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62)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庆宾王志芳刘超王贵文牛花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及其接触带储层发育特征与有利油气藏条件被引量:2
- 2019年
- 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岩浆侵入作用能够形成侵入岩—外变质带油气储层。以高邮凹陷北斜坡地区阜宁组为研究层位,根据岩心、薄片、分析测试等资料,重点研究了高邮凹陷北斜坡地区辉绿岩及其接触带的储层发育特征,并从烃源岩和成藏条件分析了研究区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讨论了岩浆侵入活动对油气成藏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辉绿岩及其外变质带(接触带泥岩和砂岩)均可作为储层,辉绿岩储集空间包括原始气孔、冷凝裂缝、溶蚀孔隙、微孔、收缩微缝及构造裂缝;接触带泥岩储集空间包括构造裂缝、热液微裂缝、收缩缝、解理缝、晶间微孔和微溶孔;接触带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超大孔及微溶孔。辉绿岩和接触带泥岩整体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发育的裂缝系统是储层性能改善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未受辉绿岩影响的正常储层而言,接触带砂岩的储集性能变差。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藏分布特征等证据表明辉绿岩侵入降低了烃源岩生烃门限,加速了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为辉绿岩及变质带储层提供了油气来源。研究区有利成藏条件主要包括:近距离油源供给、辉绿岩侵入形成运移通道、油气运移与圈闭形成良好时空配置、较大规模的辉绿岩及变质带和良好的封闭遮挡条件。
- 李鸿儒牛佳文韩明刚姚长华段长江陈铭帅杜波张志虎
- 关键词: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油气成藏
-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要特征及评价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了解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要特征,对储层进行评价.在野外露头踏勘、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及相关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普通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及孔渗密实验数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岩性主要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未完全充填裂缝、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3类.基岩储层孔隙度介于0.004%~9.760%,平均孔隙度在1.663%~3.844%;渗透率介于最大值0.002~33.239mD,平均渗透率在0.020~3.836 mD,片麻岩类物性整体好于花岗岩类,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基岩储层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及矿物组合、古地貌、先存断裂及破碎带、后期岩浆侵入及热液作用4个方面.结合基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形成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多因素控制的基岩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好、中等、较差、差4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多以Ⅱ类储层为主,主要见于花岗片麻岩,其次是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东坪鼻隆、牛中-牛北斜坡可见Ⅰ类储层;尖北斜坡、牛东鼻隆、冷北斜坡多为Ⅱ类储层.
- 李欣谢庆宾牛花朋张永庶李俊巍吴志雄李传龙席斌王波袁翰林
- 关键词:储集空间主控因素储层评价油气地质
- 岩浆岩与变质岩风化壳储集层差异--以阿尔金山山前带东段基岩储集层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阿尔金山山前带东段基岩风化壳储集层以岩浆岩风化壳和变质岩风化壳为主,为了解2种风化壳储集层的差异,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借助常规测井曲线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像识别基岩风化壳结构,对典型井风化壳结构进行划分,绘制连井剖面;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元素能谱测井、常规测井、常量元素测试、氦孔隙度-空气渗透率测试数据等总结2种风化壳储集层在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响应、常规测井、储集空间特征方面的差异,建立岩浆岩和变质岩风化壳储集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基岩风化壳按风化程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土壤层、完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4层结构,为了便于研究又将半风化层细分为半风化层溶蚀带和半风化层崩解带。岩浆岩矿物纵向分布形式差异不大;变质岩由浅到深暗色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整体减少。通过SiO2/Al2O3可知,研究区基岩多处于半风化状态,花岗岩SiO2/Al2O3为5.13~6.50,较稳定;变质岩SiO2/Al2O3为3.01~6.53,变化较大。岩浆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洞型,半风化层崩解带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型;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储集空间类型为孔洞型,半风化层崩解带储集空间为孔洞-裂缝型。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孔隙度为0.413%~8.509%,岩浆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孔隙度为0.926%~7.152%;变质岩半风化层崩解带孔隙度为1.367%~5.211%,岩浆岩半风化层崩解带孔隙度为1.429%~8.572%.岩浆岩和变质岩半风化层崩解带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半风化层溶蚀带好。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是变质岩风化壳储集层最重要的储集层,是稳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半风化层崩解带;岩浆岩半风化层崩解带是岩浆岩风化壳储集层最重要的储集层,其次是半风化层溶蚀带。变质岩风化壳储集层的储集性能优于岩浆岩岩风化壳储集层。
- 李欣谢庆宾牛花朋张永庶李传龙宋姝豫吴志雄
- 关键词:储集层岩浆岩变质岩
- 岩浆侵入作用影响碎屑围岩储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1
- 2015年
- 勘探实践表明,受岩浆侵入改造的变质泥岩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同时岩浆侵入引发热对流和提供热液而影响砂岩围岩储层,因此探讨岩浆侵入对碎屑围岩的影响作用及其机理对于扩大油气勘探领域和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紧密围绕这一知识体系,概述了岩浆侵入影响沉积围岩的过程、侵入活动与油气储层的关系,归纳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并从储层储集性能的角度,结合自身研究,总结了岩浆侵入作用对碎屑围岩储层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1挤压变形作用。包括围岩宏观上发生塑性变形或脆性破裂、微观上碎屑颗粒脆性破裂和压溶作用。2热传递及热液变质作用。包括引发热对流使砂岩围岩改造、热烘烤引发泥岩热变质以及形成明显的变质构造。3直接或间接为成岩作用提供物质来源,产生溶蚀或沉淀。这些因素对储层储集性能具有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热对流机理研究、侵入作用的影响范围,研究和建立不同侵入特征对围岩储层影响的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模式。
- 刘超谢庆宾王贵文崔宇张楚珺
- 关键词:碎屑岩储层变质作用热对流
- 苏里格气田西部主要含气层段储层特征被引量:13
- 2014年
- 苏里格气田西部储层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其中山1段为网状河沉积,盒8下亚段为辫状河沉积,至盒8上亚段演变为曲流河和网状河沉积。研究区主要含气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含有少量石英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的特征。储层孔隙空间常以组合形式出现,以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含少量的原生粒间孔。储层孔隙结构具有孔喉小、排驱压力高和主贡献喉道小的特征,平均孔隙度为6.23%,平均渗透率为0.4 mD,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认为,盒8段和山1段储层目前均处于中成岩阶段B亚期,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以及成岩作用的影响,非均质性明显。
- 谢庆宾谭欣雨高霞梁新平赖长洁王志芳
- 关键词: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储层特征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 岩浆侵入对围岩储层的成岩及其变质特征的影响及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辉绿岩侵入带露头研究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以松辽盆地南部团山子采石场辉绿岩侵入露头为例,采用连续密集取样、常规分析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围岩储层的成岩及其变质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岩浆侵入对围岩的影响及其储层意义。岩浆侵入对角岩围岩的影响包括:1)自生绢云母距离侵人体越远,其含量越少;2)粘土矿物主要为成岩晚期的伊利石和绿泥石;3)角岩中发育特殊“气孔-杏仁”构造。岩浆侵入对上覆砂岩的影响表现为:1)造成自生石英的特征分布;2)造成粘土矿物的不均匀分布;3)形成反映应力挤压特征的颗粒结构。角岩中浊沸石发育和高岭石不发育对应碱性环境,不利于热液微裂缝中碳酸盐矿物的溶蚀。因此,尽管角岩发育微孔、微缝等少量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1.70%),但其渗透能力很低(平均渗透率小于0.1mD)。侵入活动对研究露头砂岩储层物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挤压作用和热液流动作用使自生矿物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或加剧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 刘超谢庆宾王贵文宋一帆王宇涵唐勇
- 关键词:辉绿岩储层非均质性
- 四川盆地东部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6
- 2014年
-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5.96%,平均渗透率0.044×10-3μ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须家河组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砂泥混杂,颗粒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一般占孔隙损失的60%~85%。随后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胶结物使孔隙减少12%~18%;此外,研究区须家河组缺乏易溶解的物质成分,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较低,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微弱,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最高达2.5%。
- 谢庆宾李娜刘昊天何文斌王志芳
-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孔低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