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350)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友国程国军付玮梁魏蔡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细菌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
  • 1篇单胞
  • 1篇蛋白
  • 1篇堆肥
  • 1篇多糖
  • 1篇野油菜黄单胞...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油菜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脂多糖
  • 1篇脂肪酶
  • 1篇受性
  • 1篇突变株
  • 1篇土壤污染

机构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李友国
  • 4篇程国军
  • 2篇付玮
  • 1篇黄巧云
  • 1篇周围
  • 1篇李一星
  • 1篇谢福莉
  • 1篇叶甜甜
  • 1篇方彩云
  • 1篇杨凯
  • 1篇杨成运
  • 1篇魏甜甜
  • 1篇周俊初
  • 1篇陈寒松
  • 1篇刘丽娜
  • 1篇蔡鹏
  • 1篇魏力
  • 1篇胡光济
  • 1篇梁魏

传媒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6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构建镉耐受性的重组根瘤菌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细菌表面展示功能基因InaXN、猴金属硫蛋白α亚基四聚体MT4α和两种启动子PnifH及Plac元件,分别构建两个重组质粒pTNIM和pBLIM.进一步通过三亲本杂交,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分别构建获得诱导表达型重组菌HN01(pTNIM)和组成表达型重组菌HN01(pBLIM).在培养条件下比较测定重组菌和出发菌对镉的吸附能力和耐受性,结果表明,组成表达型重组菌HN01(pBLIM)在上述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对镉的吸附富集能力提高了2倍.研究还发现重组根瘤菌也具有很好的静态吸附效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接种诱导表达型重组菌HN01(pTNIM)的大豆根瘤和根中Cd2+的富集量均明显高于野生菌株HN01.本实验为后续探索重组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体系在Cd2+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奠定了基础.
方彩云谢福莉付玮李友国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镉吸附
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被引量:9
2008年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的土样中分离出一株能在15 mmol/L的Cr(Ⅵ)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MDS08).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同源性比较,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Bacillus luciferensis.通过测定MDS08对7种重金属的最低抑制浓度,可知其对多种重金属都具有较高的抗性.将MDS08接种到含0.2 mmol/L的铬(Ⅵ)的LB液体培养基中,24 h对铬(Ⅵ)的还原率达到99%.研究表明:MDS08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区六价铬的微生物修复.
程国军胡光济李友国
华癸中生根瘤菌脂多糖突变株的共生能力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植物盆栽实验,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lpsH基因的缺失突变株HK241进行共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HK241形成的根瘤没有固氮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结瘤效率和竞争结瘤能力.因此,lpsH基因参与编码脂多糖的合成,并且在共生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程国军周俊初李友国
关键词:华癸中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竞争结瘤
基于黄单胞菌冰核蛋白N端的表面展示体系建立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建立一个自主、高效的细菌表面展示体系,利用野油菜黄单胞菌冰核蛋白N端结构域,将短小芽孢杆菌脂肪酶展示于大肠杆菌Rosetta 2(DE3)表面.采用细胞分级、脂肪酶活测定和His-tag In-gel stain分析等检测了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了不同底物、温度、pH和有机溶剂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外膜成功展示,重组菌脂肪酶活为(74.6±4.5)U/g冻干细胞,展示水平为每个细胞表面19 267个脂肪酶分子;展示酶对中长链脂肪酸酯表现出较高的水解活性,最适pH为11.0,最适温度为40℃,且在40℃保温一周仍保持80%以上的酶活.本研究表明基于野油菜黄单胞菌冰核蛋白N端的展示体系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细菌表面展示体系.
付玮李友国李一星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脂肪酶大肠杆菌
1株抗铜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还原Cu2+的菌株TT1。该菌株可以单抗3 mmol/L的Cu2+。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属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TT1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在含有0.2 mmol/L Cu2+的培养条件下,菌株TT1的生长不受影响。Cu2+还原的最适温度为30℃,在该温度下,24 h时间内TT1可以还原71%的Cu2+;Cu2+最适还原的pH为6。因此,TT1菌株有望用于含Cu2+废水的处理。
魏甜甜叶甜甜程国军李友国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1株抗重金属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基因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土壤中分离到1株抗Cr6+(Ⅵ)的菌株,命名为MDS07。该菌株可以在含12mmol/L的Cr6+(Ⅵ)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该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对MDS07进行了重金属抗性谱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r、Zn、Ni等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DS07菌株同时含有chrB、czcD和nccA等基因,它们分别具有Cr、Zn、Ni等重金属抗性,表明MDS07菌株的重金属抗性是由抗性基因引起的。
周围李友国程国军杨凯
堆肥修复土壤金属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堆肥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产物,利用堆肥修复土壤的金属污染有着重大意义.堆肥可通过直接与金属产生氧化还原作用、沉淀作用、吸附作用或间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如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降低土壤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但具体修复效果因土壤、金属、堆肥三者性质的不同而差异甚大.本文对国内外利用堆肥修复土壤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理论研究和实际修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寒松刘丽娜黄巧云蔡鹏梁魏
关键词:堆肥土壤污染金属
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被引量:11
2008年
微生物群落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研究方法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遗传结构的解析,但不能有效地与功能研究耦联。概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环境mRNA和rRNA同时荧光原位杂交(FISH)、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稳定性同位素联合宏基因组学(SIP-enabled Metagenomics)和环境蛋白质组学(Metaproteomics)在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魏力杨成运李友国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