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90017)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相关作者:贾男张亮亮郑智峰聂卉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预防性储蓄
  • 1篇预防性储蓄动...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汇率
  • 1篇系统广义矩
  • 1篇系统广义矩估...
  • 1篇居民消费
  • 1篇汇改
  • 1篇汇率
  • 1篇广义矩
  • 1篇广义矩估计
  • 1篇城镇居民消费
  • 1篇储蓄
  • 1篇储蓄动机

机构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2篇贾男
  • 1篇聂卉芬
  • 1篇郑智峰
  • 1篇张亮亮

传媒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统计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基于一篮子汇率权重的估计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用日汇率数据对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子中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四种货币;在汇改初期,美元的权重仍然非常大,这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盯住美元的;但在以后的时期中,美元的权重逐步减少,欧元、韩元和日元的权重则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7月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形成综合考虑了各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灵活地改变篮子货币的权重,有意识地增加相对坚挺、国家经济形势较好的货币的权重。不仅如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考虑了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人民币对内贬值会引起实际利率的上升,进而引起实际汇率的上升,这说明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具有相当的市场化程度了。
贾男郑智峰聂卉芬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被引量:26
2011年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家庭的食品消费微观数据作为非耐用品消费的代理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振及高储蓄的现象,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城镇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其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不仅如此,本文还发现家庭越富有,习惯形成越强,储蓄倾向越高。
贾男张亮亮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动机系统广义矩估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