与临床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小板造血重建快于脐血移植相一致。
方建培夏婷陈国华吴燕峰徐宏贵魏菁黄绍良
关键词:巨核细胞细胞血液胎血细胞因子类
rhIL-11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HSCT)后rhIL-11是否具有促进血小板恢复的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rhIL-11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6年异基因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种类、植入情况和all-HSCT后rhIL-11是否使用,进行开放、内对照的临床观察。结果A组中,使用者和不使用者平均PLT输注量分别为0.25、0.26 U/d/kg;B组中,使用者和不使用者平均PLT输注量分别为0.24、0.26 U/d/kg;C组中,使用者和不使用者平均PLT输注量分别为0.11、0.12 U/d/kg;尽管使用者平均PLT输注量低于不使用者,但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内使用者和不使用者PLT≥20×10^9/L及PLT≥50×10^9/L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病例研究显示rhIL-11未能有效促进儿童异基因HSCT后血小板的恢复。
李慧丽方建培周敦华陈纯黄科徐宏贵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