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A204)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希良刘坤邢丽鹿文葆姚志东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重庆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流感
  • 4篇病毒
  • 3篇流感病毒
  • 3篇甲型
  • 3篇H5N1
  • 3篇MDCK细胞
  • 2篇人禽流感
  • 2篇透皮
  • 2篇克隆
  • 2篇克隆化
  • 2篇霍乱毒素
  • 2篇甲型H1N1...
  • 2篇高致病性
  • 2篇反向遗传学
  • 1篇滴度
  • 1篇疫苗
  • 1篇英文
  • 1篇适应性
  • 1篇株高
  • 1篇佐剂

机构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蒙特利尔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8篇王希良
  • 5篇刘坤
  • 4篇邢丽
  • 4篇鹿文葆
  • 3篇张良艳
  • 3篇姚志东
  • 2篇孙艳花
  • 2篇孙艳丽
  • 2篇杨鹏辉
  • 1篇陈惠方
  • 1篇王文娟
  • 1篇高啸
  • 1篇罗德炎
  • 1篇陈中伟
  • 1篇潘玉竹
  • 1篇刑丽
  • 1篇张洪刚
  • 1篇刘秀梵
  • 1篇马安伦
  • 1篇顾超逸

传媒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甲型H1N1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初步研究,为研发不依赖鸡胚生产工艺的流感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的病毒样颗粒;通过Western blot、血凝、单向免疫扩散,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病毒样颗粒;使用A/California/07/2009(H1N1)裂解疫苗作为对照,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使用A/Beijing/501/2009(H1N1)进行攻毒,评价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结果经鉴定,纯化后的病毒样颗粒血凝滴度为1:512,HA含量为92.9μg/ml,颗粒大小在100 nm左右,二免10 d后IgG抗体效价7.9×103,血凝抑制实验测得血抑(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效价384,对50LD50的A/Beijing/501/2009(H1N1)病毒的保护率达到10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裂解疫苗,为发展不依赖鸡胚生产的流感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技术保证。
高啸潘玉竹陈中伟邢丽刘坤王文娟杨鹏辉王希良
关键词:甲型H1N1病毒样颗粒疫苗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透皮疫苗免疫佐剂的初步筛选被引量:1
2009年
用不同的佐剂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全病毒疫苗混合,通过透皮途径免疫BALB/c小鼠并评价其免疫应答效果,从而初步筛选出较好的透皮免疫佐剂。实验选用CT、CpG ODN1826、CpG ODN2006、MF59四种不同的佐剂按适当的比例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灭活全病毒抗原混合制成透皮疫苗,透皮免疫BALB/c小鼠,检测血清IgG抗体效价、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以及肺、鼻灌洗液中特异性IgG和IgA抗体效价,并对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CpG ODN1826单独使用或与CT合用组血清IgG抗体效价较无佐剂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尤以CpG1826+CT+HA组血清IgG抗体效价最高,同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也验证了这一点,肺、鼻灌洗液中,均可检测到特异性IgA、IgG。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BS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的水平均见提高(P<0.05),并且CpG1826+CT+HA组与滴鼻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2267)。结果表明,在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病毒透皮疫苗的小鼠模型中,CT与CpG ODN1826是较好的的透皮免疫佐剂,能够诱导机体Th2型和Th1型免疫应答,同时诱导了黏膜免疫应答的产生,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孙艳丽孙艳花马安伦鹿文葆陈惠方王希良
关键词:霍乱毒素免疫佐剂
H5N1流感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产生在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能高适应生长的重配H5N1流感病毒疫苗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测定。方法修饰A/Puerto Rico/8/34(H1N1)(PR8)的NS基因为Vero细胞适应型,并合成NS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NS;通过RT-PCR方法,扩增疫苗株A/Anhui/01/2005(H5N1)的HA、NA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HA、pHW2000-NA;以PR8的其它5个内部基因作为骨架,按照1+2+5模式8质粒共转染Vero细胞拯救流感病毒,并对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由Vero拯救出具有高适应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并检测了重配疫苗株的生物学特性。结论成功从Vero细胞拯救了具有Vero细胞高适应性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为应用Vero细胞大规模生产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鹿文葆罗德炎杨鹏辉刘坤刑丽王希良刘秀梵
关键词:反向遗传学VERO细胞
MDCK细胞的悬浮驯化及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驯化MDCK细胞使之适应悬浮培养,以之作为生产流感病毒疫苗的介质,为以细胞代替鸡胚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提供保证。方法: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分别驯化MDCK细胞,放大培养能悬浮生长的MDCK细胞,并以之作为介质培养流感病毒。结果:获得了能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其在悬浮条件下生长良好;以之作为载体培养流感病毒,可获得较高产量的病毒。结论:建立了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以之作为载体培养流感病毒可获得较高病毒滴度,为细胞培养生产流感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张良艳姚志东邢丽顾超逸刘坤王希良
关键词:MDCK细胞流感病毒病毒滴度
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高适应性MDCK细胞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筛选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高适应的MDCK单克隆细胞株,用于培养生产流感病毒疫苗,为细胞代替鸡胚生产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提供保证。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将MDCK细胞进行单克隆化,扩大培养建立单克隆化细胞库,通过血凝和TCID50筛选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的高适应性单克隆化细胞株,并鉴定所获得的细胞株细胞表面NeuAcα2,6 Gal的丰度。结果共制备了97株单克隆化MDCK细胞,经过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的筛选,共筛选到2株高适应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的MDCK单克隆化细胞株,其TCID50分别为6.68 log10 TCID50/ml和6.77 log10 TCID50/ml,其表面NeuAcα2,6 Gal的丰度明显提高。结论成功培养了MDCK单克隆细胞株,经筛选获得的单克隆细胞株其血凝滴度,TCID50都比普通MDCK细胞有明显提高,为细胞培养生产流感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姚志东张良艳刘坤邢丽王希良
关键词:MDCK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
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建立及发展应用
2009年
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由单负链RNA构成。其基因组RNA需要被转录为mRNA才能引导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使用传统的DNA重组技术对负链RNA病毒进行基因操作已经难以奏效。反向遗传学方法是通过反转录病毒RNA为cDNA,从而构建成含有病毒基因组cDNA的质粒并转染相应细胞产生病毒。通过中间的DNA环节在DNA相对负链RNA病毒基因组进行人工操作,这使得研究者可以自定义产生需要的病毒。因而研究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相关病毒基因片段结构功能、疫苗研制、外源基因表达、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很有意义。
鹿文葆王希良
关键词:反向遗传学
MDCK单克隆细胞库的建立及检定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高适应MDCK单克隆细胞库,用于培养生产流感病毒疫苗,为细胞代替鸡胚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提供保证。方法:用有限稀释法将MDCK细胞进行单克隆化,通过血凝和TCID50筛选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的高适应性单克隆化细胞株,扩大培养建立细胞库并进行检定。结果:共制备了97株单克隆化MDCK细胞,筛选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高适应性MDCK单克隆细胞株,扩大培养建立了细胞库,经检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0版)对细胞库的要求。结论: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株高适应性MDCK单克隆细胞库,为细胞培养生产流感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张良艳姚志东邢丽刘坤王希良
关键词:MDCK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细胞库检定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透皮疫苗促渗剂的初步筛选
2010年
目的 初步筛选用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透皮疫苗的较有效的促渗剂.方法 选用乙醇、丙二醇、二甲基亚砜、维甲酸、油酸作为促渗剂,将其应用于BALB/c小鼠,再用灭活的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透皮疫苗免疫小鼠,通过评价透皮免疫应答的效果对促渗剂进行初步筛选.结果 二甲基亚砜、维甲酸组和油酸组血清IgG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其他促渗剂组(P<0.05).结论 在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透皮疫苗的小鼠模型中,二甲基亚砜、维甲酸和油酸是较好的促渗剂.
孙艳丽张洪刚孙艳花鹿文葆王希良
关键词:霍乱毒素促渗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