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32)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玉民陈昊宋天亮韩志坚刘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幽门螺
  • 3篇上皮
  • 3篇通路
  • 3篇静脉
  • 3篇肝癌
  • 3篇肝移植
  • 2篇胆管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肾移植
  • 2篇手术
  • 2篇胃肿瘤
  • 2篇螺杆菌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高压

机构

  • 20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李玉民
  • 9篇陈昊
  • 5篇韩志坚
  • 5篇宋天亮
  • 4篇彭正奎
  • 4篇刘小红
  • 3篇张磊
  • 3篇马臻
  • 2篇郑树森
  • 2篇郭继武
  • 2篇王芙蓉
  • 2篇郭凌云
  • 2篇盖大伟
  • 1篇刘涛
  • 1篇李汛
  • 1篇焦作义
  • 1篇宋明芮
  • 1篇成慧
  • 1篇冯彦虎
  • 1篇白仲添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DLC-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DLC-1(肝癌缺失基因1)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目前研究发现其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基因技术及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DLC-1基因以及与之相关的上、下游靶基因,DLC-1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及其相互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将更深入、更彻底、更清楚。通过构建肿瘤动物实验模型,我们可以对人类各种肿瘤进行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分析实验结果,综合评估治疗指征,为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针对DLC-1基因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望成为多种肿瘤诊断、治疗的突破。
宋明芮盖大伟张晓云成慧张煦
关键词:基因甲基化信号通路肿瘤治疗
hopQ等位基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弧形杆菌,对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有特定的黏附作用,并能长期定植于人类胃部.HP在全球的感染率高于50%.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定为Ⅰ类致癌原.现已证实它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孙月程预胜鲁克庆李玉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等位基因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黏膜上皮细胞革兰氏阴性
Notch信号通路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消化系肿瘤分子机理的相关文献加以综述。结果 Notch信号通路不仅在细胞正常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结论对Notch信号通路进行合理的调控有可能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盖大伟郭凌云刘涛李玉民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消化系肿瘤上皮间质转化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8年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包括血型抗原结合黏附因子(Bab 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 A)、空泡细胞毒素(Vac A)、上皮接触毒性蛋白(Ice A)、前炎症外膜蛋白(Oip A)、十二指肠溃疡诱导因子(Dup A)等。上述毒力因子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可通过不同途径致病。
耿春雨马智军胡继科李玉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微小RNA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早在1994年H.pylori就被国际抗癌联盟列为Ⅰ类致癌物[1].微小RNA(miRNA,miR)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2].现对miRNA在H.pylori相关胃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魏育才郭继武张磊李玉民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微小RNA胃癌H.PYLORI菌相国际抗癌联盟
肝外胆管息肉合并胆总管结石一例
2015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因皮肤及巩膜黄染3个月,腹上区疼痛不适13h,以“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收住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外院诊断为肌管结石并行3次ERCP检查及治疗,术后皮肤和巩膜黄染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于13h前突然出现腹上区疼痛伴畏寒、发热,遂来找院急诊科以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彭正奎韩志坚王芙蓉宋天亮陈昊李玉民
关键词:胆石症胆总管探查
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EGF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KB/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展中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GFR、MAPK、IKB/NF-κB、PI3K/Akt、WNT/β-catenin、Hedgehog等信号通路之间复杂交织和相互作用,并且可能存在一些肿瘤标志物、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和miRNA的协同作用。结论分子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是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病中有着复杂的交叉和冗余。
李汛孟文勃白仲添严俊张磊周文策
关键词:信号通路肝细胞癌肝癌发生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2016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年发病率为(13-45)/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AP病情演变复杂,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住院时间长、医疗花费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面临巨大挑战。
李玉民张军强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年发病率病情演变住院时间
“灌溉法”防治小体积肝移植后门静脉高压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索通过降低小体积肝移植后门静脉高压和门静脉高灌注以改善肝细胞微循环的有效方法.方法 构建两组小体积肝脏移植大鼠模型(n=62),分别为小体积肝移植对照组(SFS组)和经门静脉肝内门体多孔锥形管分流组(TPIPSS).记录并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病理学改变、术后并发症及累积生存率.采用t检验对大鼠肝脏再灌注后静脉充盈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多孔锥形管的使用可明显延缓小体积肝移植物再灌注后充盈的时间.与SFS组相比,TPIPSS组充盈时间延长4 s.再灌注后90 min内各个时间点,TPIPSS组门静脉压力均低于SFS组.与SFS组小体积肝脏移植物相比,TPIPSS移植物肝脏结构基本正常,无肝窦窦腔充血和窦间隙不规则扩大等表现.移植后并发症,SFS受体大鼠均出现腹水.TPIPSS组无一出现腹水,但50%(5/10)大鼠出现肝性脑病综合征的表现.持续性体温升高超过7d以上者SFS组占10%(1/10),TPIPSS组为40%(4/10).多孔锥形管分流组移植物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优于SFS组(37.2 ±;23.5)d比(17.7±; 13.5)d,P<0.05.结论 多孔锥形管经门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是缓解小体积肝移植后门静脉高压和改善肝细胞再灌注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冯彦虎谷保红胡继科韩志坚成慧娟李玉民陈昊冯芳菲郑树森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高压小肝综合征再灌注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10
2017年
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肿瘤始于1990年,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自此RFA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尤其在对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疗效[1]。本文就肝癌RFA治疗相关问题作一概述。
李玉民马臻陈昊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肝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