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40B02)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关贵全牛庆丽罗建勋李有全刘军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螺旋体
  • 3篇伯氏疏螺旋体
  • 2篇莱姆
  • 2篇莱姆病
  • 1篇遗传进化
  • 1篇遗传进化分析
  • 1篇系统发生树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介导
  • 1篇进化分析
  • 1篇分型鉴定
  • 1篇PCR
  • 1篇PCR方法
  • 1篇病原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殷宏
  • 3篇马米玲
  • 3篇杨吉飞
  • 3篇刘军龙
  • 3篇李有全
  • 3篇罗建勋
  • 3篇牛庆丽
  • 3篇关贵全
  • 2篇任巧云
  • 2篇郝雪峰
  • 2篇付钰广
  • 2篇刘爱红
  • 1篇王子坚
  • 1篇杨朝霞
  • 1篇刘志杰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介导恒温扩增对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型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使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基于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的外膜蛋白A(OspA)基因,针对伯氏疏螺旋体不同的基因型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国内主要的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的3个基因型进行分型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以对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嘎氏疏螺旋体(B.afzelii)和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进行分型鉴定。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型鉴定可以对不同临床症状莱姆病患者的治疗和莱姆病的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杨吉飞关贵全牛庆丽李有全刘军龙马米玲任巧云刘爱红王子坚杨朝霞罗建勋殷宏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分型鉴定
黑龙江尚志地区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的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自我国黑龙江省尚志市野外采集的蜱体内分离出1株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并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BSK H分离培养法,经暗视野显微镜和姬姆萨染色观察,菌体呈螺旋状。根据已报道的伯氏疏螺旋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结合参考文献设计的外膜蛋白A(OspA)基因引物经PCR扩增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各种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建立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DK27(X8519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达99.5%;Osp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报道的Borrelia gariniiKhab(AY502600)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3.6%。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认为该分离株属于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命名为SZ,该菌株16SrRNA基因和OspA基因核酸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M007279和HM007278)。
牛庆丽杨吉飞关贵全付钰广马米玲李有全刘军龙刘志杰刘爱红任巧云郝雪峰罗建勋殷宏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系统发生树
采用PCR方法对我国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调查我国已有的4种蜱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情况,以进一步阐明莱姆病在中国的分布与流行状况。本研究通过筛选扩增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OspA)基因片段的通用引物,获得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建立用于检测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PCR方法,其扩增片段大小为307 bp。该方法可检测出10 pg的阿氏疏螺旋体(Ba)、1 pg的伽氏疏螺旋体(Bg)和0.01 pg的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b)的3种不同基因型的伯氏疏螺旋体的OspA基因组DNA,表明其敏感性较好,适用于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状况的调查。本研究从我国7个省采集到的667只蜱,进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类鉴定表明这些蜱分属革蜱属、血蜱属、牛蜱属和扇头蜱属。PCR检测所获数据表明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4%(10/264)、6%(11/137)、31.4%(59/185)和31%
牛庆丽关贵全杨吉飞付钰广马米玲李有全刘军龙郝雪峰罗建勋殷宏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PCR流行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