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无)
-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6
- 相关作者:杨民胜吴志华陈少雄黄树才刘德桃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尾巨桉、马尾松和相思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比较被引量:8
- 2005年
- 分别对桉树、马尾松、相思三种人工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人工林层次结构分明,各层优势植物种类基本相同。12a生尾巨桉人工林与12a生马尾松林和10a生马占相思林比较,在林分生长量(胸径、高、蓄积量)、林下植物种类、组成结构以及分布等数量上占优势,而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的下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相对占优势(其生物量与其总生物量之比)。综合分析表明以尾巨桉林生态环境最好,而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之间大致相同。
- 钟慕尧黄树才杨民胜陈少雄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马尾松马占相思人工林林下植物
-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森林空间结构差异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桉树人工林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桉树人工林1~5 年生增长迅速,呈对数增长;随林龄增加,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和覆盖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桉树人工林层次结构分明,各层优势植物种类基本相同,但不同林龄阶段,各层数量和分布广度(植株大小高矮、植物种类数量和覆盖率)有随林龄增加基本表现为'大-小-大'的趋势.聚类分析表明,林龄之间空间结构差异明显.
- 钟慕尧黄树才杨民胜陈少雄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
-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及其评价被引量:19
- 2007年
- 研究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效应,并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地林地土壤属于贫瘠水平,表土层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显著高于中土层B层;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肥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依据综合肥力系数大小:柳桉>巨尾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综合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呈正面效应。但由于多因素影响以及时间较短的缘故,而这种养分效应作用不显著。
- 刘涛杨民胜刘德桃易平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内梅罗综合指数土壤肥力
- 几种桉树在冷寒地区的早期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本文对15种桉树在广西桂北区引种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苗期研究结果表明:粉绿桉、白皮桉、史密斯桉、毛皮桉、溪谷桉、高桉、辐射桉7种桉树在苗期出芽率、成苗质量上表现较差。对邓恩桉、柳桉、本沁桉、巨桉、赤桉、粗皮桉、丰桉、辐射桉、白皮桉、大花序桉10种桉树进一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a生的平均保存率以丰桉最高,达84.5%,其次是柳桉、粗皮桉、邓恩桉、赤桉、巨桉,较差的为本沁桉、辐射桉、白皮桉三种。树高生长情况来看邓恩桉、丰桉、巨桉、本沁桉、赤桉、柳桉具有很好适应性,白皮桉、粗皮桉、大花序桉表现一般,辐射桉最差。胸径生长上,邓恩桉、本沁桉、巨桉和柳桉为生长比较大一类,表现一般的赤桉、粗皮桉和丰桉,较差的为白皮桉、大花序桉、辐射桉。同样2a和2.5a蓄积量上比较,邓恩桉、本沁桉、巨桉比平均值高,丰桉、柳桉、赤桉、粗皮桉、大花序桉、白皮桉均低于平均值。聚类分析可分三类:邓恩桉、本沁桉、巨桉、丰桉适应性强、速生的品种,而赤桉、粗皮桉、柳桉、白皮桉表现一般、大花序桉较差;其中邓恩桉最突出。不同桉树适应性与其抗寒性有关。
- 刘涛龙永宁张维耀杨民胜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适应性生长力抗寒性
-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被引量:9
- 2006年
- 本文就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间伐控制对桉树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3年生的尾巨桉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结果表明间伐处理会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产生显著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差异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大,6年生处理组的桉树平均树高、每亩蓄积量与同期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6年生时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作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处理林分的经济收入显著高于不间伐的收入,而间伐处理至1110株/hm2的林分可获得最大经济收入。
- 冯文博钟慕尧黄树才陈少雄杨民胜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大径材间伐
- 尾巨桉、马占相思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比较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尾巨桉、马占相思、马尾松三种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人工林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是尾巨桉>马占相思>马尾松,B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是马占相思>马尾松>尾叶桉。综合分析表明尾巨桉林、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土壤肥力相差不大。
- 钟慕尧黄树才杨民胜陈少雄吴志华
- 关键词:桉树马尾松马占相思人工林内梅罗综合指数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