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293)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湘源孙琳赵金霞刘蕊李常虹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襞微循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甲襞微循环检查是一种无创、直观、量化、便于随访的方法,可以良好显示微血管损伤情况,近几年来逐渐受到风湿科医生的重视。甲襞微循环可作为系统性硬化病早期诊断的依据,且与患者的指端溃疡、肺脏受累等密切相关。在炎性肌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亦可见相应甲襞微循环改变。
- 孙琳刘湘源
-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雷诺现象
- 半乳糖凝集素-1与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 2016年
- 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在北京地区患病率为0.28%,患病人数较多[1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多种蛋白质、细胞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参与了RA的发生,其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Gal)是最近受到关注的具有调节免疫激活及炎症反应的重要蛋白质家族[2].Gal为S型凝集素,可特异性识别β-半乳糖苷键,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识别功能,调节细胞增殖、细胞黏附以及细胞凋亡等[3-6].半乳糖凝集素1(Gal-1)是最早发现的Gal家族分子,组织分布广泛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近年来对其深入研究发现Gal-1不仅参与了机体的防御反应,同时在RA的病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Gal-1在RA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孙琳武东李常虹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质家族流行病学调查细胞增殖
- 血清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的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蛋白水平,探讨该蛋白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RA患者7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96例、健康对照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分析BRAF蛋白与RA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P<0.01)及健康对照组(P<0.01),BRAF蛋白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临床、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因子无相关性。将RA患者分为BRAF蛋白升高组及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血清中BRAF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提示BRAF蛋白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
- 金银姬赵金霞孙琳杨麟邢瑞刘湘源
- 半乳糖凝集素1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调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T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Gal-1-),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方式分别将UC-MSCs、UC-MSCs(Gal-1-)与RA患者的CD4^+T细胞共培养。设立阴性对照组(CD4^+T)、阳性对照组[CD4^+T培养过程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 lutinin,PHA)2 mg/L]、UC-MSCs-CD4^+T共培养组、UC-MSCs(对照shRNA)-CD4^+T共培养组及UC-MSCs(Gal-1-)-CD4^+T共培养组。MTS法检测CD4^+T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亚型。结果:UC-MSCs和UC-MSCs(对照shRNA)与CD4^+T细胞共培养组可显著抑制PHA诱导的CD4^+T细胞增殖及TNF-α表达,而UC-MSCs(Gal-1-)组对此无明显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8.51%±2.04%)相比,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组可显著抑制Th1细胞分化(分别为4.83%±1.37%和5.13%±0.87%,P值分别为0.012和0.018),而UC-MSCs(Gal-1-)组对此无明显抑制作用(6.41%±0.96%,P=0.1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组可上调Th2并下调Th17比例,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UC-MSCs(Gal-1-)组的这一作用不明显。结论:UC-MSCs可抑制RA患者CD4^+T细胞的增殖、活化并可降低Th1细胞比例,但敲低galectin-1分子的表达后该作用减弱,提示galectin-1参与了UC-MSCs抑制RA患者CD4^+T细胞功能的过程。
- 孙琳安卓李常虹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颈椎半脱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了解RA颈椎半脱位的发生情况、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探索RA出现颈椎半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纳入68例有颈椎相关症状并行影像学检查的RA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颈椎半脱位组和无脱位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及Pe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纳入患者影像学证实为颈椎半脱位者占同期我院RA患者的11.6% (39/335).最常见的症状为颈痛,占87% (34/39),其次为四肢麻木,占9%(23/39).颈椎半脱位组CRP阳性率[89% (24/27)]明显高于无脱位组[59%(16/27)] (x2=6.17,P<0.01).影像学方面,RA颈椎半脱位患者常见表现形式为寰枢椎前脱位[95%(37/39)]、垂直脱位[18%(7/39)]和下段颈椎脱位[(5%(21/39)].颈椎半脱位组出现骨质破坏、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比例明显高于无脱位组(x2=7.96,x2=6.12,x2=4.89,P<0.05),而颈椎无脱位组更常出现骨质增生硬化(x2=6.21,P<0.05).在颈椎半脱位组中,PADI与屈位片上的ADI具有相关性(r=-0.547,P=0.015).结论 RA合并颈椎半脱位并不少见,其形式主要为寰枢椎前脱位.影像学特点为骨质破坏、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
- 孙琳张碧莹刘蕊赵金霞邓晓莉刘湘源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颈椎半脱位
- 双醋瑞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双醋瑞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Wista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阳性(秋水仙碱)对照组、双醋瑞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秋水仙碱(0.3 mg·kg-1·d-1)、双醋瑞因(10、50及100 mg· kg-1·d-1灌胃8d,并于第6天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6、8、24及48 h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情况及步态.48 h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及关节组织浸出液,检测IL-1β和TNF-α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造模后2h即出现明显关节肿胀,8h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48 h后明显缓解.秋水仙碱组及双醋瑞因高剂量组关节肿胀情况[(0.106±0.081) cm和(0.112±0.030) cm]及踝关节炎症指数评分[(2.8±1.7)和(3.2±0.8)]在8h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轻[(0.208±0.078) cm,(4.7±1.6) cm;F=7.552,F=1.859,P均<0.05].此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双醋瑞因高剂量组大鼠步态明显好转(P<0.05).秋水仙碱组和双醋瑞因高剂量组血清及关节浸出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均较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双醋瑞因各剂量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以高剂量组疗效为佳,其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 刘蕊孙琳邢瑞李常虹杨麟刘湘源
- 关键词:双醋瑞因
- 血清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 2023年
-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抗体水平,探讨IgA型抗BRAF抗体在RA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RA患者61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6例、痛风患者16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21例、健康对照22例,以重组的BRAF蛋白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分析IgA型抗BRAF抗体与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组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滴度明显高于SLE组(P=0.011)、痛风组(P<0.001)、OA组(P<0.001)和健康对照组(P<0.001)。RA组与SS组相比,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在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仍可以检测到IgA型抗BRAF抗体。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相关性。将RA患者分为IgA型抗BRAF抗体升高组及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血清中IgA型抗BRAF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E、痛风、OA及健康对照组,且可在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阴性的RA患者中升高,提示IgA型抗BRAF抗体可能参与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有助于血清阴性RA患者的诊断。
- 金银姬孙琳赵金霞刘湘源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 半乳糖凝集素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 2015年
- 目的 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调控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Gal-1-)。采用Transwell非细胞接触方式分别将UC-MSCs及UC-MSCs(Gal-1-)和FLSs共培养。MTS法检测FLSs增殖,将基质胶铺在Transwell板中来检测UC-MSCs(Gal-1-)对FLSs侵袭能力的影响。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FLSs共培养组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FLSs的增殖作用,而UC-MSCs(Gal-1-)对此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可显著抑制TNF-α引起的FLSs侵袭细胞数(37±7,42±10与55±14,F=23.50,P〈0.05),但UC-MSCs(Gal-1-)-TNF组与TNF-α刺激组相比,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1,P〉0.05)。结论UC-MSCs可抑制RA患者FLS的增殖及侵蚀能力,但敲低galectin-1分子的表达后该作用减弱,提示galectin-1参与了UC-MSCs抑制FLS功能的过程。
- 孙琳李常虹武东邢瑞杨麟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RNA-3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RNA(miRNA)-31在RA PBMCs中的表达,及其与RA年龄、性别、疾病炎症指标和病情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56例RA患者,12例SLE患者,6例S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通过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RA、SLE、S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BMCs中miRNA-31的表达。再根据RA子DAS28将RA患者分为高、中、低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比较不同活动期中miRNA-31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患者PBMCs中miRNA-31的表达是健康对照组的7.25倍(P=0.003 8);其中,高疾病活动组RA患者PBMCs中miRNA-31的表达是健康对照组的10.63倍(P=0.01),中疾病活动组miRNA-31的表达是健康对照组的8.95倍(P=0.000 3),而低疾病活动组和缓解期RA患者miRNA-31的表达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PBMC中miRNA-31的表达降低,SS患者PBMCs中miRNA-31的表达是健康对照组的1.64倍(P=0.02),但是平均miRNA-31增高的幅度均低于RA患者。结论表达上调的miRNA-31可能作为评估RA疾病活动的生物标记物。
- 于若寒朱明荃孙琳建磊磊赵金霞刘湘源李常虹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单核细胞微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