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95460)

作品数:81 被引量:696H指数:16
相关作者:周芳德林宗虎王栋孙贺东刘磊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理学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两相流
  • 12篇数值模拟
  • 10篇水平管
  • 10篇值模拟
  • 9篇流型
  • 7篇油气
  • 7篇试井
  • 7篇流量计
  • 6篇弹状流
  • 6篇多相流
  • 6篇越流
  • 6篇气液两相流
  • 6篇流化
  • 6篇流化床
  • 6篇传热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气藏
  • 5篇精确解
  • 5篇井底

机构

  • 6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东南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西安石油学院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西北电力试验...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清华大学研究...

作者

  • 27篇周芳德
  • 26篇林宗虎
  • 16篇王栋
  • 12篇孙贺东
  • 10篇刘磊
  • 9篇袁竹林
  • 8篇王跃社
  • 7篇张修刚
  • 6篇苏新军
  • 6篇钱焕群
  • 6篇曹学文
  • 6篇高承泰
  • 6篇王树众
  • 5篇徐益谦
  • 5篇鹿院卫
  • 5篇陈听宽
  • 5篇李斌
  • 4篇梁法春
  • 4篇陈军斌
  • 4篇张鸣远

传媒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工程热物理学...
  • 8篇油气储运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化工学报
  • 3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化工机械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Nuclea...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计量技术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16篇2003
  • 20篇2002
  • 20篇2001
  • 8篇200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直下降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摩擦压力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对垂直下降钢管中的油气水三相流摩擦压力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三相流摩擦压力降与折算液速、折算气速和含液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王祺王树众王栋林宗虎
关键词:三相流
环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及两相流型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实验研究了垂直向上窄缝环形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和流型变化 ,窄缝宽度为 1~ 2 .5mm .实验结果表明 ,窄缝内沸腾传热有明显强化 ,并出现了区别于常规尺寸管内的两相流型和局部换热特性 .
李斌赵建福周芳德唐泽眉胡文瑞
关键词:沸腾换热汽液两相流传热系数
转鼓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提出了一种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其采用转鼓作为分配器 ,从被测的两相流体中成比例地分流出约 2 0 %的气液混合物 ,并应用分离法分别测量出其中的气相和液相流量 ,然后根据比例关系确定被测两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证明 ,分流系数等于分流通道数与总通道数的比值 ,而与流型无关 .实验中出现的流型包括分层流、波状分层流和环状流 .在实验范围内 ,流量测量的平均误差小于 5 % .实验结果也表明 ,转鼓运动间隙是影响实际分流系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转鼓的加工精度愈低 ,运动间隙过大 。
王栋林益林宗虎
关键词:转鼓流量计
垂直上升管内气体扰动油水两相乳化液流动特性被引量:5
2000年
气体 -油水乳化液的管内流动是原油开采、油气输运以及许多化工领域中经常遇到的工程现象 ,正确认识油水乳化液在气体扰动下的动力特性对圆管内油、气、水多相流的理论建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和学术价值 .本文通过垂直上升管内油气水三相弹状流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垂直上升弹状流中油水乳化液黏度计算模型 .基于此模型 ,油水乳化液在气体掺入下的流动特性可表现为气体扰动变稠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和气体扰动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 .
王跃社鹿院卫周芳德
关键词:流动特性弹状流
液体填塞流的持液率与压力降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以不同粘度的流体为液相 ,在垂直管中研究了液体填塞流 (包括弹状流、块状流和泛出流 )的持液率和压力降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粘度的液体 ,填塞流的持液率都随无量纲气流体积通量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减小 ,总压力降随气流体积通量也近似呈对数规律变化 .研究同时发现 ,液体填塞流的摩擦阻力压力降为负值且存在极值点 ;摩擦阻力压力降在总压力降中所占的百分比与气流体积通量的关系存在拐点 ,拐点处对应于弹状流向块状流的流型转变 .
刘磊周芳德王跃社
关键词:两相流流型持液率压力降
无限大三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精确解及典型曲线被引量:8
2003年
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的影响的条件下 ,采用最大有效井径的概念 ,建立无限大三层越流油藏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下以 Bessel函数表示的井底压力和分层流量的精确解。运用 Crump数值反演方法 ,得到实空间的解 ;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该模型不但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 ,也适合于表皮系数为负的情形。用新模型绘制的典型曲线进行拟合 ,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孙贺东刘磊周芳德高承泰
关键词:试井越流多层油藏
单层开采的圆形定压边界两层油藏压力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为更好地分析具有越流的多层油藏的压力动态,采用有效井径的概念,在半透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圆形定压边界、两层越流油藏单层开采时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了拉氏空间中以Bessel函数表示的精确解。数值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单层开采的两层油藏与全部打开的两层油藏的压力动态基本相同,都表现为3个阶段:早期是介于两个渗透层之间的均质流动;中间为过渡段,导数曲线出现下凹特征;晚期表现为整个油藏的均质特征,随着边界距离的增加,压力导数值趋近于0.5。半透率越大过渡段出现得越早,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储容比越大导数曲线峰值越小,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随着两层渗透率比值变小,过渡段变短,导数曲线下凹程度变小。
孙贺东周芳德
关键词:试井数学模型层间越流有效井径层状油气藏
应用Coriolis流量计测量油水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含水率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利用Coriolis质量流量计对水平管内的油水两相流的质量流量和混合物真实密度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发现,在含水率10%-90%的范围内,Coriolis质量流量计能精确地测量油水两相流的质量流量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根据油水混合物的真实密度值也能较精确地确定其含水率,计算式的误差小于3%。实验管道内径为25 mm,流量1-4.2 m3/h。
张修刚张钦明王栋林宗虎
关键词:持水率含水率油水两相流
流化床中颗粒流化运动的直接数值模拟被引量:28
2001年
流化床燃煤锅炉对环境污染小的原因之一是在燃烧时向炉内加入脱硫剂 ,脱硫剂与煤颗粒一起沸腾流化 ,相互充分接触 ,脱硫剂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进行反应吸收。由于喷入炉内的脱硫物质在粒径和密度上通常与煤颗粒不同 ,在流化区域上也存在差异。为了了解不同粒径和密度颗粒在流化床内的运动规律 ,达到高效、经济的脱硫效果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 ,对粒径和密度呈正态分布的物料在流化床内的流化运动区域进行了研究 。
袁竹林
关键词:流化床锅炉直接数值模拟燃煤锅炉
圆管内油气水三相弹状流的生成和发展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高速动态分析仪清晰的可视化效果 ,在一个宽广的流速范围内 ,观察了垂直上升圆管内油 气 水三相弹状流的形成和转化 .将Weisman流型转化过渡区的概念应用到油 气 水三相弹状流流型的研究中 ,量化了弹状流转化过渡区的边界 .提出的弹状流的生成转化边界、弹状流的发展转化边界 ,很好地包容了前人所得到的弹状流转化边界 ,为解释众多弹状流边界模型的不一致性 。
王跃社刘磊周芳德
关键词:弹状流流型流动特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