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19)

作品数:12 被引量:228H指数:7
相关作者:何念鹏王若梦徐丽吕瑜良王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土壤
  • 5篇土地利用
  • 5篇草地
  • 4篇土地利用方式
  • 4篇温度敏感性
  • 3篇碳矿化
  • 3篇土壤呼吸
  • 2篇羊草
  • 2篇羊草草地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封育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性状
  • 1篇亚热带地区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性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质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藏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草原科...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西藏自治区社...

作者

  • 10篇何念鹏
  • 6篇王若梦
  • 2篇于贵瑞
  • 2篇代景忠
  • 2篇吕瑜良
  • 2篇张洪轩
  • 2篇王丹
  • 2篇李杰
  • 2篇徐丽
  • 1篇张扬建
  • 1篇温学发
  • 1篇赵小宁
  • 1篇干友民
  • 1篇于书霞
  • 1篇卫智军
  • 1篇王莉
  • 1篇李胜功
  • 1篇石培礼
  • 1篇侯继华
  • 1篇张云海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被引量:21
2013年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海拔、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弄清其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对于揭示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变化及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青藏高原西北部草地的11个封育-自由放牧成对草地,通过测定不同温度(5、10、15、20和25℃)培养下的土壤碳矿化速率,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该地区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土壤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土壤碳矿化量越大。从东至西,土壤碳矿化量逐渐降低。草地土壤碳矿化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即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越高,土壤碳矿化量就越高。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无显著影响,Q10值变化范围为1.4–2.4;其中,放牧草地Q10的平均值为1.83,封育草地Q10的平均值为1.86。此外,Q10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也无明显的空间格局。放牧和封育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无显著影响,为深入分析青藏高原土壤碳汇功能及其对未来气温升高的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徐丽于书霞于书霞何念鹏温学发石培礼张扬建代景忠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温度敏感性
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被引量:2
2019年
西藏农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经济主体增长缓慢、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西藏应该大力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西藏农牧业基础设施,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农牧业经营新主体,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实现西藏农牧业的现代化。
何劲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模式
水分和温度对若尔盖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52
2013年
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和水分敏感性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和草甸为对象,在不同水分(70%,100%,130%饱和含水量(SSM))和温度(5,10,15,20,25℃)培养下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或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探讨水分和温度对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揭示未来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存及其碳汇功能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增温显著促进了高寒湿地和草甸土壤碳矿化,而水分过高会抑制土壤碳矿化;此外,高寒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高于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草地类型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比较复杂。高寒草甸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升高,培养7 d时的Q10变化趋势为70%SSM(1.21)<100%SSM(1.76)<130%SSM(2.80),培养56 d的Q10从1.17上升为4.53。高寒湿地的Q10在培养7 d差异不显著,但整个56 d培养期内Q10随水分升高而显著增加。在评估暖干化对若尔盖地区碳贮量和碳汇功能的影响时,应更加重视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Q10对水分和温度变化的不同响应。
王丹吕瑜良徐丽张洪轩王若梦何念鹏
关键词:草地类型水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长期封育对内蒙古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封育是当前恢复和改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草地固碳效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内蒙古封育32年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地,分析了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变化,并运用13 C核磁共振波普法对土壤腐殖质的有机碳组分进行波普分析,探讨了长期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壤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期望能为科学地评估长期封育状况下草地固碳效应及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组分中,除土壤微生物碳(MBC )含量降低外,其碳组分含量都相应增加。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长期封育草地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4.53倍;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0.25~2 mm 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其有机碳含量;长期封育提高了草地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UC)含量和胡敏酸/腐殖质碳,降低了富里酸碳(FAC)的含量,封育草地土壤的 H AC/FAC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5.66倍。此外,长期封育草地土壤的脂族碳含量显著增加,芳香度相应增加,疏水碳/亲水碳增大。总之,长期封育不仅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还能改善草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王春燕张晋京吕瑜良王莉何念鹏
关键词:草地土壤有机碳封育团聚体腐殖质胡敏酸
中国不同地带性森林乔木叶片热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反映植物生命活动变化规律最敏感的器官,其性状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1]。热值(CV)是植物相对稳定的一个性质,即指单位质量干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值(KJ·g-1),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生理活动密切有关,
宋广艳何念鹏侯继华
关键词:乔木生活型叶片性状
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激发效应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土壤碳矿化(或土壤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是深入揭示土壤呼吸控制机理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以自由放牧(FG0)、封育11年(FG11)、封育31年(FG31)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0、5、10、15、20、25℃培养,探讨了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激发效应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年限、添加葡萄糖、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土壤碳矿化速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001)。FG0的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累积量显著高于FG11和FG31的,在添加葡萄糖处理下也呈现相同的趋势。长期封育降低了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在添加葡萄糖后,培养前7天的土壤碳矿化的激发效应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增加2.28-9.01倍;在整个56天培养期间,激发效应介于2.21-5.10倍,最高值出现在10或15℃。土壤碳矿化速率可用经典的指数方程来表示,FG0草地的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大于长期封育草地(FG11和FG31);与未添加处理相比,添加葡萄糖显著增加了土壤碳矿化速率的温度敏感性,即在添加葡萄糖后土壤微生物呼吸受温度的影响更大。长期封育会降低羊草草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温度敏感性和激发效应,从而降低土壤碳周转速率和释放速率,使内蒙古地区长期封育草地仍然具有碳固持能力。
代景忠卫智军何念鹏王若梦温学华张云海赵小宁于贵瑞
关键词:封育草地土地利用方式温度敏感性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被引量:7
2015年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may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oil C, N, and P storage. Based on a database of 21 354 records in 74 long-term monitoring plots from 2004 to 2013 in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 we built fitting functions to quantif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up to 100 cm depth) in the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 decrease of soil C, N, and P content with depth can be well fitted with various mathematical functions. The fitting functions differed greatly between artificial(agriculture) and natural(desert,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also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soil C, N, and P content. In both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cosystems, the best fitting functions were exponential functions for C,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N,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P. Furthermore,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s of soil C, N, and P were ranked in descending order: grassland > forest > agriculture > desert, and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build the fitting functions for the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 in China at a national sca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torage of C, N, and P in soils at a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the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CHAI HuaYU GuiruiHE NianpengWEN DingLI JieFANG Jiangping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垂直分布特征土壤碳磷含量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自然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类型对千烟洲森林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还对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敏感.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的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度(5、10、15、20和25℃)和水分(30%、60%和90%饱和含水量)对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都具有显著影响,且各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柑橘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碳矿化速率均与温度呈正相关,60%饱和含水量处理下土壤碳矿化速率最高.在相同的温度和水分处理下,柑橘园土壤碳矿化量显著高于湿地松林.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具有显著影响.培养7和42 d,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随水分升高而上升;柑橘园温度敏感性高于湿地松林,且水分越高差异越明显.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土壤碳矿化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温度和水分共同解释土壤碳矿化变异的79.9%~91.9%.
李杰魏学红柴华王若梦王丹何念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
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性的影响(英文)
2016年
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性的变化对于估计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贮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集了位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的果园、农田和四个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量及其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我们获得了土壤有机质对不同温度(5、10、15、20和25°C)和湿度(土壤持水量的30%、60%和90%)的响应。结果表明,果园和农田土壤的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量高于森林土壤。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量显著增加,随着土壤持水量的降低而减小。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受土地利用类型和培养湿度的影响。在所有的温度处理下,土壤都表现出相似的湿度响应。相比于其它土壤,农田土壤对土壤湿度更加敏感。我们的发现表明,在中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农田和果园土壤比森林土壤有较高的CO2释放的能力。
杨浩何念鹏李胜功于贵瑞高扬王若梦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地利用变化
中国土壤容重特征及其对区域碳贮量估算的意义被引量:89
2016年
容重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不仅能反映土壤质量和土壤生产力水平,还是区域尺度土壤碳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由于野外测定土壤容重费时费力、并且操作过程也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土壤容重在国内外大多数清查数据库中均缺失严重。通过收集和整理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和1980—2014年论文内的中国土壤容重数据(共11845条记录),系统地探讨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容重的整体分布特征、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数据整体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1.32±0.21)g/cm^3,中值为1.35g/cm^3;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两者间表现为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土壤容重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沙粒含量的负相关关系较弱。此外,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土壤容重差异较大,高山土平均容重最低(0.93 g/cm^3),而盐碱土平均容重最高(1.41 g/cm^3)。结果全面阐释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容重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其结论还将为准确评估区域乃至全国土壤碳贮量提供重要参数。
柴华何念鹏
关键词:碳贮量土壤类型土壤容重土壤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