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004)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晓蓉彭书传耿金菊张雁顾雪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微囊藻
  • 2篇乳液
  • 2篇石蜡
  • 2篇铜绿微囊藻
  • 2篇尿素
  • 2篇污染
  • 2篇蓝藻
  • 2篇凹凸棒
  • 2篇凹凸棒石
  • 2篇包膜尿素
  • 2篇苯丙
  • 2篇苯丙乳液
  • 2篇沉积物
  • 1篇氮素
  • 1篇氮素释放
  • 1篇氮素释放特性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毒素污染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王晓蓉
  • 4篇彭书传
  • 3篇耿金菊
  • 3篇张雁
  • 2篇鲜啟鸣
  • 2篇陈天虎
  • 2篇顾雪元
  • 1篇宋睿
  • 1篇郭红岩
  • 1篇周正发
  • 1篇杨柳燕
  • 1篇葛万峰
  • 1篇任洪强
  • 1篇张娟
  • 1篇田杰
  • 1篇韩超
  • 1篇任静华
  • 1篇冯景伟
  • 1篇刘国栋
  • 1篇张宇峰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包膜尿素的制备
2011年
文章研究利用苯丙乳液、石蜡和凹凸棒石粉末作为包膜材料,制成不同包膜剂用量、不同包膜厚度的18种复合包膜尿素,通过溶解实验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所制备的包膜尿素在水中的溶解特征。结果表明,包膜效果最好的3种包膜尿素产品Ⅰ(BcX)、产品Ⅱ(CbX)、产品Ⅲ(CcX)对尿素态氮的释放有明显的控释作用,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产品Ⅰ(BcX)、产品Ⅱ(CbX)、产品Ⅲ(CcX)的氮素初期溶出率分别比普通尿素降低87.32%、89.5%、93.29%。
李君张雁彭书传陈天虎
关键词: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
聚合氯化铝铁和粘土应急去除蓝藻的室外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文章在开展PAFC去除淡水中的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的室内模拟研究基础上进行PAFC和粘土应急去除巢湖水中蓝藻的室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20 mg/L的絮凝剂用量下,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巢湖水中蓝藻的沉降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达到97.7%。PAFC,PAFC和粘土(高岭石或海泡石)可以快速高效絮凝沉降巢湖水中的蓝藻,并且在30 d之内除藻率稳定地维持90.0%以上。同时探讨其对藻毒素释放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AFC和粘土(海泡石或高岭石)1 d后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藻毒素,PAFC和海泡石组的吸附去除率大于PAFC和高岭石,且30 d内仍一直维持藻毒素浓度低于对照组。
聂祥平王晓蓉郭红岩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高岭石海泡石蓝藻巢湖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利用被引量:6
2011年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先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目前,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和用水浪费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污水资源化,严格排污权管理,建立合理的用水价格机制,加强节水和污水处理回用宣传,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而优化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谢继锋胡志新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太湖梅梁湾磷化氢气体浓度和通量日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以太湖梅梁湾湖区为研究对象,考察水面上空磷化氢浓度和水-气界面磷化氢释放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白天大气中磷化氢浓度(7.39±7.00)ng.m-3显著低于夜间(37.05±22.74)ng.m-3,光照是影响大气中磷化氢浓度的主要因素.磷化氢通量全天正负交替,白天平均通量(11.41±23.76)ng.m-2.h-1,水体为磷化氢的释放源;夜间平均通量为(-37.62±26.45)ng.m-2.h-1,水体表现为磷化氢的汇;一天内平均日变化为(-13.11±35.04)ng.m-2.h-1,磷化氢总体为从大气向水体迁移的过程.磷化氢通量与水温显著正相关,而与大气中磷化氢浓度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磷化氢与温室气体(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均呈现负相关.
韩超耿金菊张娟鲜啟鸣王晓蓉任洪强杨龙元
关键词:磷化氢通量日变化温室气体
影响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缓释效果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改进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的生产技术。[方法]通过分别改变各种包膜材料(苯丙乳液、石蜡和凹凸棒石粉末)的用量、干燥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制得不同的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并且利用水浸泡试验研究制得的不同包膜尿素在水中的溶解特征。[结果]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膜尿素的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每包膜100克尿素,石蜡用量为20 g,凹凸棒石粘土用量为3 g,苯丙乳液用量为50~60 ml,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0 min。[结论]各种膜材料用量、干燥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均影响着该复合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
张雁彭书传陈天虎周正发
关键词: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包膜尿素干燥温度
蓝藻水华衍生的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频发,引发各种衍生物污染,严重时造成重大生态灾害事件,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其中微囊藻毒素以其毒性大、分布广和结构稳定的特点,成为水环境中常见的潜在危害物质,它主要由微囊藻产生,是一类具有多种异构体的环状七肽物质。本文根据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及其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产生、迁移和转化,在我国天然水体、水库源水和饮用水中的污染现状以及部分水产品中的微囊藻毒素累积情况,较全面地评述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子致毒机理以及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常见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姜锦林宋睿任静华王晓蓉杨柳燕
关键词:蓝藻水华微囊藻毒素水生生物致毒机理生态毒理
江苏省黄海海域生物质量调查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调查了自山东日照至长江口范围内江苏黄海海域18个站位的野生鱼类和甲壳类经济动物体内的污染物水平,监测项目包括:重金属Cu,Pb,Cr,Cd,Hg,总As和石油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污染负荷评价。从地域分布来看长江口和吕四港的整体污染水平较高,污染负荷指数为0.35;海州湾和东沙污染水平相当,污染负荷指数为0.25;东沙Cd污染较突出。从生物种类来看鱼类和甲壳类的总As含量较高;大部分生物均发现中度石油烃污染;甲壳类生物体内Cd含量濒临超标限;其余各类生物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标准值。
孙剑顾雪元张爱茜王晓蓉
关键词:重金属石油烃污染评价
不同方法测定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以太湖9个采样点所采集的27个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研究沉积物中DGT所测量的磷浓度(DGT-P)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4种常规的生物可利用性磷方法[(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藻可利用磷(AAP)和NaHCO3提取磷(Olsen-P))]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太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与铜绿微囊藻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DGT-P与藻生长量的相关系数为R2=0.941(P<0.01),高于4种生物可利用性磷提取法的相关系数(WSP,0.780、RDP,0.806、AAP,0.849、Olsen-P,0.910).结果表明DGT技术可以作为预测原位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工具.
徐望龙王晓蓉鲜啟鸣罗军刘智敏耿金菊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沉积物
化学提取法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提取太湖沉积物中有效砷的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以底栖生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外源三价砷污染太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富集实验分别比较了DGT(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和化学连续提取法所测浓度与河蚬中砷的生物有效性的相关性,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中染毒的总砷浓度(9.48,14.12,19.88,26.86,35.66,46.42,54.25mg·kg-1)增加,DGT测得砷浓度和化学提取法所测砷含量也随之增加,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P<0.01),表明这两种技术均能很好地预测沉积物中有效砷含量。通过河蚬对三价砷的暴露实验,发现当沉积物总砷含量在35.66mg·kg-1以下时,暴露14d和28d后河蚬体内富集的总砷含量与暴露浓度增加趋势一致。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DGT法和化学提取法测得结果均与河蚬体内砷的富集量显著相关,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预测河蚬体内肉质部的总砷富集量。
张茜张宇峰王晓蓉罗军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河蚬
芽孢杆菌Z5溶铜绿微囊藻特性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从利用铜绿微囊藻液人工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编号为Z5的溶藻细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研究了Z5菌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的溶藻能力,考察了不同生长期的Z5菌无菌滤液及添加比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用6d后,Z5菌稳定期的无菌滤液对处于稳定期的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达到91.36%.在4%~12%的投加范围内,无菌滤液的投加量与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溶解作用呈正比.研究表明芽孢杆菌Z5是通过分泌具有部分热稳定性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溶藻.
马宏瑞章欣王晓蓉耿金菊顾雪元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